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常见地貌类型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1常见地貌类型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5-19 20:20: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4.1 常见地貌类型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在喀斯特地区的溶洞中,经常可以看到碳酸钙的钙华梯田。读图完成问题。
1.形成钙华梯田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沉积 B.风力沉积 C.冰川沉积 D.海浪沉积
2.下列不属于喀斯特地貌的是( )
A.峰林 B.天坑 C.U形谷 D.钙华湖
我国太行山东侧发育有嶂石岩地貌。图甲是“某处嶂石岩景观的素描图”,呈现出自上而下呈三级阶梯状的陡崖,其形成过程如图乙中的所示(图例I一Ⅳ分别代表不同岩层)。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判断乙图所示阶梯状陡崖的发育阶段依次是( )
A.①③②④ B.④②③① C.①②③④ D.④③②①
4.图例所示岩层中,岩性最松软的是( )
A.I B.II C.Ⅲ D.IV
5.下列地貌的形成过程,与图乙类似的是( )
A.华山陡崖 B.海蚀崖 C.雅丹地貌 D.峡湾地貌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示河流地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河流的( )
①侵蚀作用②搬运作用③溶蚀作用④堆积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7.乙图所示地形剖面对应甲图中的( )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热喀斯特湖是指因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地下冰或多年冻土层局部发生融化,地表土层随之热融沉陷、积水而形成的湖塘。下图示意青藏铁路沿线四个地区热喀斯特湖分布概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青藏高原热喀斯特湖形成过程中,水源主要来自( )
A.大气降水 B.高山积雪融水 C.地下冰融化 D.河流水补给
9.与风火山山区相比,楚玛尔河高平原热喀斯特湖发育更广泛。与之关联性较大的因素是( )
①地形②气温③植被④土壤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图示四个地区中,热喀斯特湖平均面积最大的是( )
A.楚玛尔河高平原 B.可可西里山区 C.北麓河盆地 D.风火山山区
蛇曲之美,既有温婉轻柔,也有恢宏磅礴。如图表示绕旋在内蒙古草原间的河流弯曲景象,我们称之为“蛇曲”。蛇曲进一步发育,就会形成牛轭湖,牛轭湖又称河迹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多呈弯月形。下图左图为某地区蛇曲图,右图为牛辄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由①至②的地形剖面图以及水下水流运动方向最可能的是( )
A. B.
C. D.
12.下列关于牛轭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牛轭湖是河流裁弯取直而形成的 B.牛轭湖一般形成在平原或高平原地区
C.牛轭湖多分布在河流的凹岸边 D.牛轭湖对河流径流不具有调节作用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示意图,图中M、O、P、Q四地分别存在着不同的地貌形态,O地聚落一般分布在河谷两侧的山坡地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地貌最可能在图中M地看见的是( )
A. B.
C. D.
14.图中O、P、Q三地河谷横剖面分布对应(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
15.O地聚落一般分布在河谷两侧的山坡地带,主要是为了( )
A.方便取水 B.获取燃料
C.便于耕作 D.抵御洪灾
16.风蚀是雅丹地貌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但在特定环境中,其它环境因素也可能起重要作用。新疆罗布泊楼兰地区发育雅丹地貌,该地雅丹体为黏土质粉砂岩,干燥条件下较为坚硬,抗风蚀能力较强。研究发现该地雅丹体表层岩性发生明显软化,与其它地区相比较为矮小。下图示意楼兰地区气温、降水及相对湿度变化(相对湿度指湿空气的绝对湿度与相同温度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绝对湿度之比)。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楼兰地区雅丹体较为矮小的原因是( )
A.夏季降雨集中,流水侵蚀作用强 B.风化作用强烈,雅丹体易被风蚀
C.太阳辐射强,土层干燥,抗风蚀 D.温差大,空气对流显著,风蚀强
下图为我国某地貌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7.由图可知
A.该地貌属于侵蚀地貌 B.扇形地上部颗粒较大
C.扇缘带适合种植水稻 D.扇形地下部径流变大
18.该扇形地下部和扇缘带基本无砾石分布,最可能是因为
A.风化物粒径较小 B.降水较少
C.坡度较陡 D.河流较长
19.近年来绿洲分布区表层沙土没有明显增加,可能是因为
A.上游地区过度放牧 B.上游来水量减少
C.下游地区植被增加 D.下游荒漠化减轻
2016年9月,我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见下图)在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建成。FAST的探测范围可到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FAST可探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为( )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总星系
21.大窝凼地区多岩溶漏斗、天坑、溶洞和地下暗河,下图中与之成因相同的地貌是( )
