【背讲考】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考)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背讲考】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考)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5-19 15:33:48

文档简介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1.(2022·山西晋中·一模)中国古代城市营造注重规划,强调整体观念,观察下面两幅平面图,可以提取到的 信息是
唐都长安平面图 明朝北京城平面图
A.都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B.都是国际性的大都市
C.都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 D.都采用中轴线对称布局
2.(2022·全国·模拟预测)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分别系统记载了中国古代医药学、农学、工艺学的相关知识。这体现出明清时期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
A.明朝影响周边国家 B.出现总结性传统科学技术巨著
C.四大发明陆续传到西方 D.出现培养军事人才的新式学校
3.(2022·福建三明·一模)明长城经过百余年间的经营,使整个北方的边防形成了以长城为主体的点线结合、以点控线、以线制面的九边防御体系。这说明了明长城
A.巩固国家政权 B.抵御外来侵略 C.设计科学合理 D.促进民族交融
4.(2022·河南周口·一模)明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有突出的成就,并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其中记述了中国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的著作是( )
A.《本草纲目》 B.《伤寒杂病论》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5.(2022·湖南永州·一模)钟南山院士表示,有充足证据证明连花清瘟对治疗新冠肺炎有效,从而有力地驳斥了中医无用论。中国的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涌现出很多医术高明、品德高尚的医学家。下面对我国古代医学家及其成就的搭配,正确的是( )
A.扁鹊——发明了“麻沸散”,总结出望、闻、问、切“四诊法”
B.张仲景——编定《黄帝内经》,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C.华佗——编写了《伤寒杂病论》,编创出“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D.李时珍——编写出《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
6.(2022·广东·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官窑第二初级中学模拟预测)故宫在明清时期被称作“紫禁城”。其中,“紫”是指紫微垣,紫微垣位于天的中央,最高处共有恒星15颗。这组恒星代表“运于中央,临制四方”的天帝所居住的宫殿,即“紫宫”。“禁”是指禁地。这一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A.天人合一 B.建筑功能齐全 C.皇权至上 D.国家团结统一
7.(2022·江苏盐城·一模)徐光启在《农政全书》卷二十七的《树艺》中记有从海外传来的甘薯及其种植方法,卷十九及卷二十还收有《泰西水法》。这说明徐光启( )
A.总结了北方人民生产经验 B.创新了甘薯种植方法
C.汲取了国外农业科技成果 D.首创了农业科技实验
8.(2022·河南·模拟预测)明朝北京城的中轴线纵贯南北,南起永定门,北至鼓楼、钟楼,并将主要的建筑物安排在中 轴线上,左右对称,构建出一个“普天之下,唯我独尊”的空间布局。材料表明
A.北京城宫城以南为尊位 B.鼓楼、钟楼是核心建筑
C.地域特点影响建筑风格 D.建筑群呈现政治特点
9.(2022·安徽黄山·一模)明代长城的修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挖壕筑墙省工省料,以--道或多道绵延伸展的墙体为干线,构建了多层次、纵深的防御体系。这体现了长城是
A.商品贸易的主要场所 B.地区交流的重要通道
C.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 D.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10.(2022·广东深圳·模拟预测)他较早师从意大利传教士学习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测量和水利等科学技术,毕生致力于科学技术的研究,勤奋著述。是介绍和吸收欧洲科学技术的积极推动者,为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以下著作属于此作者的是( )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梦溪笔谈》 D.《农政全书》
评卷人得分
二、综合题
11.(2021·广西防城港·七年级期末)一个民族的文化,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下面是张老师围绕“宋元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设计的自主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 识图学史-对比史事
(1)分别写出图一、图二作品的作者及该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观察图三、图四,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秦长城和明长城的不同之处。
任务二 材料研读解释现象
材料一: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海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3)材料一中的作者对中国的三大发明进行了高度评价,请简述其中一项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材料二: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的序言中说:“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
(4)材料二中的著作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其作者是谁?作者在这部书中把谷物类放在前面,而把珠玉类置于最后,这说明了什么?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1.(2022·山西晋中·一模)中国古代城市营造注重规划,强调整体观念,观察下面两幅平面图,可以提取到的 信息是
