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恰恰恰》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木瓜恰恰恰》是一首充满印尼风情的叫卖题材民歌。它通过欢快、活泼的旋律唱出了卖瓜人的喜悦心情。歌曲内容生活化、很有感染力,非常适合学生进行演唱和创编活动。歌中有介绍水果品种的赞美吆喝声,独具浪漫色彩和潇洒风趣。特别是衬词“恰恰恰”的运用更有特色:既增添欢快活泼情绪,又显露开朗豪放的性格特点。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这批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底子薄,对于音乐有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是很好。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学习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感情。
三、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叫卖歌”的形式,准确掌握切分节奏。
2、能够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3、在音乐活动中,能够体验叫卖的乐趣,表达热情的情绪。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教学难点:能够用统一、和谐的声音演唱二声部。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表演唱《木瓜恰恰恰》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音乐、水果道具
七、教学过程
(一)课堂礼仪,组织教学
(二)情境模拟,导入新课
1、创设叫卖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叫卖的乐趣。(发现生活中的叫卖)
2、引出叫卖歌曲《木瓜恰恰恰》,看印尼人民是如何叫卖。
3、揭示课题,突出“恰恰恰”的轻巧。
(三)感受歌曲,整体把握
1、初听歌曲,感受情绪。
(1)师简介印度尼西亚,带领学生随乐放松。
(2)与学生一起做恰恰恰的扭胯动作并随乐搭配动作。
2、复听歌曲,熟悉谱例。
师并范唱歌曲,生用“恰恰恰”三个字伴唱,并观察谱例,思考歌曲是如何进行反复的?
(四)探索实践,主体学习
导语:分析歌曲是如何吸引顾客的。
1、学唱A段。
(1)揭晓水果,按节奏念歌词。
(2)师生合作,用唱的形式介绍水果(画旋律线辅助)
(3)用身体来画旋律线,轻声跟范唱哼唱,深度领会歌曲情感。
2、完整学习B段。
(1)念歌词,体会切分节奏的强弱规律。
(2)带歌词演唱,体会切分节奏的推动感,表现叫卖时迫切的心情。(切分节奏画旋律线辅助)
(3)聆听歌曲吆喝部分,发现二声部,找出分声部的地方。
(4)节奏切入。
(5)师生合作演唱二声部并交换角色。
(5)双声部合作,难点处理。
(6)学生欢快、热情地完整演唱《木瓜恰恰恰》。
拓展歌曲,知识延伸
师:你们知道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曲是一首叫卖歌曲,那么什么是叫卖歌呢?(简介叫卖歌,聆听卖汤圆)
师:叫卖歌是民间风俗歌曲的一种,它是在叫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用音乐的形式来叫卖的。从这些歌词中,我们发现很多音乐素材来自生活,所以很多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今后只要同学们留心去观察身边的事物,你们就会领略音乐的美妙!我们的课堂到此结束,请同学们随着音乐走出教室。我们下节课再见!
八、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