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甘地
印度国父
尼赫鲁
印度首任总理
真纳
巴基斯坦国父
学习目标
1.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运用唯物史观及辩证分析看待历史的有关理论,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不同国家独立的历史必然性,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时空观念:通过《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3.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了解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了解当今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发展问题及挑战的具体表现,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5.家国情怀: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发展中国家面临问题的区域性与共性特征,以及问题解决的艰巨性。
知识结构
1500
1700
1800
1900
1945
工场手工业时期
商业资本殖民
海地抗法独立
野蛮掠夺
奴隶贸易
工业资本殖民
垄断资本殖民
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殖民体系走向瓦解
炮舰威胁
商品输出
资本输出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二战后
尼加拉瓜抗美
埃塞俄比亚独立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
埃及苏丹抗英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15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 13 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 16 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一战后到二战前)
领导人 时间 原宗主国 结果
(国家、政治体制)
杜桑.卢维杜尔 1791- 1804 法国 建立起第一个拉美独立的国家海地
玻利瓦尔、圣马丁 1826
佩德罗 1822 葡萄牙 巴西独立,实行君主制
伊贝尔图德 1821 西班牙 墨西哥独立,军事独裁
民族革命初现拉美
温故知新:
西属拉丁美洲获得独立,普遍实行共和制、军事独裁
西班牙
19世纪末20世纪初:觉醒的民族
时间 领导人(政党) 国家 结果 作用
1898 巴西
1910-1917 墨西哥
1905 印度
1905 伊朗
1911 中国
1882 埃及
1881 苏丹
1894 埃塞俄比亚
建立共和国
颁布资产阶级宪法
争取民主和进步奠定基础
反英斗争高潮
终结帝制,建立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失败
资产阶级革命党
“马赫迪”
国大党
祖国党
孟尼利克二世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失败
保持独立
传播民主共和、推动中国社会变革
反帝反封建,传播民主思想
失败
温故知新:
扎格
鲁尔
卡德
纳斯
桑地诺
海尔 塞
拉西一世
甘地
苏加诺
凯里姆
孙中山
毛泽东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封建国王
部落酋长
武装
斗争
非暴力
不合作
武装
斗争
武装
斗争
和平斗争和武
装起义相结合
武装
斗争
武装
斗争
武装
斗争
改革
温故知新: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运动的高涨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背景
1、二战使殖民地宗主国国力衰落及其在世界体系中地位下降,不足以维持在殖民地的统治。
2、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深受民主自由和民族觉醒思想的影响,促进了民族解放力量的增长
3、二战后亚非拉地区经济的发展,为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和阶级条件和各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4、二战后形成的两大阵营对峙的世界格局,尤其是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也有利于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5、联合国宪章非殖民化活动,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6、第三世界国家的联合。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的表现
地区 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表现
亚洲民族解放浪潮 南亚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人民在国大党(领袖甘地、尼赫鲁等人)和穆斯林联盟(领袖真纳)的领导下,积极争取印度独立。在印度人民反抗斗争的压力下,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
②1947年,英国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成为独立的自治领。
③20世纪50年代,印度(1950)和巴基斯坦(1956)都成为共和国
东南亚 印尼、老挝、菲律宾、缅甸、锡兰、柬埔寨、马来亚、新加坡等纷纷独立。
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体系瓦解。
一、亚洲殖民体系的瓦解
1945年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
1946年菲律宾共和国成立
1945年成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1965年新加坡独立
1953年柬埔寨王国成立
二战后初期亚洲国家独立形势图
1957年马来亚独立
1948年缅甸独立
时间 目的 结果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947年至1949年
1965年至1966年
1971年
争夺克什米尔地区所有权
争夺克什米尔地区所有权
肢解巴基斯坦
印度占领克什米尔3/5领土,巴基斯坦占其余2/5领土。
双方未取得明显胜利,并重申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东巴成为独立的孟加拉国
印巴历次战争
①领土争端后患无穷,使两国关系难以有实质性的改善
②宗教冲突频频发生,矛盾难以调和
③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加剧了印巴间的矛盾
二、非洲殖民体系的瓦解
非洲民族独立风暴 埃 及 ⑴1952年,埃及中下层军官发动武装起义,废黜国王,1953年成立埃及共和国。
⑵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英军撤离运河区;
阿尔及利亚 ⑴1954年,阿尔及利亚成立民族解放阵线,领导民族解放军开展武装斗争,在付出沉重代价后,法国戴高乐政府不得不调整对阿尔及利亚的殖民政策。
⑵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
其他非 洲 ⑴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到20世纪60年代末,英、法、比、葡等在非洲的殖民帝国彻底崩溃;
⑵1994年,南非举行第一次各种族参加的全国大选,南非国大主席纳尔逊·曼德拉当选为第一位黑人总统,宣告了新南非的诞生
不是依自然地势走向,而是人为分割。
原因:
①大多国家为欧美作为殖民地瓜分;
②战后独立进程受宗主国影响,加之内部矛盾复杂,使得划分痕迹重。
影响:
土著部落、民族的分离,破坏了当地传统政治、经济及人文结构,给非洲国家间的边界、种族等冲突埋下隐患。
国境线特征:
