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下8.2《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课件+教案+导学案)(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二下8.2《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课件+教案+导学案)(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5-19 17:55:2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八单元第二课时《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导学单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数据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3、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学习重点】让学生掌握调查和记录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掌握画“正”字的方法。
【新知导入】
同学们,你今年几岁 学生交流:有的8岁,有的9岁。
想知道我们班同学中哪个年龄的人数比较多,怎么办呢 是不是可以把大家按照年龄分一分呢
【新知讲解】
你有蛀牙吗?有几颗?其他同学呢?
什么是蛀牙呢?
10~15人一组,了解小组里每个同学的蛀牙颗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根据整理结果回答:
(1)小组同学中,是有蛀牙的人多,还是没有蛀牙的人多
(2)在有蛀牙的同学中,有几颗蛀牙的人最多
你还能想到什么?和同学交流....
涂色表示6门课程每周的节数。(1个“□”表示1节)
2.二年级(3)班同学在体育课上参加的运动项目如下图。
①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
②整理记录的结果,填写下表。
③参加( )的人最多,参加( )的人最少。
3.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其他同学呢 10~15人一组,了解并记录小组中每个同学最喜欢吃的一种水果。
【合作探究】
1、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你有什么体会?
【课堂练习】
1.小小统计家。
(1)用画“正”字的方法把个数记录下来
填表
2.涂色表示下面每种图形的个数(1个表示1个)
【课堂总结】
1.把统计的数据填写在表格中,用来呈现调查数据的结果,这样的表格就叫作统计表。
2.记录数据时,可以用文字和符号等多种方法记录数据,也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一个“正”字代表5个数量。
【达标检测】
下面各种硬币各有多少枚,数一数,涂一涂。
张老师记录了同学们的生日月份,请你根据下表回答一下问题.
月生日的人数最多, 月生日人数最少。 月和 月生日人数一样多。
(2)最多的月份人数比最少的月份人数多 人。
参考答案
1.
2.(1) 12 月生日的人数最多, 5 月生日人数最少。 3 月和 6 月生日人数一样多。
(2)最多的月份人数比最少的月份人数多 6 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8张PPT)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2)
苏教版 二年级下
新知导入
同学们,你今年几岁
新知导入
想知道我们班同学中哪个年龄的人数比较多,怎么办呢 是不是可以把大家按照年龄分一分呢
新知讲解
你有蛀牙吗?有几颗?其他同学呢?
新知讲解
什么是蛀牙呢?
新知讲解
10~15人一组,了解小组里每个同学的蛀牙颗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你们小组是怎样调查和记录的?
新知讲解
按顺序记录每个人的蛀牙颗数。
一颗,一颗,没有,两颗,没有.........
新知讲解
XXX 一颗
XXX 没有
XXX 一颗
XXX 两颗
记录每个人的姓名和蛀牙颗数。
新知讲解
没有 √√√
1颗 √√
2颗 √
3颗 √
.......
按蛀牙的不同情况画“√”,记录情况。
新知讲解
画“正”字记录人数。
没有 正 一
1颗 正
2颗 一
3颗 一
.......
新知讲解
用画“正”字来表示人数,有什么特点呢?
更能清晰地展现出谁的数据比较大。
把你们小组的记录分类整理,并填写下表。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根据整理结果回答:
(1)小组同学中,是有蛀牙的人多,还是没有蛀牙的人多
(2)在有蛀牙的同学中,有几颗蛀牙的人最多
你还能想到什么?和同学交流....
