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2023年高考历史精细化复习课件(26张pt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2023年高考历史精细化复习课件(26张pt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5-20 14:27: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
与文明的交流
目 标 素 养
1.让学生梳理早期文明扩展及文明古国存在时间和空间位置,帮助学生树立时空观念。
2.让学生分析材料及图片,知道到人类文明扩展的条件、文明古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和交流,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的能力素养。
3.让学生总结,教师引导,使学生认识到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是不断发展变化,培养学生历史学习中发展的观念对待历史,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学习和分析问题。
公元前3世纪
公元前
27年
罗马
帝国
公元前
3世纪
孔雀帝国

公元前
4世纪末
马其顿帝国
兴起
公元前4世纪
公元前5世纪
苏格拉底
(公元前 469
—前 399)
公元前6世纪
恒河流域形成国家
公元前6世纪
波斯帝国兴起

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城邦发展起来

公元前6世纪
公元前6—前4世纪北印度产生了佛教
公元前8世纪
公元前7世纪
孟子 公元前4世纪
前372——前289
荀子 公元前4世纪
前313——前238
孔子 公元前6世纪
前551——前479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
春秋公元前 770 — 公元前 476年; 战国公元前 475 — 公元前 221年
时空
观念
一、古代文明的扩展
(一)古代文明扩展主要原因
1、条件
①经济:农耕文明区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②政治: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强有力的国家机构
③自然:位于中低纬度,气候适宜,适宜生产生活,自然条件优越
2、原因
生活相对稳定,人口增长迅速,需要更多的土地来养育大量增加的人口(人地矛盾)
(二)农耕文明的扩展——武力扩张
1、古埃及文明的扩展
①概况:
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埃及新王国时期,势力曾达到两河流域,并与西亚地区的大国争霸。
②原因:由于尼罗河南部高山深谷的阻隔
(3)影响:
促进了西亚北非和整个地中海东部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埃及经济的发展。
2、古西亚文明的扩展——巴比伦
古巴比伦王国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
3、古西亚文明的扩展——亚述
亚述不仅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
(二)海洋文明(古代希腊文明)的扩展——殖民
1、原因:
①城邦政治斗争的产物(克里斯提尼:陶片放逐法);
②工商业发展需要(为了寻求更多的原料和奴隶的来源而另辟新路);
③社会贫富分化(农民为了谋生,只得纷纷外流);
④人口过剩。
2、条件:凭借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
3、方式和区域:以移民方式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
4、特点:其扩张没有建成统一的帝国,沿地中海北岸和黑海周边海岸线建城邦,呈点状分布,殖民城邦与母邦是平等关系
5、影响:
①古希腊人在其统治区域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传播城邦制度。
②古希腊海外工商业得到发展。殖民地与希腊本土经济发展。(最大贡献)
③扩大了希腊人的视野,传播了希腊文化。
④给殖民地原有居民造成了冲击。
【随堂检测1】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西亚文明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古代希腊人则以移民和殖民方式向地中海和黑海地区扩大影响。造成这种不同扩展方式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分工与生产效率
B.文明开化的程度
C.社会组织与管理系统
D.经济形态的影响
D
【随堂检测2】(2020·山东泰安检测)从公元前8世纪初开始的二百多年间,由于人口增多,希腊的众多城邦组织本邦的部分居民向外迁移,另立家园,建立起140多座新的城邦,奠定了古代希腊的广阔疆域。这些行动(  )
