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一、单选题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乙地某次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示意图
1.下列描述中,不符合图中所示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的是( )
A.乙地气流下沉且低空风速小
B.高层气流带来的沙尘飘落乙地
C.上升气流将乙地的沙尘扬起
D.甲地沙源地的沙尘被大风扬起
2.下列四幅天气图中的乙地,最可能出现图中所示浮尘天气的是( )
A. B.
C. D.
下图为四种气候类型气温降水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四种气候类型中,某季节气候特征的成因相同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图示各气候类型中,我国只可能有其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2021年9月20日北京环球影城正式开园。图示意世界五大环球影城所在地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北京环球影城位于洛杉矶的( )
A.西偏北方向 B.东偏北方向 C.西偏南方向 D.东偏南方向
6.与北京相比( )
A.洛杉矶冬季更寒冷 B.大阪气温年变化小
C.奥兰多年降水量少 D.新加坡地下水丰富
7.与大阪相比,北京冬温较低,主要因为其( )
①纬度高②受冬季风影响大③海拔高④降水少⑤受海洋影响小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的M气压带是指( )
A.赤道低气压带 B.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D.副极地低气压带
9.下列关于图中M、N两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与季节(北半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表示3月份、春季 B.N表示7月份、夏季
C.M表示12月份、夏季 D.N表示1月份、冬季
增加屋顶的太阳辐射反射率可以减小建筑物增温幅度,降低城市气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功能区中,安装高反射率屋顶对城市热环境影响最大的是( )
A.高密度居住区 B.文教区 C.低密度居住区 D.工业区
11.安装高反射率屋顶对降低城市气温最明显的是夏季( )
A.冷锋过境日 B.低压控制期 C.暖锋过境日 D.高压控制期
12.下图为影响我国的某台风海面风力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该台风
A.夏季生成于我国黄海海面 B.小于6级风的范围降水最强
C.气压值最低处风速最大 D.西北侧的风向为偏北风
读“某季节季风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有关该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该季风的重要原因 B.季风环流不属于大气环流
C.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成因 D.我国不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14.关于该季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大陆出现了高压 B.广州高温多雨 C.北京吹西北风 D.哈尔滨寒冷干燥
下图为欧洲南部沿北纬42°纬线部分地区剖面示意图和①②两地降水量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题。
15.图示②地气候( )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B.冬暖夏凉,降水均匀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全年高温,干湿分明
16.造成①②两地年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
A.洋流 B.大气环流
C.地形 D.纬度位置
从10世纪末至今,全球气候总的变化趋势在变暖。下图示意某地 7月7°C 等温线近百年来空间分布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7.图示季节,①地的气候特征是
A.温和多雨 B.温和少雨
C.炎热干燥 D.高温多雨
18.②地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洋流 D.海陆位置
19.全球变暖对①地造成的影响可能是
A.制冷能耗减少 B.草原变成荒漠
C.作物熟制改变 D.海岸线向东移
考爱岛(位于太平洋)上的怀厄莱阿莱山海拔1544 m,山上某地年平均降水量11430mm。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甲、乙、丙、丁四地,降水最多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1.年降水最多的地方,为其带来降水的盛行风为(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监测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2.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 )
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剧烈
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
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
23.下列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 )
A.8日15时左右 B.8日22时左右
C.9日15时左右 D.9日18时左右
下图为亚洲东部和南部某月气压与风向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有关该图表示的时间,以及M点的风向,说法正确的是( )
A.1月、东南风 B.7月、西北风
C.1月、西北风 D.7月、东南风
25.M地季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B.受地形的影响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沿海水流动的影响
二、填空题
26.读北半球某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图完成下列要求。
(1)影响甲处的天气系统是__,在该系统的控制下甲处的天气特点是___。
(2)影响乙处的天气系统是___,在该系统的控制下乙处的天气特点是___。
(3)图中①处与⑤处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处。
(4)过若干小时,②将受___(天气系统)影响,若此天气系统出现在我国的冬季,受其影响的地区可出现( )天气现象。
A.天气晴朗 B.大风 C.气压下降 D.气温升高
(5)图中属于暖气团控制的地点是①、②、④的____点。
(6)图中②、③、④处有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的是______处。
(7)当台风中心位于厦门的东部时,厦门吹_____风。
27.写出下边5幅图的气候类型名称: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
28.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图为 锋示意图,图中A是 气团。该图所示锋面的移动方向是 。
(2)C、D、E三地中气温最高的是 地, 气压最高的是 地,属于阴雨天气的是 地。
(3)该锋形成的降水多在锋 (前、后)
(4)该锋过境后的天气状况为 原因是 。
三、综合题
2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气象部门制作天气预报的第一步是制作天气形势预报,即先对目前控制和影响预报区域的天气系统的移动和强度变化等做出预报。下图为地面风预报示意图,根据形势预报,未来12小时低压将向东北移到虚线所示的位置,即B站未来12小时将处于低压的后部,相当于原来A站所处的位置。
(1)简述该天气系统所在半球和判断依据。
(2)若未来该低压各部位强度变化不大,试描述B站锋面过境前后风向和风速的变化。
(3)假设气旋强度不变,当该天气系统由陆地移到同纬度海面时,试分析风速和风向会发生哪些改变?
