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案例一)第1课时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案例一)第1课时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5-19 21:34: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 二 章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案例一)
第1课时
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订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和交流
知识回顾
1.馒头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2.如果取一块馒头放在嘴里细细咀嚼,你能品尝到什么味道?
3.为什么会发生味道的变化?
情境导入
淀粉

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
举例: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
唾液的分泌有关吗?
请确立小组要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馒头变甜与口腔内哪些结构有关?
探究实验
作出假设
举例: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有关。
馒头变甜与舌的搅拌有关。
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有关。
……
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实验
提示:
①实验中可以有多个实验变量,但每组实验之间遵循
单一变量原则。
②牙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是相互配合作用的,可以看作
一个变量。
制订计划
探究实验
③淀粉是馒头的主要成分。淀粉没有甜味,但淀粉分解
形成的麦芽糖有甜味。淀粉遇碘变蓝,麦芽糖遇碘不
变蓝。
④牙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分泌都是在口腔内进行
的,口腔的温度大约是37 ℃。
提示:
制订计划
探究实验
①如何模拟牙齿、舌和唾液的作用?
②是否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如果需要,应该设计几组?
③对每个实验组的处理,除了所研究的因素外,其他条
件是否应当与对照组相同?
请思考以下问题,并参照教材P27制订的计划设计
探究方案。
制订计划
探究实验


馒头碎屑与2 mL唾液搅拌混合
馒头碎屑与2 mL清水搅拌混合

馒头块与
2 mL唾液不进行搅拌
放入37 ℃的温水中5~10 min






各加2滴碘液,摇匀
实施计划
探究实验
为什么要将实验装置放在37 ℃的温水中?
牙齿、舌和唾液的作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口腔中有什么物质使淀粉发生变化?
思考讨论
探究实验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①号试管:馒头碎屑与2 mL唾液搅拌混合
②号试管:馒头碎屑与2 mL清水搅拌混合
③号试管:馒头块与2 mL唾液不进行搅拌
淀粉被转化
淀粉没被转化
淀粉没完全被转化
分析实验结果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实验
得出结论
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
探究实验
区别:牙齿能切碎和磨碎食物,增加食物的表面积,舌的搅
拌能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它们都不能直接改变淀
粉的分子结构;唾液能使部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
牙齿、舌和唾液的作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联系:牙齿的切碎与磨碎以及舌的搅拌,能使唾液更加充分
地与食物混合,促进淀粉的消化。
表达和交流
探究实验
表达和交流
口腔中唾液里的唾液淀粉酶能将部分淀粉转变成麦芽糖
口腔中有什么物质使淀粉发生变化?
总结归纳
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以及舌的搅拌、牙的咀嚼都有关系。
食物的消化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如牙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二是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能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如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转化成麦芽糖(初步消化,要被人体吸收还需要进一步消化)。
物理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
为何我们吃东西时应该细嚼慢咽?
学以致用
1.加入碘液可以检验下列哪种物质的存在 ( )
A.蛋白质 B.维生素 C.淀粉 D.脂肪
2.根据“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这一探究实验,以下选项正确
的是 ( )
A.要获得最佳实验效果,温度应保持在37 ℃左右
B.试管内的混合液若加碘变蓝,则说明淀粉已被消化
C.牙的咀嚼毫无用处
D.淀粉在口腔中没有发生变化
C
A
当堂反馈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