A.形成了“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
B.具有殖民扩张、争夺霸权的特征
C.扩大了地中海贸易圈
D.瓦解了城邦民主政治
C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请在此输入标题
1、条件:古代文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促进了大帝国的兴起。
2、早期帝国——赫梯帝国、埃及新王国、亚述帝国
①赫梯帝国:小亚细亚地区奴隶制国家。公元前17世纪拉巴尔纳斯始建。约公元前14世纪发展成赫梯帝国。首都先在库萨尔,后迁至汉土沙。公元前12世纪灭亡于亚述帝国。
②埃及新王国时期:约公元前1567—前1085年。公元前11世纪至前7世纪,断断续续被亚述、波斯、马其顿和罗马帝国征服。公元4—7世纪并入东罗马帝国古埃及文明灭亡。
③亚述帝国:分为古亚述时期(约前2500~前1500)、中亚述时期(约前1400~前1078)、新亚述时期(前935~前605)。灭亡于新巴比伦。
请在此输入标题
2.波斯帝国(公元前550年——公元前330年)
早期波斯
居鲁士时期
冈比西斯时期
大流士时期
波斯帝国是位于西亚伊朗高原地区以古波斯人为中心形成的君主制帝国。公元前550年居鲁士大帝开创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大帝的攻陷波斯波利斯,帝国灭亡。公元224年,萨珊王朝成立,重建波斯帝国,651年亡于阿拉伯帝国。公元874年,萨曼王朝建立,波斯帝国再次重建,1935年巴列维王朝礼萨·汗改国名为伊朗。
(1)波斯帝国的疆域(地跨亚非欧三大洲)
兴起于伊朗高原,迅速征服了包括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
请在此输入标题
(2)波斯帝国的政治制度
①君主专制:国王是整个政权的核心和最高主宰,他的权力被认为来自神授。
②行省制:地方实行行省制,行省总督和军事长官相互监督和制约。
③官僚体制和税收: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波斯人担任最重要的职务,
时间:前330年,被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所灭灭亡。
波斯帝国雕塑
灭亡原因:
a.缺乏统一的经济基础
b.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c.波希战争激化了阶级矛盾
d.中央时常发生宫廷政变
e.地方行省总督权力日益增大
波斯帝国的灭亡
拓展:波斯帝国的地位
1.波斯帝国位于丝绸之路中段,它不仅包括两河流域文明、尼罗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而且也靠近希腊文明的边缘;
2.波斯帝国通过一系列对外战争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中介;
3.波斯帝国是两河流域文明、尼罗河流域文明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它不仅有自身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且有统治庞大帝国的制度文明,包括政治制度、军事制度、经济制度、交通制度、宗教制度等。
3.马其顿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前336年——前323年)
(1)亚历山大帝国疆域(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概况:公元前4世纪末,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入侵波斯帝国,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2)统治: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
①宣布君权神授,将政治、军事等大权集于一身;
②地方实行行省制,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
③推广希腊文化
小亚细亚—叙利亚—埃及—两河流域
—中亚—印度河—巴比伦(定都)
亚历山大及其继承者在东方的土地上建立了300多座希腊城市,在每一座城市中都建有希腊式的会所、剧场和体育场,而希腊的巡回演出剧团则定期在这些城市的剧场中上演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同时,东方文化中的君主专制主义和官僚体制、奢侈放荡的享乐主义等不断在对希腊文化进行着反向渗透。
——赵林:《西方文化概论》
为了报复地中海东岸中部城市提尔的坚决抵抗,马其顿人屠杀八千提尔人,被俘当奴隶的共约三万人!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将底比斯夷为平地,并将所有幸存的底比斯人沦为奴隶,底比斯从此灭亡。
——吴于堇 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根据材料:如何评价亚历山大东征?