三、拉丁美洲殖民体系的瓦解
1、古巴
①摆脱美国控制:1959年,以卡斯特罗为首的古巴革命力量进行武装斗争,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
②建立社会主义国家:1961年,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
2、巴拿马:人民不断开展斗争,在1999年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1945年至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四、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与历史意义
⑴具有前所未有的规模和空前的广泛性。
⑵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
⑶建立了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两类国家体系。
⑷大多数国家通过和平斗争方式取得了独立。
⑸多数国家独立后,仍然与原宗主国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政治和军事联系。
⑹战后的民族解放斗争具有互相支持、互相援助的特点。
(1)实现了亚非拉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迅速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2)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3)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
民族解放运动的意义
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一、概念:发展中国家,又称“第三世界”,是指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后建立的拥有完整主权的新兴民族国家。
发展中国家分布图
从历史上看 第三世界国家基本上都是由殖民地、半殖民地演化而来的
从经济上看 第三世界国家大多数是贫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都具有发展民族经济的强烈愿望
从政治上看 第三世界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威胁、干涉、控制或侵略,它们在对外政策方面大都奉行独立自主或不结盟政策,要求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1、亚洲:⑴东亚:新加坡、韩国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
亚洲四小龙
亚洲四小虎
思考:我们可以借鉴“亚洲四小龙”成功的哪些经验?
1、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地理位置优势
2、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3、依据国情,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
4、政府的支持与引导
5、独立是发展的前提
6、抓住历史发展机遇扬长避短。
7、顺应全球化趋势,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对外开放
亚洲四小龙崛起的原因有哪些?
① 地理位置优越;
②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③ 有利的外部环境;
④ 外向型的发展战略和配套措施;
⑤ 儒家思想及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
⑵西亚:沙特、科威特等国出现了“石油繁荣”和经济起飞。
1960年9月14日,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在巴格达成立……1973-1980年,国际油价上涨了20倍……为海湾诸国石油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并使他们从落后贫穷的游牧业国家一跃而成为现代化的富国 ——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2、非洲:经济曲折发展
(非洲)各国独立后都进行过土地改革或实施过土地调整计划;实行国有化或非洲化、本地化措施……这些措施的实行都为非洲各国民族经济的建立奠定了基础……60年代和70年代前期,非洲经济发展迅速……从70年代中期起,非洲经济转入停滞和低潮时期。80年代被称为“失去发展的10年”……80年代中期起,非洲国家全面进行经济调整,采取了诸如改变重工轻农的战略,实行不同程度的私有化,促进非洲区域的经济合作等措施。经济逐渐开始增长。 ——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3、拉丁美洲: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总结】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类别 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
共同原因 政治独立,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前提,
具体原因 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抓住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政治独立 拉丁美洲各国大力发展民族工业,积极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
发展成就 ①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新加坡、韩国与中国台湾、香港地区一起被称为“亚洲四小龙”。 ②沙特、科威特等海湾产油国出现了“石油繁荣”和经济起飞 ①较快发展:经济一度发展较快。1960—1975年,非洲工农业生产总值大约增长了一倍。 ②陷入困境: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③调整增长:经过调整,90年代中期经济又开始增长 ①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②大多数拉美国家属于中等收入国家。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角度 亚洲 拉丁美洲 非洲
个性挑战 一些国家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 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欠下巨额外债 发展最不平衡,到21世纪初,近一半的非洲人口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挑战 ⑴在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下,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压低农产品和原料价格,抬高工业品价格,损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⑵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边界和民族等矛盾,造成一些地区冲突和政局动荡; ⑶发展中国家自身也存在政策失误、人口过快增长、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等问题
应对策略 重新调整经济结构,健全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 通过改革,克服来自国内外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成立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共同谋求发展
思考:影响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最核心的因素是什么?