唐都长安平面图 明朝北京城平面图
A.都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B.都是国际性的大都市
C.都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 D.都采用中轴线对称布局
【答案】D
【详解】
分析古代城市平面图可知,是唐朝长安城和明朝北京城,长安城和北京城都有宫城和皇城,布局整齐,气势宏伟,都采用中轴线对称布局,D项正确;从图片无法获知两个城市是不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排除A项;从图片无法获知两个城市是不是国际性都市,排除B项;通过图片无法得知两个城市是不是民族交往中心,排除C项。故选D项。
2.(2022·全国·模拟预测)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分别系统记载了中国古代医药学、农学、工艺学的相关知识。这体现出明清时期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
A.明朝影响周边国家 B.出现总结性传统科学技术巨著
C.四大发明陆续传到西方 D.出现培养军事人才的新式学校
【答案】B
【详解】
根据“分别系统记载了中国古代医药学、农学、工艺学的相关知识”可知这一时期的科技主要是出现了总结性的巨著,B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和四大发明传到西方,更不能说明出现培养军事人才的新式学校,排除ACD项。故选B项。
3.(2022·福建三明·一模)明长城经过百余年间的经营,使整个北方的边防形成了以长城为主体的点线结合、以点控线、以线制面的九边防御体系。这说明了明长城
A.巩固国家政权 B.抵御外来侵略 C.设计科学合理 D.促进民族交融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使整个北方的边防形成了以长城为主体的点线结合、以点控线、以线制面的九边防御体系”可知,长城设计科学合理,才会形成这样的体系,C项正确;材料是说明长城的防御,不是说它的作用,排除A项;蒙古的袭扰不是外来侵略,长城是军事工程不能促进民族交融,排除BD两项。故选C项。
4.(2022·河南周口·一模)明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有突出的成就,并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其中记述了中国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的著作是( )
A.《本草纲目》 B.《伤寒杂病论》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工开物》是明朝宋应星所著的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C项正确;《本草纲目》是明朝药物学家李时珍创作的药物学著作,排除A项;《伤寒杂病论》 是东汉末年张仲景的医学著作,排除B项;《农政全书》是明朝徐光启所著的农业著作,排除D项。故选C项。
5.(2022·湖南永州·一模)钟南山院士表示,有充足证据证明连花清瘟对治疗新冠肺炎有效,从而有力地驳斥了中医无用论。中国的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涌现出很多医术高明、品德高尚的医学家。下面对我国古代医学家及其成就的搭配,正确的是( )
A.扁鹊——发明了“麻沸散”,总结出望、闻、问、切“四诊法”
B.张仲景——编定《黄帝内经》,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C.华佗——编写了《伤寒杂病论》,编创出“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D.李时珍——编写出《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
【答案】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明朝李时珍编写出《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被誉为“东方医药宝典”,D项正确;东汉末年名医华佗发明了“麻沸散”,排除A项;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编写《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是成书于西汉的医学著作。排除BC项。故选D项。
6.(2022·广东·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官窑第二初级中学模拟预测)故宫在明清时期被称作“紫禁城”。其中,“紫”是指紫微垣,紫微垣位于天的中央,最高处共有恒星15颗。这组恒星代表“运于中央,临制四方”的天帝所居住的宫殿,即“紫宫”。“禁”是指禁地。这一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A.天人合一 B.建筑功能齐全 C.皇权至上 D.国家团结统一
【答案】C
【详解】
根据材料“运于中央,临制四方”可知,体现了天帝的权威和地四方的控制,说明以天帝的权威象征人间皇帝的权力,实际上体现了皇权至上的理念,C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的表面上看是天人合一,但天人合一的实质仍然是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建筑功能齐全和国家的团结统一,排除BD项。故选C项。
7.(2022·江苏盐城·一模)徐光启在《农政全书》卷二十七的《树艺》中记有从海外传来的甘薯及其种植方法,卷十九及卷二十还收有《泰西水法》。这说明徐光启( )
A.总结了北方人民生产经验 B.创新了甘薯种植方法
C.汲取了国外农业科技成果 D.首创了农业科技实验
【答案】C
【详解】
根据“记有从海外传来的甘薯及其种植方法,卷十九及卷二十还收有《泰西水法》”可知,徐光启这是在《农政全书》中汲取了国外的农业科技成果,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徐光启对国外农业科技成果的汲取,而非总结北方人民生产经验,排除A项;徐光启没有创新甘薯种植方法,排除B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农业科技实验,排除D项。故选C项。
8.(2022·河南·模拟预测)明朝北京城的中轴线纵贯南北,南起永定门,北至鼓楼、钟楼,并将主要的建筑物安排在中 轴线上,左右对称,构建出一个“普天之下,唯我独尊”的空间布局。材料表明
A.北京城宫城以南为尊位 B.鼓楼、钟楼是核心建筑
C.地域特点影响建筑风格 D.建筑群呈现政治特点
【答案】D
【详解】
根据材料,北京城的空间布局为“普天之下,唯我独尊”,这与我国古代皇权至上的观念契合,这说明政治观念中的特点在建筑上也得到了反映,故D项正确;北京城宫城以南为尊位选项,材料中没有提及故宫是否以南为尊,故A项排除;鼓楼、钟楼是核心建筑选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故宫核心建筑的内容,故B项排除;地域特点影响建筑风格选项,材料只提到了北京的紫禁城,没有提到其它地域,因此无法得出地域影响建筑风格的结论,故C项排除。
