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马说》复习巩固卷(共53分)
一、文学常识填空(4分)
本文作者 ,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其散文尤为著名,有“ ”的美誉。著有《 》。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 并称“韩柳”。
二、 原文填空。(11分)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
, , ,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 , ,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6、全文的主旨句是:
7、最能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
三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4分)
(一)重点词释义(12分)
1 故虽有名马 2 骈死于槽枥之间
4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6 其真无马邪
7 其真不知马也 10 故虽有名马
11 一食或尽粟一石 12 安求其能千里也
(二)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8分)
1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2 才美不外见 ( )
3 食之不能尽其材 ( )
4 其真无马邪 ( )
(三)一词多义(4分)
1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一食或尽粟一石 ( )
2 策之不以其道 ( )
执策而临之 ( )
四、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8分)
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五、本文采用了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伯乐”喻指什么?“千里马”喻指什么?“食马者” 喻指什么?(6分)
《马说》测评卷(共18分)
阅读《马说》一文,回答下列问题。(25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 解释下列加点字。(3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2)策之不以其道
(3)食之不能尽其材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1) 才美不外见
(2)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在作者看来,伯乐和千里马哪个重要?为什么?(3分)
4、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三个不同的方面连用三个“不”字,着力突出了“食马者”的浅薄愚妄,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5、 课文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