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2.2 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一、单选题
在中纬度地区五千至一万米高空盛行着波状的西风气流。我国华北某气象测站放飞探空气球进行大气观测,并记录气球从地面上升到万米高空时与气象测站之间水平漂移距离,下图为多年平均水平漂移距离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测站在冬季冷锋过境后进行一次放飞气球观测,记录气球从地面上升到万米高空过程中的漂移轨迹。下图最接近此次气球放飞过程的地面投影轨迹是( )
A. B.
C. D.
2.符合该测站万米高空冬、夏季气球漂移方向及水平气压场的是( )
A.A B.B C.C D.D
浙江省山地、丘陵广布,适宜茶树生长,但春季逆温天气频繁出现,茶园易受霜冻天气影响。为此,当地茶园引进了防霜冻风扇。当夜晚温度约降到4℃ 时,风扇会自动打开,从而减轻霜冻对茶树的伤害。图甲为风扇防霜冻的工作机理示意图,图乙为茶园某时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防霜冻风扇最适宜的安装高度为( )
A.9—10 米 B.7—8 米 C.6—7米 D.4米以下
4.关于防霜冻风扇的工作机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防霜冻风扇可以把高处的暖空气往下吹到茶树上
②防霜冻风扇吹出的热风可以使茶树免受霜冻影响
③防霜冻风扇的转动会增加下层暖空气上升速度
④防霜冻风扇转动可带动空气流动,提高下层空气温度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下表为2019年6月19日我国部分城市的气温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5.影响表中南、北方城市该日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地形
C.气象条件 D.海陆位置
6.表中城市该日夜晚大气保温作用最明显的是( )
A.北京 B.济南
C.上海 D.福州
据卫星观测,小行星因摩擦生热引发爆炸的高度只有37千米,可能有未燃尽的陨石落到地面。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大气圈能量的根本来源是( )
A.太阳辐射 B.太阳活动 C.地热能 D.风能
8.小行星爆炸发生在(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大气层以外
9.小行星爆炸发生所在大气层的气温( )
A.直接导致小行星的爆炸 B.因臭氧吸收红外线而升高
C.随高度逐渐升高而升高 D.达到大气温度的极大值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近地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N地风向为(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11.M、N、P、Q四地中,风力最强的是( )
A.N地 B.M地 C.Q地 D.P地
读下图所示信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 )
A.光照太强 B.热量不足 C.日温差较小 D.年温差较小
13.在冬季为了保温,菜农一般在傍晚往大棚内洒水,其原理是( )
A.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 B.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
C.增强地面辐射 D.增强地面保温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 )
A.①为大气辐射 B.②为太阳辐射
C.③为大气吸收作用 D.④为大气反射作用
15.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晚秋时节,华北地区地表温度时常骤降到0℃以下,农作物因此受到霜冻灾害的影响。过去在霜冻来临前,农民通过在田地间燃烧柴草、牛粪等制造大量烟雾,以此防御霜冻,称为“烟熏法”。“烟熏法”防御霜冻的原理是使( )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减弱 D.④增强
热反射涂层材料是指能够涂覆在物体外表面,对太阳短波辐射具有高反射率,自身具有高红外线发射率,从而降低物体表面及内部温度的一种功能性材料。目前热反射涂层材料多用于覆盖沥青路面。下图示意沥青路表面热反射涂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车辆长期行驶后路面变得粗糙,沥青路表面和热反射涂层的变化分别是
A.孔隙变大,太阳辐射反射率减弱 B.孔隙变小,太阳辐射反射率增强
C.孔隙变大,红外线的发射率增强 D.孔隙变小,红外线的发射率减弱
18.目前热反射涂层沥青道路推广运用较少的原因是
①维护成本偏高②影响行驶安全
③加剧热岛效应④增大城市温差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19.我国下列地区中,最有必要修建热反射涂层沥青道路的是
A.珠江三角洲 B.塔里木盆地
C.青藏高原 D.华北平原
气流在移动中遇到山地,沿山坡抬升凝结成云,这种因地形抬升而形成的云称为地形云,极具观赏价值的地形云主要有旗云和帽状云(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0.旗云和帽状云形成的大气环境分别是( )
A.气流强劲、气流强劲 B.气流强劲、气流稳定
C.气流稳定、气流强劲 D.气流稳定、气流稳定
21.与藏南地区相比,我国东南地区很少出现帽状云的原因最可能是( )
①相对高差大;②气温高,水汽不易凝结;③缺少孤立高峰;④丘陵众多,气流复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18年5月9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五号”卫星。卫星入轨后,运行在高度为705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上。下图示意大气的垂直分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高分五号”卫星升空过程中( )
A.气温越来越高 B.依次经过臭氧层、平流层和对流层
C.气温先降—再升—再降—再升 D.气温先升—再降—再升—再降