9.(2022·安徽黄山·一模)明代长城的修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挖壕筑墙省工省料,以--道或多道绵延伸展的墙体为干线,构建了多层次、纵深的防御体系。这体现了长城是
A.商品贸易的主要场所 B.地区交流的重要通道
C.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 D.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答案】D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挖壕筑墙省工省料,以--道或多道绵延伸展的墙体为干线,构建了多层次、纵深的防御体系”可知,明长城是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故D正确;明长城是古代防御的建筑,故A、B错误;C描述过于绝对且与题干主旨不符,故错误;综上故选D。
10.(2022·广东深圳·模拟预测)他较早师从意大利传教士学习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测量和水利等科学技术,毕生致力于科学技术的研究,勤奋著述。是介绍和吸收欧洲科学技术的积极推动者,为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以下著作属于此作者的是( )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梦溪笔谈》 D.《农政全书》
【答案】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徐光启较早从利玛窦等学习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测量和水利等科学技术,并介绍到中国,是介绍和吸收欧洲科学技术的积极推动者。编著《农政全书》、主持编译《崇桢历法》,译著《几何原本》,因此D正确;《本草纲目》属于医学著作,A排除;《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B排除;《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C排除。故选D。
评卷人得分
二、综合题
11.(2021·广西防城港·七年级期末)一个民族的文化,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下面是张老师围绕“宋元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设计的自主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 识图学史-对比史事
(1)分别写出图一、图二作品的作者及该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观察图三、图四,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秦长城和明长城的不同之处。
任务二 材料研读解释现象
材料一: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海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3)材料一中的作者对中国的三大发明进行了高度评价,请简述其中一项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材料二: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的序言中说:“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
(4)材料二中的著作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其作者是谁?作者在这部书中把谷物类放在前面,而把珠玉类置于最后,这说明了什么?
【答案】(1)图一:罗贯中。地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图二:曹雪芹、高鹗。地位:《红楼梦》的思想性强、艺术性高,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2)不同:秦长城是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明长城是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的南扰。起止点不同: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所用材质不同:秦长城夯土所筑,明长城多用砖石砌成等。
(3)活字印刷术的出现,降低了制书成本,加快了图书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火药用于军事上,改变了作战方式,促使冷兵器向热兵器转变,加速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条件。
(4)作者:宋应星;说明:他有着浓厚的重农思想,是中国古代重农抑商的价值观使然。
【解析】
【详解】
(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图一中是《三国演义》,作者是罗贯中。其地位表现为《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图二中是《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高鹗。其地位表现为《红楼梦》的思想性强、艺术性高,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2)根据图示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秦长城和明长城的不同之处在于秦长城是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明长城是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的南扰。它们的起止点不同,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两个时期的长城所用材质不同:秦长城夯土所筑,明长城多用砖石砌成等。
(3)本题结合所学内容进行作答,任选其中一项发明进行作答即可。如活字印刷术的出现,降低了制书成本,加快了图书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火药用于军事上,改变了作战方式,促使冷兵器向热兵器转变,加速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条件。
(4)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天工开物》的作者是宋应星;根据“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可知这样的编排顺序说明宋应星有着浓厚的重农思想,是中国古代重农抑商的价值观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