30.读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为____(填“1”或“7”)月气压分布状况图。
(2)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形成原因是____,被切断的气压带是____。
(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地盛行____风,B地盛行____风。
(4)北半球夏季,B地盛行____风,形成原因是____。
(5)季风的形成原因有____和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分析】
本题以浮尘天气形成过程为背景材料,考查浮尘天气的形成过程和相关的天气系统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1.读图分析可知,乙地为下沉气流,风速减小,浮尘沉积,A项与图示相符;甲地扬沙通过高层气流吹向乙地高空,后下沉形成浮尘,所以乙地浮尘来自高空气流,B项与图示相符;乙地为下沉气流,C与图示不符;甲地的扬沙主要是大风所致,D项与图示相符。故选C。
2.根据上题结论,浮尘天气主要与下沉气流有关。A、B、C三图中乙地主要受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D图中乙地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与浮尘天气的形成有关。故选D。
首先要明确浮尘天气与高压天气系统有关,其次要对选项中的等压线图进行判读、分析并加以判断。
3.A
4.C
3.根据各地的气温、降水资料分析,①地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是地中海气候;②地全年温和湿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③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是温带季风气候;④地全年高温,夏季多雨,为热带草原气候。①地冬季温和多雨是受西风带控制形成,②地全年受西风带影响,温和多雨。两地冬季气候特征的成因相同,①②对,故A项正确。故选A。
4.结合(1)题分析,图示各气候中,③地是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热带草原气候两岸都有分布,我国地处亚欧大陆东岸,只可能有其中的温带季风气候分布,C项正确。故选C。
5.A
6.B
7.D
【分析】
5.
洛杉矶的经纬度是(34°′N、118°W),北京的经纬度是(40°N,116°E),可知北京在洛杉矶的北方,根据经度差大于180°,东经度在西,西经度在东,可判断洛杉矶在北京的东方,所以北京环球影城位于洛杉矶的西偏北方向,故A正确,BCD错。故选A。
6.
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洛杉矶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所以与北京相比洛杉矶冬季更温暖,故A错,大阪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洋性更强,大阪的气温年变化更小,故B正确,奥兰多地处亚热带地区,气温较高,加上墨西哥湾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和湿润温和的南风的吹拂,降水量大,故C错,新加坡为岛国,土地面积小,储水量有限,故地下水并不丰富,D错。故选B。
7.
北京比大阪的纬度高,太阳辐射少,离冬季风源地近,受冬季风的影响大,大陆性强,受海洋的影响小,故①②⑤正确,两地都地处平原,北京冬温较低和海拔、降水关系不大,故③④错,D正确,ABC错;故选D。
奥兰多环球影城是美国环球电影公司旗下的大型主题公园,是美国环球影城中的一个,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奥兰多市,另一个位于加州的洛杉矶的好莱坞环球影城。
8.B
9.B
【分析】
8.
由盛行风向以及纬度信息可知,M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由风向右偏可知位于北半球,B正确,ACD错。故选B。
9.
