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石 壕 吏
—品苦情,触诗心
我们曾经学过杜甫哪些诗歌?请同学们把自己记得的诗歌尝试着背诵出来。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2、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自读感知
1、结合注释读懂全文并积累字词。
2、概括文章内容(人物+事件)。
时间 傍晚
地点 石壕村
事件 有吏夜捉人
人物 吏、老妇、杜甫
“有吏夜捉人”可以换成“有吏正征兵”?
找一找全文的中心句,并用现代汉语生动形象地表达(可加语言、动作、神态等)。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两个差吏气势汹汹地闯进来:一个瘦高个儿, 满口黄牙,手里拿着一根棍子;另一个矮胖儿,挺 着个大肚子,手里持刀。此时,老妇人已吓得浑身 哆嗦,连头都不敢抬。
眼前站立着两位捉丁的差役。其中一位又高又 瘦,满脸麻子,尖嘴猴腮;另一位肥头大耳,五短三 粗,两只眼睛狡黠地眯着,在月光的映照下,仿佛就 是从地狱中奔出的两位煞星。
自品苦情
老妪之苦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痛失爱子之苦
家贫孙幼之苦
被迫应征之苦
《新唐书·兵志》的话:“开元旧例凡民二 十为兵,六十而免。”
《旧唐书·食货志上》的记载:“二十为丁, 六十为老。每岁一造计帐,三年一造户籍。”
古代兵役制度
差役之苦
面对这样一个悲苦之人、困顿之家, 文中吏的反应是什么?这个差役可能做了些什么?
怒!
(1)把你们的儿子叫出来,赶快上前线服兵 役!
(2)你们家还有什么人?都说出来!
(3)好吧,快跟我走!
背景材料
唐肃宗乾元三年春,唐军在“安史之乱”中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城镇成墟,白骨遍野。
你怎么评价这个吏的怒?
(1)工作辛劳之苦:怒中有劳累——有吏夜捉 人。(白天做了,晚上还得工作)
(2)不被理解之苦:怒中有无奈的苦痛——老 翁逾墙走。(一抓一逃,人们不理解不配合)
自悟诗心
诗人杜甫投宿到这样一个家庭,见了这样一件 事情,听了这样一段话,“我”制止了吗? “我” 说话了吗?
矛盾的身份&隐匿的诗人
为国:期盼与支持
为民:同情与悲悯
身份的复杂性让诗人“欲说还休”,在克制、客观的笔触下,展现战火纷飞的民生疾苦。
课堂小结
安史之乱山河破,烽火连天亲人隔。
石壕有吏来捉人,老翁逾墙老妇看。
一家三男赴国难,二男捐躯已为国。
可怜老妇无奈何,还得应急河阳役。
战乱频频民受苦,骨肉分离泪洗面。
1、表现差吏的横征暴敛和老妇的悲伤痛苦,对比鲜明的二个字是: 。
2、老妇口述生死,暗含凄苦无奈的语句:
。
3、表明战争给家庭带来的不幸与困苦的语句: 。
中考链接
怒、苦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课后作业
1、必做题:
背诵古诗,并预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选作题:
尝试给杜甫写一封信,写出你读完《石壕吏》的所思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