A. B.
C. D.
下图为四幅地貌景观图片。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2.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地貌① B.地貌② C.地貌③ D.地貌④
23.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
A.地貌① B.地貌② C.地貌③ D.地貌④
24.一般来说,图示地貌集中连片区中聚落分布最多的是( )
A.①地形区 B.②地形区 C.③地形区 D.④地形区
读“贵州省地图”,回答下列各题。
25.贵州省地理环境特征为
A.苍松雪岭,沃野稻香 B.黄沙漫漫,驼铃叮当
C.石林林立,群峰拔地 D.地形崎岖,喀斯特广布
26.乌江流域
A.为热带季风气候 B.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C.航运条件优越 D.下游有凌汛现象
下图示意我国雅鲁藏布江流域人口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 )
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 B.空间分布总体稠密
C.大多分布在距河7—10km范围内 D.距河2km内人口最多
28.影响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
①水能资源分布②矿产资源分布③地形地势状况④取水便利程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填空题
29.地理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了如下几幅地貌景观图片,并提出了以下问题,请你帮他们完成。
(1)以流水侵蚀为主形成的地貌是_______图,该地形剖面呈“_______”形。
(2)以风力侵蚀为主形成的地貌是_______图,该地貌分布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
(3)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是_______图,该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_______(地形区)。
(4)由流水携带泥沙堆积而成的地貌是_______图,该地貌名称叫_______。
30.峡谷(V形谷)是____侵蚀塑造的地貌类型。三角洲是流水____地貌。
3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地貌为____,是____作用下形成的。
(2)B图地貌为____,是____作用下形成的。
(3)C图地貌为____,是____作用下形成的。
(4)上图所形成的地貌,位于入海口的是____图,位于出山口的是____图(填字母)。
(5)B图中迎风坡坡度较____,背风坡坡度较____。
三、综合题
32.为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某中学开展了全国研学行。下图分别为为“学生团队研学路线及所拍照片”。
(1)全国地貌景观多样,图中所示地区与其地貌对应的是(填字母)。
①—_____②—_____④—_____
(2)A地貌一般位于_______地区,受____________作用形成。
(3)C地貌名称是________,其与冲积扇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4)素有“千沟万壑”之称的地貌是__(填字母),其所在地形区形成的作用是___。
(5)描述图中⑥地的地貌景观的特点。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辽河口形成了大片广阔的潮滩,生长着一望无际的盐地碱蓬。潮涨潮落在滩面冲刷出一道道潮沟---类似河流坡面冲沟,呈树枝状分汊,被形象的称为“潮汐树”。盐地碱蓬能稳定沟岸和沟槽,是“潮汐树”发育生成的关键因素。若没有植被,潮水会不断破坏沟岸,冲刷出新的沟槽,形成的是散乱的辫状水道。目前,我国成规模、可观赏的“潮汐树”景观仅存于辽河口一带。下图示意辽河口位置及潮沟地貌景观图。
比较涨潮、落潮的流速差异,简述潮汐塑造潮沟的过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C
3.B
4.C
5.B
6.D
7.C
8.C
9.A
10.C
11.C
12.D
13.C
14.B
15.D
16.B
17.B
18.D
19.B
20.D
21.C
22.B
23.D
24.A
25.D
26.B
27.D
28.B
29.(1)A V(2)C 干旱少雨(3)D 青藏高原(4)B 河口三角洲
30. 流水 堆积
31.(1) 三角洲 流水堆积
(2) 沙丘 风力堆积
(3) 冲积扇 流水堆积
(4) A C
(5) 缓 陡
32.(1)E D F
(2)沿海 海浪侵蚀
(3)三角洲三角洲形成于河口,冲积扇形成于山口
(4)D 风力沉积
(5)V形河谷,河谷岸壁较陡,谷底狭窄,河床底部起伏不平。
33.落潮的流速快于涨潮。涨潮时,海水向海岸方向涌动,由于滩涂宽广坡度小,海水向岸的前进速度慢,以淤积为主,当落潮时海水向离岸方向,落差加大,流速加快,在滩面上进行冲蚀,形成最初的冲沟,随着每天潮涨潮落,伴随着溯源侵蚀和侧蚀等活动,汇流面积不断增加,沟槽逐渐加宽加深,分汊也不断增加。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