据图判定M气压带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30°N以南,表明气压带风带南移,说明此时为北半球冬季。N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以北,表明气压带风带北移,说明此时为北半球夏季,B正确,ACD错。故选B。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总结如下图:
10.A
11.D
【分析】
10.
根据题干,“增加屋顶的太阳辐射反射率可以减小建筑物增温幅度,降低城市气温,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屋顶面积越大,反射率越高,与文教区、低密度居住区和工业区相比,高密度居住区住房多,安装高反射率屋顶能最大限度减小建筑物增温幅度,降低城市气温,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热环境影响最大。BCD错误,A正确。故选A。
11.
根据题意,安装高反射率屋顶对降低城市气温最明显的时间是气温最高、反射率最强的时候,冷锋、暖锋和低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气温较低,反射率较低,高压控制期,天气晴朗,气温较高,反射率高,对城市气温降低最明显,ABC错误,D正确。故选D。
缓解城市热岛的措施:
1、选择高效美观的绿化形式、包括街心公园、屋顶绿化和墙壁垂直绿化及水景设置。
3、消除裸地、减少扬尘。
4、要保护并增大城区的绿地、水体面积。
5、控制城市发展的同时,要控制城市人口密度、建筑物密度。
12.D
【详解】
台风一般夏秋季生成于热带和副热带洋面,我国黄海海面主要在 温带,A错;大于10级风的范围降水最强,B错;气压值最低处为风眼,风速比较小,C错;西北侧的风向为偏北风,D对。
13.A
14.B
【分析】
13.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海陆间冷热状况出现季节性变化,使大陆上形成高气压中心和低气压中心的季节性转换,从而形成季节性变换风向的季风,因此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该季风的重要原因,A正确;季风环流涉及范围广,属于大气环流的一种,B错误;东亚季风主要包括冬季的西北季风和夏季的东南季风,这两种季风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与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关系不大,C错误;我国西南地区受西南季风影响较大,D错误。故选A。
14.
图中显示,风从海洋吹向亚洲大陆,表明亚洲大陆上出现热低压,应为北半球夏季,A错误;北半球夏季,广州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广州受夏季风影响,出现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B正确;北半球夏季,北京盛行夏季风,当地夏季风为东南风,C错误;北半球夏季,位于季风区的哈尔滨应高温多雨,不是寒冷干燥,D错误。故选B。
东亚季风包括冬季的西北季风和夏季的东南季风(两者主要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南亚季风包括冬季风的东北季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和夏季风的西南季风(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影响)。
15.A
16.C
【分析】
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综合应用。
15.读图可以看出,②地位夏季(6-8月)降水较少,气候炎热干燥,冬季(12-2月)降水较多,温和多雨,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故答案选A。
16.在42°N带来降水的是西风,从剖面图可以看出,①地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②地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所以造成①、②两地年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地形,故答案选C。
17.A
18.C
19.D
【分析】
本题考查气候的分布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17.从10世纪末至今,全球气候总的变化趋势在变暖,7月7℃等温线向高纬移动,故图示地区为南半球,①地位于30°-40°S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7月为南半球的冬季,温和多雨。故选A。
18.30°-40°S的大陆西岸,受寒流影响,故等温线向低纬凸出,C正确。与纬度和大气环流无关,AB错误。受海陆位置影响,冬季海上等温线向高纬凸出,D错误。故选C。
19.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①地海岸线向东移,D正确。制冷能耗增多,A错误。该地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错误。作物熟制影响小,C错误。故选D。
20.D
21.D
【分析】
20.
结合图示纬度可知,该地位于东北信风带,甲、乙、丙、丁四地中,丁地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最多,D对,ABC错误。故选D。
21.
由上题分析可知,丁地降水最多,该地常年受东北信风影响,故为其带来降水的盛行风为东北风,D对,ABC错误。故选D。
气压带风带判断最基本的方式为利用纬度判断,例如30°附近为副高。
22.B
23.B
22.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最高值晴天9日高于多云天的8日;从图中等温线的密集程度可以判断,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从午后14时左右到午夜逐渐降低,最低值在凌晨左右;白天变化和夜间变化相差不大。所以选B。
23.热岛效应最强说明城市中心与郊区气温相差最大,读图可知8日22时左右,市中心与郊区气温相差最大,所以该城市热岛效应最强的是8日22时左右。故选B。
24.C
25.C
【分析】
24.
