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课堂导入
思考:农民最希望实现的愿望是什么?
八年级下册精品
土地改革
2022
背讲考
八年级下册第三课
第一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课堂导入
评价目标
评价任务
中考演练
创新思维
评价目标
背讲考-八年级下册同步备课精品系列
壹
贰
叁
引导学生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开展的原因、过程、结果、意义。
通过分析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帮助学生认识到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为恢复国民经济创造了条件。
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农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翻身成了国家的主人。
面对政权不够稳固,国家最迫切的任务是什么?
巩固新生政权
国家该如何争取农民对国家的支持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评价任务一
根据课本自主学习,快速准确记忆重点问题(4分钟)要求:迅速准确记忆、同桌小组互相提问
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1950年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原因:
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②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开始时间:
3.法律依据:
4.内容:
5.具体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结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评价任务一
当时为什么进行土地改革?
悯农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造成农民这种结局的根源是什么?
封建土地所有制
土地改革前我国广大农民的生活十分贫困。这幅图所反映的正是当时四川一个农民贫苦生活的情形。身后的草棚就是他们的住处。
土地改革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分之二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②新中国成立时,占全国三亿多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农民迫切需要土地。(直接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评价任务一
《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7年10月
老解放区1.6亿人实行
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
为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0年6月30日
新解放区3.1亿人实行
分期分批的土改运动
没收一切→分给地主同样一份
1952年冬 全国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怎样进行土地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评价任务一
请看这幅图片,结合导入框的内容从中
你读到了什么?
农民拥有了自己的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此次改革主要内容是改什么?改的目的是什么?
内容:改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私有制)
目的:是为了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巩固新生政权。
土地改革的具体办法(措施)是什么呢?
分批进行;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评价任务一
为什么要废除
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就必须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让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
②农民获得土地会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会得到恢复发展,也会为接下来我国的工业化建设提供便利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评价任务一
1949年9月以前基本完成土改的地区。
1949年冬到1952年底基本完成土改地区。
1953-1958完成土改的地区。
1959年以后进行土改的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评价任务一
1、政治上: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2、经济上: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根据课本自主学习,快速准确记忆重点问题(4分钟)要求:迅速准确记忆、同桌小组互相提问
土地革的改历史意义
评价任务二
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思考:据材料分析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农民彻底解放
农村生产力大解放
为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障碍
土地革的改历史意义
评价任务二
土地改革的重大意义:
废除了 的土地制度
消灭了 阶级
成为土地的主人。
解放了农村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 积极性。
加速了 的恢复和发展,支援了 战争
封建
农民
地主
农民
生产力
农村经济
抗美援朝
确定了 土地所有制
土地革的改历史意义
评价任务二
封建
土地
所有制
产品分配
农民
土地
所有制
地主阶级
农民
地主阶级与农民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关系
地主
和农民一样参加劳动
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劳动成果
农民自己占有
劳动成果
土地归私人所有
不同点
相同点
土地
占有者
类别
名称
地主阶级
与农民关系
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有何异同
合作探究
抗美援朝战争
土地改革运动
二者几乎在同一时期开展,有什么关系?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
运动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土地改革运动的进行,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二大运动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合作探究】
土地革的改历史意义
评价任务二
(2021·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与抗美援朝战争的共同作用是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C.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D.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2021·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到1956年底,我国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
D
中考演练
(2021·四川广安·中考真题)“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为此,中央人民政府
A.在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B.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C.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2021·四川南充·中考真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B.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为国家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A
B
中考演练
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