新知讲解
回顾统计活动过程,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统计,能清楚地了解小组同学的蛀牙情况。
画“正”字记录人数很方便,在生活中也可以用。
新知讲解
1.涂色表示6门课程每周的节数。(1个“□”表示1节)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1.语文课最多。
2.音乐,美术,品德与生活一样多。
3.体育课一周4节。
4.。。。。
新知讲解
2.二年级(3)班同学在体育课上参加的运动项目如下图。
①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
新知讲解
②整理记录的结果,填写下表。
③参加( )的人最多,参加( )的人最少。
5
3
5
10
拍皮球
踢毽子
新知讲解
3.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其他同学呢 10~15人一组,了解并记录小组中每个同学最喜欢吃的一种水果。
(1)分类整理记录的结果。
(2)如果让你为小组的野炊活动准备水果,哪种水果应该多买一些
应选择最多同学爱吃的水果
课堂练习
1.小小统计家。
(1)用画“正”字的方法把个数记录下来
课堂练习
(2)填表
8
7
5
课堂练习
2.涂色表示下面每种图形的个数(1个表示1个)
1.把统计的数据填写在表格中,用来呈现调查数据
的结果,这样的表格就叫作统计表。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课堂总结
2.记录数据时,可以用文字和符号等多种方法记录
数据,也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一个“正”字代表5个数量。
板书设计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1.记录数据时,可以用文字和符号,也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
2.一个“正”字代表5个数量。
完成课后“同步练习” 。
作业布置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第八单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单元 八 学 科 数 学 年 级 二
学习 目标 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数据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重点 让学生掌握调查和记录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 掌握画“正”字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你今年几岁 学生交流:有的8岁,有的9岁。 老师想知道我们班同学中哪个年龄的人数比较多,怎么办呢 是不是可以把大家按照年龄分一分呢 是的,要知道大家的年龄情况,单凭眼睛是看不出来的,需要一个一个地问清楚,并把这些数据记录下来,才能知道结果。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利用数学问题引出课题,围绕自主思考展开。 自然而然地导入本课的教学,起到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效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讲授新课 分组活动 教师:调查一下你们小组中8岁和9岁的人数各有几个 交流结果,并说说你们是怎样记录的。 在大家的调查和记录过程中,我们获得了一些数据,下面我们来整理一下,(出示各小组记录的结果)把这些数据合起来,就得到了老师想要的结果。 师:老师还想了解我们同学有无蛀牙情况。 你有蛀牙吗?有几颗?其他同学呢? (出示图片)蛀牙是什么样的呢 老师给大家看一些图片。 下面请同桌之间互相看看,帮助你的同桌看一看、找一找,有没有蛀牙 有几颗 现在把你看到的情况告诉给同桌,各人要记住自己的蛀牙情况。 老师想知道平时你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牙齿的 学生交流。指出:要想保护好我们的牙齿,首先应该做到坚持每天刷牙。 3.分组活动:小组内调查并做好记录。4.提问:你们小组是怎样调查和记录的。 实物投影,出示记录的结果,指名说出是怎样记录的 将几种不同的记录放在一起比较一下:你喜欢哪种记录方法 它好在哪里 整理填表。 出示表格,让学生根据要求准确地数出人数并填在表里。集体交流结果,提问: (1)小组同学中,是有蛀牙的人多,还是没有蛙牙的人多 在有蛀牙的同学中,有几颗蛙牙的人最多 指名说一说,小结一下班级学生的蛀牙情况,作出恰当的指导。 追问:你还能想到什么 交流。 6.提问:回顾统计活动过程,你有什么收获 集体交流, 生1:通过统计,能清楚地了解了小组同学的蛀牙情况。 生2:画“正”字记录人数很方便,在生活中也可以用。…… 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结果清楚;画“正”字,方便、常用。小结,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有很多的方法收集妪理数掘.以后还会. 二、想想做做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涂色表示6门课程每周的节数。(1个“□”表示1节) 出示班级课程表 (2)出示需要整理的科目,告诉学生:一个方块表示1节。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各有几节 (4)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说一说。 (5)小结指出:像这种用方块表示结果的图,叫做方块统计图,它能比较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2.二年级(3)班同学在体育课上参加的运动项目如下图。 师:同学们看一看图中这幅图,每个小朋友都在做着自己喜欢的项目,大家来数一数,每个项目都有多少个小朋友吧。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 生:动手数一数,并记录表格。 师:大家都画对了吗?用“正”字表示法,能直观展示数据,一个“正”字代表5,一横代表1,大家都还记得对吧。那通过刚刚记录的数据,完成下表。 通过表格里的数据也能得知参加什么项目的人最多,参加什么项目的人最少。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其他同学呢 10~15人一组,了解并记录小组中每个同学最喜欢吃的一种水果。 (1)出示水果图,师:欢迎进入丰收园,这个季度丰收园里的水果有香蕉、苹果、菠萝、西瓜,要把最新鲜的水果摘下来送给你们,可还不知道你们喜欢吃什么呢。 (2)师:分组活动,了解并记录每个同学最喜欢吃的一种水果。 (3)交流结果,根据大家统计的结果,就知道哪些水果可以多摘哪些可以少摘了,这样大家就都能吃到自己喜欢吃的水果了! 三、课堂练习 1.小小统计家。 2.涂色表示下面每种图形的个数(1个表示1个) 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进行自主思考。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自主思考,指明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讲解,学生认真听讲。 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教师巡视。指名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学生认真听讲。 教师提问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指明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讲解,学生认真听讲。 学生自主完成题目,并和同桌交流。培养团队合作能力。教师总结。学生认真听讲。 通过教师提问,学生自主思考和做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运用多媒体技术,形象生动地展示数与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自主完成报告,思考和同桌交流。有利于提高思考做题能力以及团队和做能力。教师总结,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归纳。 教师设疑,有利于引导学生思考。教师总结,有利于学生归纳知识点。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1.把统计的数据填写在表格中,用来呈现调查数据 的结果,这样的表格就叫作统计表。 2..记录数据时,可以用文字和符号等多种方法记录 数据,也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一个“正”字代表5个数量。
板书 1.记录数据时,可以用文字和符号,也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 2.一个“正”字代表5个数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