读图可知,亚欧大陆此时处于高气压控制下,应为冬季,因此为1月;从图中可看出,M地为西北风,故选C。
25.
M地为东亚,东亚季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正确;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为南亚夏季风的成因,地形和海水流动属于气候形成的非地带性因素,ABD错,故选C。
东亚季风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6. 高压(或反气旋) 晴朗少雨 低压(或气旋) 阴雨 ⑤ 冷锋 B ② ④ 西北风
【分析】
高压也叫反气旋,在该系统的控制下,天气特点是晴朗少雨。在水平方向上,空气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等压线密集,风力较大。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北半球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合,气旋的西侧吹西北风。
【详解】
(1)影响甲处的天气系统是高压或反气旋,在该系统的控制下,甲处的天气特点是晴朗少雨。
(2) 在水平方向上,空气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图中①处的风向为西北风。①处与⑤处相比,⑤处的等压线密集,风力较大的是⑤处。
(3)过若干小时,②将受冷锋天气系统影响,若此天气系统出现在我国的冬季,受其影响的地区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大风、气温下降,B、C对。气压上升,A错,D错。
(4)图中属于暖气团控制的地点是①②③④中的②③点,纬度较低。
(5)图中②③④处有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的是④处,位于暖锋的锋前。
(6)当台风中心位于厦门的东部时,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北半球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合,气旋的西侧吹西北风,厦门吹西北风。
27. ①地中海气候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热带季风气候 ④热带沙漠气候 ⑤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析】
【详解】
从五幅气候类型图观察得知,五幅图都是7月均温高于1月,均为北半球;①②⑤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为亚热带或温带海洋性气候,③④最冷月均温大于15℃,为热带,再结合降水特征可判断气候类型。①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应为地中海气候;②气候特征是全年温和,一年内降水均匀,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③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应为热带季风气候;④气候特征是全年炎热干燥,应为热带沙漠气候;⑤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应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这样就可以知道哪个月气温最高,哪个月气温最低,也可以计算年平均气温;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
28.(1)暖 暖 自西向东 (2)C E D (3)锋前 (4)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晴朗; 受暖气团控制
【分析】
考查暖锋与天气。
【详解】
(1)读图,该图中冷气团一侧有倒退环流,暖气团主动前进爬升,图中A是暖气团,为暖锋示意图。该图所示锋面的移动方向是自西向东。
(2)C、D、E三地中,C地受暖气团控制,气温最高的是C地; E地受冷气团控制,气压最高的是E地; 暖锋降雨在锋面附近的锋前位置,故图中属于阴雨天气的是D地。
(3)该锋是暖锋, 暖锋形成的降水多在锋前。
(4)该锋过境后,由于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状况为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29.(1)位于北半球。 A处风向向右发生偏转(锋面呈逆时针方向移动)。
(2)在冷锋过境前为偏南风,过境后为西北风;风速变大。
(3)当气旋强度不变,由陆地移到海面时,(由于摩擦力减小)风速会加大,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会变小。
【分析】
【详解】
(1)根据图中锋面移动的方向为逆时针移动,该气旋为逆时针旋转,所以位于北半球。
(2)B此刻吹偏南风,冷锋过境后,变为偏北风,等压线变的密集,风速加大。
(3)当气旋由陆地移到海面时,摩擦力减小,风速会加大,风向与等压线的交角会变小。如果没有摩擦力,风向最终和等压线平行、
30.(1)1
(2) 亚洲高压 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 副极地低压带
(3) 西北 东北
(4) 西南 夏季,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成西南风
(5) 海陆的热力差异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分析】
本题考查了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分布的影响及季风环流,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
读等压线分布图可知,亚欧大陆被高压控制,由此判断出此图为1月气压分布状况图。
(2)
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形成亚洲高压,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仅保留在海洋上。
(3)
C地位于亚洲东部,冬季盛行西北风;B地位于亚洲南部,冬季盛行东北风。两地冬季盛行风均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
(4)
B地位于亚洲南部,夏季盛行西南风。夏季,赤道低压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
(5)
综上分析,季风的成因有海陆的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