最核心影响要素: 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实质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极为不利。
探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45年到1970年间,70多个新国家从帝国崩溃中诞生。1947年,英国承认它的印度次大陆殖民地独立。不过,独立最终导致两个对立国家的出现,即印度教的印度和穆斯林的巴基斯坦,在随后几十年,它们之间爆发了三次重大战争。尼日利亚等国家的国界,是由19世纪帝国主义列强而不是根据当地居民的习惯和传统划定。对于新独立的民族国家而言,这些边界通常很不合理。1967年到1970年间,尼日利亚陷入内战。在许多前殖民地,帝国主义的强制性统治似乎被市场微妙的强制所取代,许多新独立的国家发现,它们自己在高度商业化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挣乱(机会渺茫),因为主要的工业化国家似乎掌控一切。以往的殖民政府很少花心思平衡地发展殖民地经济,往往忽略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包括教育和医疗卫生。对许多新独立的国家而言,寻找专家、资本、市场以及快速而均衡的工业化所需要的政策,是一项巨大战。
——摘编自[美]大卫·克里斯蒂安等《大历史》
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新兴独立国家存在的问题,并说明二战后新兴独立国家存在问题的原因。
问题:
地区冲突;
国内政局动荡;
边界争端;
国家经济受制于工业化强国;
基础设施落后;
缺乏工业化持续发展的条件和政策支持。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原因:
帝国主义对殖民地长期掠夺;
新兴独立国家自身民族、宗教等因素的影响;
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
未来: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任重道远
共同立场:加强合作,反对霸权主义,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对外——加强合作:
①万隆会议(亚非会议)1955年;
②不结盟运动 1961年;
③77国集团 1964年;
④推动南南合作 (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
对内——加强国家治理:
①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经济合作,努力推动国际经济秩序的改革
②切实加强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不断提升本国的综合实力。
③采取谨慎态度,逐步开放金融市场,规避金融危机的冲击。
④治理发展中国家自身问题:政策、人口、贫富、腐败。
在历史感悟中回望现实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我们应该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
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习近平
中国智慧与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
构建相互依存的共同利益观;
构建相互依存的可持续发展观;
构建相互依存的全球治理观。
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
我为发展中国家出谋划策:
①走符合自身国情的道路,加强自身的发展与进步;
②重视教育、重视科技,加强创新,提升本国的综合国力。
③加强国家治理:加强政治民主法制建设,治理国家突出的问题,
如:人口、贫富差距悬殊、贪污腐败等;
④采取谨慎态度,逐步开放金融市场,规避金融危机的冲击;
⑤加强国际合作,努力推动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⑥反对霸权主义、新殖民主义,维护和平的建设环境;
⑦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性经济合作 ……
课堂总结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问题
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
非洲民族独立风暴
拉丁美洲捍卫国家主权斗争
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
南亚——印巴分治
帝国主义在亚洲殖民体系瓦解
埃及共和国的建立
阿尔及利亚独立
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独立斗争
结果
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
“发展中国家”的概念
亚洲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问题
非洲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问题
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问题
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共同挑战
前提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