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高频考点专项复习卷(4单元)(五)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高频考点专项复习卷(4单元)(五)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5-19 21:3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高频考点专项复习卷(4单元)(五)含答案
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22分)
1.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____________,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____________。
2.通常情况下,水在____________℃开始沸腾,在____________℃以下会结成冰。
3.将刚从冰箱里拿出的袋装牛奶浸在热水中,牛奶的温度会____________,这是因为发生了____________传递。
4.分析在用炉子加热水壶中的水时热量的传递方式。
(1)水壶的热传递到水壶中的水,热量的传递方式为____________。
(2)炉子的热传递到水壶,热量的传递方式为____________。
(3)炉子的热传递到四周,热量的传递方式为____________。
5.观察家里的热水瓶会发现,很多热水瓶是用软木塞来做盖子的。这主要是因为软木塞是热的____________导体,可以____________热量的传递速度,使热水冷却得慢一些。
二、判断题(20分)
1.用酒精灯加热试管时,需要用试管夹夹持试管,而且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
2.每隔2分钟测量一次正在加热的沸水的温度,温度都相同。( )
3.用手摸铁棒和木棒,感觉铁棒比木棒冷,是因为铁的温度比木头低。( )
4.人的手接触热水袋,热量从热水袋向手传递,这样的热量的传递方式叫热传导。( )
5.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
6.在涂有蜡的金属圆片的中心加热,你看到的现象表明热的传递方向是从边缘向中心扩散。( )
7.北方冬天天气寒冷,房间里的取暖器往往装在房子的顶部。( )
8.在杯子上加盖比不加盖保温效果要好。( )
9.我们可以借助-些辅助材料来观察热的传递过程,如感温油墨、感温纸带。( )
10.传热性能好的材料,一般保温性能也好。( )
三、选择题(30分)
1. 传热比赛中,要把三把勺子( )。
A.同时放入同一杯水中 B.同时放入三杯水中 C.先后放入同一杯水中
2.下面各种物质中,最适合做保温材料的是( )。
A.铁 B.铜 C.塑料泡沫
3.关于0℃的水和0℃的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的水比0℃的冰温度高
B.0℃的水比0℃的冰温度低
C.0℃的水和0℃的冰温度一样高
4.某同学要做“不同金属的传热性能”实验,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
A.温度 B.传热性能 C.金属的种类
5.水在加热过程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水底有小气泡往上冒 B.水的颜色发生变化
C.水面有“白汽”往上飘 D.温度计的示数上升
6.如图所示,把装有热水的试管放到装有冷水的烧杯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水的温度会降低,冷水的温度会升高
B.热水的温度会升高,冷水的温度会降低
C.热水和冷水的温度都会升高
7.雪糕从冰箱拿出后,包装袋外面会出现小水滴,这些小水滴( )。
A.是从袋子里渗出来的 B.是袋子里的冰变成的
C.是空气里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
8.早晨,当暖暖的太阳光照耀着你的时候,想一想,这样的热量的传递方式为( )。
A.热对流 B.热辐射 C.热传导
9.奶奶告诉小科:“以前没有冰箱时,就把西瓜放到井水里,一段时间后西瓜就会变得冰
凉。”关于西瓜和井水的热传递过程,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
B. C.
10.下列现象中,属于由热传递使物体的温度升高的例子是( )。
A.用毛巾反复擦皮肤感到热
B.子弹打进墙里,子弹温度升高
C.把手伸到热水中手感到热
11.热水瓶的内胆是双层的,而且两层之间是真空的,这主要是因为( )。
A.双层能让内胆更重一些 B.真空可以让瓶中的热水温度升高
C.真空可以减慢热量的散失 D.真空可以让内胆更轻一些
12.小科的爸爸戴近视眼镜走进很热的房间时,眼镜片上都是小水珠,这种现象的原因和
( )相同。
A.妈妈哂的衣服变干了 B.天晴后地上水坑里的水消失了
C.秋天的早晨菜叶上出现了露珠 D.夏天小河里的水位变浅了
13.夏天用棉被把棒冰盖起来,棒冰与暴露在阳光下相比( )。
A.融化得快 B.融化得一样快 C.融化得慢
14.当我们做“给试管底部加热”的实验时(如图所示),下列操作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加热时间不能太长
B.加热结束马上用嘴用力吹灭酒精灯
C.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D.刚加热结束时不能用手触摸试管以免烫伤
15.如下图所示,铁环上挂有四个相同的蜡环,用酒精灯在图中位置加热,那么蜡环掉落的
先后顺序是( )。
A.1→2→3→4 B.1→4→3→2
C.1→2→4→3 D.1→4→2→3
四、连线题(5分)
根据物体的导热性能连线。

木头 导热性能较好

塑料 导热性能较差

五、简答题(5分)
夏天天气炎热,如果商店意外停电,商店的工作人员就把厚厚的棉被覆盖在冰柜上,以减缓棒冰融化的速度。请说明其中的道理。
六、实验探究题(18分)
1. 在一段铁丝上均匀地涂上一层感温油墨,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
(1)用酒精灯给铁丝的一端加热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A点到E点的温度逐渐升高
B.从A点到E点的温度逐渐降低
C.A点的温度最高,其他位置的温度相同
(2)换一根相同的铁丝,均匀地涂上一层感温油墨,将酒精灯移至铁丝的中间位置加热。
①标示的四个位置中____________点和____________点的感温油墨先发生变化。
②由此得出结论:热从____________的一端向____________的一端传递。
2.小科利用5杯水来进行保温效果实验,请根据下列实验记录表回答问题。
杯子序号 杯子状况 开始温度 10分钟后温度 20分钟后温度
A 不加盖 95℃ 65℃ 50℃
B 加盖 95℃ 73℃ 62℃
C 不加盖,外包毛巾 95℃ 70℃ 56℃
D 加盖,外包毛巾 95℃ 85℃ 80℃
E 加盖,嵌入泡沫塑料盒中 90℃ 86℃
(1)要想保证本次研究的科学性,E组的水的开始温度应该是_________℃。5个杯子的大小、材质和杯中的水量等应该_________(填“一样”或“不一样”)。
(2)比较C、D两组数据,可以看出_________能起保温作用;比较_________、_________两组的数据,也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3)如果把5个杯子中的热水都换成冰水(室内气温为20℃),10分钟后,杯中的水温度最高的应该是_________组,保温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_组。
参考答案
一、
蒸发 凝结
100 0
升高 热
(1)热对流 (2)热传导 (3)热辐射
不良 减慢
二、


×


×
×


×
三、
A
C
C
C
B
A
C
B
A
C
C
C
C
B
D
四、
导热性能较好:铁 铜 导热性能较差:木头 塑料 纸
五、
因为棉被是热的不良导体用厚厚的棉被覆盖在冰柜上,可以阻隔冰柜内外的热量传递,防止外界高温使棒冰因温度升高而融化。(合理即可)
六、
(1)B (2)① D B ② 较热 较冷
(1)95 一样 (2)加盖 A B (3)A E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