23.下列对对流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气流水平运动明显 B.有极光现象发生 C.大气层比较稳定 D.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一位地理爱好者去北半球沙漠地区旅游,发现绿洲附近风向具有明显的昼夜反向的特征。读沙漠地区绿洲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4.夜晚M地的风向为
A.西南风 B.东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25.造成该地区风向昼夜反向的原因是
A.人类活动差异 B.降水差异
C.海拔高低差异 D.下垫面热力性质差异
在寒冷的冬天来临时,华北地区的果农都要给果树涂上白色的涂白剂:而在夏日来临时却在果树的底部铺上白色的地膜。据此完成下列题。
26.果树的幼苗在栽种时要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其主要原理是( )
A.减弱了②的逃逸 B.增强了①的反射
C.增强了③的强度 D.增强了对④的吸收
27.将树木涂成白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效增加太阳辐射,使地面热量大量增加
B.增加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增强以躲过冻害
C.减小树干底部日温差,减少树皮冻裂
D.增加树皮厚度,减少虫害,利于抗寒
28.夏季果树底部覆盖白色地膜的目的是( )
A.减少内外空气的对流,从而降低膜内温度而制冷
B.反射太阳辐射,使到达地面热量减少从而降温
C.减少土壤内部水分的蒸发,起到保湿效果
D.反射太阳辐射的光照,增加底部叶片的光合作用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9.图中正确指示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
A.A B.B C.C D.D
30.结合所学知识与图示内容来看( )
A.水平气压梯度力不能影响风向 B.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的速度
C.高空大气运动受摩擦力作用不明显 D.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每到冬季,北方的很多行道树都被刷上白漆,就像穿了“白裙”(如下图)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等)将树干涂成白色,一般涂刷至距地面1~1.3米的高度。
完成下列小题。
31.绿化部门给城区行道树穿“白裙”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营养,提高抵抗力
B.杀菌、杀虫,提高抗病能力
C.防治牲畜啃食
D.防止冬春火灾
32.树木涂白后
A.减少地面长波辐射,防止地面热量流失
B.使树木萌芽、开花提前,躲过早春低温冻害
C.使树干昼夜温差变小,减轻树皮开裂
D.增加对阳光的吸收率,减少冻害发生概率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近地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3.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4.④处的风向为( )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二、综合题
35.“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指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下图为我国西南山区传统民居的穿堂风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穿堂风”是一种大气的________(水平、垂直)运动,其产生的直接动力是________力。
(2)“穿堂风”流入区A与流出区B相比,气温________(高、低),气压________(高、低),图中所示的风向为________。
(3)与“穿堂风”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________(选择填空)。
A.热力环流 B.温室效应 C.热岛效应 D.大气受热过程
(4)在图中画出箭头,补充完整夜晚时山林与石质地面之间的气流运动方向。
3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风能是炙手可热的绿色能源,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可能正一点一点地“侵蚀”着这个能源“新星”。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
材料二 某海岸附近的等压面示意图
(1)当发生材料二中图示情况时,应出现于下图中的哪个时段
(2)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若材料二图示为我国现在的等压面示意图,则图中a、b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 。(变大或变小)
(3)试在材料二图中画出此时的热力环流方向。
(4)下图为材料二图示地区的水平气压分布,图中箭头表示所处位置的最终风向。据此分析该图所示地区位于( )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37.读大气水平运动受力情况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a表示的是______力;b表示的是______力;c表示的是_____力。
(2)此图表示的是______(北或南)半球的_______(近地面或高空)的风。
(3)________是使大气运动的直接动力,________是使风向产生偏转的力,使风减弱的力是________。(填字母),在三个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________。
(4)a力的特点是垂直于等压线,指向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B
3.B
4.D
5.C
6.D
7.A
8.B
9.C
10.B
11.C
12.C
13.A
14.B
15.C
16.D
17.A
18.B
19.C
20.B
21.B
22.C
23.D
24.C
25.D
26.A
27.C
28.D
29.A
30.C
31.B
32.C
33.C
34.B
35.(1)水平,水平气压梯度
(2)低,高,北
(3)A
(4)顺时针方向
36.(1)9~17时
(2)变小
(3)见下图
(4)A
37. 水平气压梯度力 摩擦力 地转偏向力 北 近地面 a c b 斜交 低压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