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训练题
选择题
1.下图中的内容在新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史上的地位是 ( )
A.标志着改革开放的正式开始 B.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提供了思想基础
C.成为拨乱反正开始的标志 D.标志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完成
2.1984年,石家庄造纸厂推行承包制改革,第二个月就实现利润21万多元,超过了改革前原定的全年指标。第一年承包期满,完成利润140万元,比承包指标翻了一番。这说明 ( )
A.乡镇企业的产值迅速提高
B.经济体制改革为企业注入了活力
C.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3. 改革开放初期,有学者认为,经济特区会沦为过去的“租界”,利用外资创办中外合资企业是西方国家资本输出、经济侵略的表现。这反映出当时( )
A.经济全球化的逆转 B.对特区的认识存在分歧
C.全面开放格局形成 D.国有经济失去主导地位
4.下面曲线图数据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 )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加快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序实施
5.我国粮食生产的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提高到了1979—1984年间的4.9%。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 )
A.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B.计划经济体制的废除
C.农业机械化的实现 D.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6.1987年,“国营工业企业中,已实行厂长负责制的企业占68%;大中型国营工业企业中,实行了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占82%。”材料体现的是(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到来 B.“大跃进”高潮的掀起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
7.经济学家把以下这种现象叫作“边界堆积”。就是说,如果边界一侧是落后的地方,它就希望把更多的资源堆放在靠近发达一侧的边界旁,目的是能够接近来自发达一方溢出的好处。以下相关内容能够证明上述内容的是 ( )
A.安徽凤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在深圳建立经济特区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D.开放15个沿海城市
8.下表是某同学的历史复习提纲。据此判断,他复习的专题较为合理的是 ( )
提纲
(1)中共十五大 邓小平理论
(2)中共十六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中共十八大 科学发展观
(4)中共十九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改革后中国的社会变化 B.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完善
C.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9.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
A.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D.坚持阶级斗争为纲
10.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表明了中国政府坚持□□□□的坚定信心,极大推动中国□□□□的进程。而今所取得的成果,不仅证明了我们的信心和能力,还再次证明了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的道理。“□□□□”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
A.改革开放 B.体制改革 C.政策发展 D.自我完善
11.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在这次会议上 ( )
A.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B.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D.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
12.右图所示的是1993—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数据。图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开始实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13.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走过了100年的光辉战斗历程。此过程中,有过很多重大会议,它们是党的领导集体共同智慧的结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革命和国家建设的发展方向。中共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的共同主题是( )
A.明确概括了党的基本路线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全面建设(建成)小康社会
14.2012 年 11 月 29 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中国梦”,此后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场合,都反复阐释“中国梦”。中国梦,可以说凝聚了近代以来无数中华儿女的夙愿,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下人物为之努力的共同梦想是:①孙中山②毛泽东③邓小平④习近平 ( )
A.民族独立 B.救亡图存
C.民族复兴 D.民主革命
15.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形成了“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等模式;90年代乡镇企业开始向股份制新型企业发展,到1993年,其产值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1/3以上。这表明( )
A.非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B.掀起农业合作化的热潮
C.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 D.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16. 对邓小平的评价最贴切的是 ( )
A. 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C. 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
D.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84年,邓小平同志在深圳考察后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1992年春天,邓小平再次来到深圳,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40年来,深圳始终坚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率先实行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打破“铁饭碗”“大锅饭”,取消粮票等一切票证,敲响土地拍卖第一槌,建立第一个出口工业区、科技工业园区,出台全国首部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间科技企业的政府规章,创造了1 000多项改革的“中国第一”。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大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营商环境改革、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等一批重大改革全面开花结果。
深圳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开展境外资源开发、境外上市融资、海外研发等,推动与国际投资、贸易等规则相衔接,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 177.6亿美元,吸引近300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对外投资存量达到1 450.8亿美元,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选自2020年第12期《中国报道》徐豪《深圳之所以成为深圳》
(1)据材料,指出深圳特区得以发展的具体因素。
(2)据材料,分析深圳40年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归纳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发展的基本特点。
(3)上述材料和问题表明了我国哪一政策的具体执行?
18、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发表讲话,对中国梦的宏伟蓝图进行了深刻阐述。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下册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现中国梦的必须条件。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努力。
材料二 经过一百年的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实现了最广泛的人民民主,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创造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奇迹,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我国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整体上彻底摆脱了绝对贫困,成为世界上中等收入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长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
——节选自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谁?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
(2)依据材料概括指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和“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各是什么?实现这“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必须确保哪一政党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答案
1-5BBBDD 6-10DBDCA 11-16CDDCDD
17、(1)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肯定。
(2)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领先全国的成就。基本特点:重视科技;全力进行改革;重视国内外市场;等等。
(3)对外开放。
18、(1)必须条件: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努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实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的稳定高速发展;建立经济特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或答:勾画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持续增强。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民族独立解放。社会主义艰辛探索取得了历史性巨大进展,创造了有利的和平国际环境。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19、(1)邓小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衣着色彩艳丽,样式丰富多彩,不但能吃饱,还能吃好,房子变得更加宽敞,轿车走进千家万户等。
(2)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