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唱歌课《踏雪寻梅》
踏雪寻梅(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踏雪寻梅》是一首简短而高雅的艺术歌曲,整曲洋溢着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神情。四次“响叮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的描绘了驴儿脖颈上的铃铛声。歌曲简小精炼,运用了强弱对比,连音与断音对比,附点与非附点的对比等多种表现手法。在教学中还加入了伴奏来丰富拓展歌曲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在梅的熏陶感染中深刻的领悟和表现歌曲的意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练地唱出这首歌曲的简谱。
2.能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歌曲,体会歌曲中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以自学为主,熟悉这节课的简谱
2.以听唱和自学来熟悉这首歌曲
3.用各种方式探索音响效果为歌曲伴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通过朗诵《梅》,聆听、学唱《踏雪寻梅》,感受冬天的意境美和音乐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以及用于和困难作斗争的梅花精神,启迪学生以乐观的精神对待自然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学唱简谱,用轻松明快的声音学会演唱《踏雪寻梅》。
【教学难点】
有表情的歌唱《踏雪寻梅》,体会歌曲情感。
【教学工具】
电子琴、课堂乐器、卡片、PPT。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兴趣导入
1、播放《春天在哪里》引出春、夏、秋最具代表性的花朵,倾听各个季节的音乐选段,体会音乐的情感。
2、师:冬天会有哪种花绽放呢?
通过王安石的《梅》和梅花的图片引出新课
(二)新课学习
板书:踏雪寻梅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欣赏冬天自然美景的歌曲《踏雪寻梅》和主人公一起去“踏雪寻梅”。
一、初听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意境。
提问:1、这首歌曲描写了哪些景物?2、听到这首歌你们的心情如何?
学生回答,师用图片展示歌曲的景物和物品
师:在欢快的歌声中,踏着皑皑的白雪,闻着悠悠的花香真是别有一番情趣,听完歌曲,歌中的哪些字或者词不理解?
霁“ji”:四声,指的是雪后放晴。
“灞桥”:有扶手的石板桥。
二、复听歌曲
第一遍师生互动打节拍,第二部用“lu”跟随音乐轻声哼唱,体会歌曲旋律。
三、简介词曲作者
师:这首歌曲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曲家黄自先生的作品。
出示课件,简单介绍作曲家黄自生平。
黄自(1904——1938),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16——1929年在北京清华学校学习,其间参加学生合唱队和管弦乐队,并学习钢琴后赴美留学。他的主要作品有《花非花》、《长恨歌》、《抗敌歌》、《旗正飘飘》、《玫瑰三愿》等五十余首。
四、学唱歌曲。
1、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学生自读,老师引导
2、小组合作自学简谱,发现难点,师生共同解决
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全班齐唱简谱,教师伴奏
3、小组合作自学歌曲,体会歌曲中情感
跟随示范音乐哼唱,第一遍小声哼唱体会情感,第二遍有感情的演唱
学生示范演唱,教师伴奏,全班齐唱,教师伴奏,点评。
五、倾听合唱版《踏雪寻梅》
用倾听、指挥、跟唱等多种形式体会歌曲的情感。
(三)课堂小结:
《踏雪寻梅》这首歌表现了一种高雅的意境和纯朴的生活情趣。雪映梅开是天景,踏雪寻梅是人趣。自古以来,人们不惧天寒地冻,不畏山高路远,去探问,去寻访。“踏”和“寻”也表现了主人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作业:课后自学低声部的旋律
板书
踏雪寻梅
(图片展示:梅花 石板桥 小毛驴 铃铛) lu
【教学反思】
《踏雪寻梅》是一首意境高雅,旋律欢快的歌曲,这首歌曲的教学重点是能够用轻快而优美的声音演唱,从而体会歌曲所表现的一种高雅的意境和淳朴的生活情趣。而要让学生自主体会这一情绪比较难,因此,在新授之前我做了一些铺垫工作,比如我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用多媒体辅助手段让学生感受春,夏,秋,冬各个季节最具代表性的花朵,去感受美,欣赏各个季节的歌曲,体会歌曲的情感。我用极富感染力的歌声进行对比范唱,这节课主要是一堂歌唱教学课,在歌曲教学中,我抓住了以下几点对歌曲进行处理:
1、在学生学唱歌曲时能让学生多听,在听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在休止符与跳音的处理上还运用了对比的方法,让学生能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
本课通过听、学唱、演唱、课堂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感悟音乐、理解音乐、表达音乐,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这节课也有遗憾之处,一是在语言上还考虑得不够周详,有待加强。二是在教授顿音记号和力度变化的演唱时,方法有些呆板、无趣。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音乐教学的这条路上,我还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我相信,坚持学习,认真钻研,勇于创新,一定能慢慢领悟音乐的教学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