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复习测评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峡》复习测评卷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2-27 20:5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三峡》复习测评卷(总分73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 , 。春冬之时,则 ,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一、《三峡》选自《 》,作者 , (朝代)人, 家, 家。(5分)
二、给下列生字加上准确的拼音。(5分)
阙( ) 嶂( ) 溯( ) 漱( ) 属( )
三、将文中空缺的地方补充完整。(4分)
四、词意理解
1、解释下列实词的含义。(17分)
嶂 襄 虽
沿 溯 奔
不以 湍 潭
巘 漱 良
肃 响 属
引 属引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4分)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5分)
⑴自三峡七百里中 ⑵ 自非亭午夜分
⑶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⑷ 绝巘多生怪柏
⑸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五、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0分)
⑴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⑶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⑷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⑸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六、文意理解(23分)
1、用原文填空。(14分)
⑴ 第一段总写三峡峰高谷深的险要地势。“ ”显其“高”;“ ”显其“深”。
⑵ 突出江水迅疾的句子是 , 。
⑶ 展现了一幅动静结合的山水画卷的句子是 , 。
⑷ 表现秋季凄清萧瑟是句子是 。
2、本文描写三峡的四时风光,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谈谈你的看法。(3分)
3、作者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作用是什么?(3分)
4、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作用是什么?这是什么写法?你由此想到了李白的哪首诗?(3分)
《三峡》复习巩固卷(总分15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一、文中用“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其中,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山水的赞美之情的句子是 ,
在文中写到“猿鸣”渲染了一种 的气氛。(4分)
二、文章有两句都写到水,但表达方式与侧重点不同,前者主要从侧面描写,突出了水的 ,后者主要从正面描写,突出了水的 。(2分)
三、下列加点词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略无阙处 阙:通“缺”
B 良多趣味 良:实在
C 晴初霜旦 旦:早晨
D 林寒涧肃 肃:严肃
四、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五、“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的形神兼备,试分析好在哪里?(3分)
附:参考答案
《三峡》复习巩固卷答案
一、《水经注·江水》,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二、 quē zhàng sù shù zhǔ
三、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四、1、
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上 即使
顺流而下 逆流而上 这里指奔驰的快马
不如 急流的水 深水
山峰 这里是冲荡的意思 的确 实在
这里是寂静是意思 回声 这里是连续的意思
延长 连续不断
2、 阙同“缺”空缺 转同“啭”,婉转发声
3、⑴这里有“在”的意思 ⑵ 这里是如果的意思
⑶ 断 ⑷ 极 ⑸ 消失
五、⑴ 如果不是正午,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看不见月亮。
⑵ 即使乘飞奔的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的快.。
⑶ 春冬的时候,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谭, ,映出了(山石林木)倒影。
⑷ 水清、树荣、高山、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⑸ 常常有一些高处的猿猴拉长了声音在叫,叫声连续不断,音调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六、1、⑴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⑵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⑷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2、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具特点。最后描写三峡之秋的悲凉气氛。
3、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也侧面表现了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
4、作用:烘托夏天的水涨流急。 写法:侧面描写。 想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三峡》复习测评卷答案
一、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三峡秋天的萧瑟悲凉
二、水流湍急 速度快 清幽(清澈)
三、D
四、略
五、这两句的意思是: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谭, ,映出了(山石林木)倒影。句中以“回清”写“素湍”的动态,以“倒影”写“绿潭”的静态,“素湍”见浪花之雪白,“绿潭”写潭水之清澈,向人们展现了一幅有动有静,色彩斑斓的山水画卷。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