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
①传播了希腊文化,促成了希腊化时代和希腊化世界
②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贸往来
4.罗马帝国
罗马首先征服了意大利,接着向地中海地区扩张,先后征服了从西班牙到两河流域的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其中包括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解体后形成的一系列国家,把整个地中海变成了罗马的内海。
(1)概况
①相传公元前753年,罗慕洛斯在台伯河畔建立罗马城。实行君主制。公元前509年,罗马人驱逐暴君,建立了贵族共和政体。
前27年,屋大维开创元首政体,帝国建立。
3世纪戴克里先建立起公开的帝制。
②兴盛:公元1——2世纪,由于奴隶和广大平民的辛勤劳动,帝国内经济联系加强,以及贸易的发展,帝国经济空前繁荣。地跨地中海和亚、欧、非三大洲
③3世纪后,官僚体系和职业军队使人民的负担不断加重,同时,边境压力也逐渐增大,罗马帝国陷入危机。
④4世纪末(395年),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5世纪后期(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2)罗马帝国的统治
①在扩张过程中,罗马把被征服地区的大量居民卖为奴隶,奴隶制迅速发展起来。
②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
③宗教神权:1世纪,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到4世纪末(392年)成为罗马帝国国教
【知识拓展】罗马共和国政体:贵族寡头制
权力机构 产生 职能
执政官 两人,一年一任,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 担任军事统帅,主持公民大会和元老院,并执行相关决议
元老院 卸任高级官员组成,终身任职 负责向官员提出建议,协调他们的行动
公民大会 全体成年男性公民 有权立法、宣战、媾和和谈判,是罗马最高权力机关,但公民大会的召开和表决都受到高级官员和元老院的限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50年左右
①地位: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②内容: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多个方面。
③评价
A.明文公示,按律量刑,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契约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利益,成为后来陆续颁布的一系列公民法的基础。
B.罗马法体系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对后世欧洲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C、内容以维护贵族和富人的财产利益为核心
(2018·高考全国卷Ⅱ·T32)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  )A.贵族的特权被取消B.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C.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D.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
C
孔雀帝国——印度
古代印度图
佛教传播路线图
(1)建立: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统一了除南部地区外的南亚地区。
(2)佛教的发展:佛教此时在印度达到全盛时期。同时,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领 域 传 播 途 径
农耕技术 西亚的农耕技术向东传到伊朗高原;向西传入希腊,并进一步传到西欧和北欧;向南传入埃及和非洲
冶铁技术 起源于西亚,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人类从此进入铁器时代
神话故事 西亚的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
雕刻艺术 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特别是人像雕刻,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
字母文字
腓尼基字母向东演化成阿拉玛字母,并进一步发展成为古代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地多种字母
腓尼基字母向西演化成希腊字母,后再演化为拉丁字母,成为欧洲几乎所有字母的源头
方式:
①武力扩张带来的交流和推广;
②和平交流、友好往来的方式相互交流学习;
总趋势:
彼此间的交流不断增多,相互影响也不断扩大。
1.文明的交流
三、古代文明的交流
【随堂检测3】(2020·山东枣庄检测)下图是腓尼基人发明的腓尼基字母,成为字母文字的源头。腓尼基人能够发明腓尼基字的原因是(  )
A.腓尼基人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B.腓尼基地处埃及和西亚文明的交汇点,商业发达
C.腓尼基字母书写简单,易于记忆
D.腓尼基地处丝绸之路的核心位置
B
三、古代文明的交流
2.中西方交流——丝绸之路
公元前后,汉朝和罗马帝国通过丝绸之路,双方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
东汉的班超为经营西域,曾派甘英出使大秦(即罗马帝国)。
公元2世纪,已经有来自罗马的商人到达洛阳。此后,罗马商人不断东来,与中国进行贸易。
亚历山大的东侵也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在他的军队中,有不少随军的学者。他们有的搜集标本,有的记载地方形势风习。这些活动丰富了古代科学研究的资料,扩大了人们知识的范围。东西交通和商业发达的结果,又使东西方的艺术、思想、智慧合炉而冶,孕育了公元前4至前2世纪东部地中海各地文化和科学技术的昌盛。在西亚和北非有长久传统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无疑地培育了希腊人在这一方面的发展。 ——吴于廑《古代的希腊和罗马》
【问题探究】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评价古代帝国的扩张?
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摘译自阿利斯提德的演说《致罗马》英文版
一、扩张战争充满着暴力和灾难;
二、扩张了农耕文明区,亚欧非交往频繁,客观上加快了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
三、促进了亚欧非之间经贸、思想文化和技术的传播,促进了各文明间的交融互鉴,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