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测试题
选择题
1.“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开启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征程的是 (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大
2.1979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中说:“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此时给中国人民带来“兴奋的心情”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B.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C.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全国农村普遍实行了大包干
3.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破旧立新、勇于探索和创新的历史,中国改革开放采取的关键性政策和举措几乎都是现实中的严重问题倒逼的结果,中国改革的启动最直接的动因就是旧有的体制已经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人们在生存的危机下寻求逆向突破。材料旨在表述改革开放的 ( )
A.原因 B.经过 C.结果 D.影响
4.1978年5月7日,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实行奖金和计件工资制度。此后,又恢复了稿费制度。这些措施的实施 ( )
A.标志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对突破固有体制进行了尝试
C.标志着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D.完成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
5.“1979年以来的两年半时间中,这个队就向国家交售了10万斤粮食,等于以前全队三年的粮食总产量。”材料体现了( )
A.土地革命的作用 B.包干到户的成效
C.国企改革的意义 D.新发展理念的落实
6.1983年7月,宝安县政府设立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并在《深圳特区报》上刊登招股启事:欢迎省内外国营集体单位、农村社队和个人(包括华侨、港澳同胞)投资入股……入股自愿,退股自由,保本付息,盈利分红。这表明 (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正式启动
B.非公有制经济取得合法地位
C.对外开放已迈出实质性步伐
D.经济改革在探索实践中发展
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 )
A.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D.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8.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
A.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D.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9.阅读下表,指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我国市场化指数变化统计
年份 1979 1980 1983 1985 1988 1992 2003
指数 24.9% 30% 40% 50% 60% 63.2% 73.8%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
B.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
C.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0.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 ( )
A.四项基本原则
B.科学发展观
C.“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新发展理念
11.1984年,石家庄造纸厂推行承包制改革,第二个月就实现利润21万多元,超过了改革前原定的全年指标。第一年承包期满,完成利润140万元,比承包指标翻了一番。这说明( )
A.乡镇企业的产值迅速提高 B.经济体制改革为企业注入了活
C.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1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 ( )
A. 阶级斗争 B. 文化建设
C. 政治建设 D. 经济建设
13.2013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9月,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成立。该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旨在培育我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材料现象主要说明我国 ( )
A.扩大了对外区域经济合作范围
B.经济体制改革的创新程度提高
C.将上海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
D.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14.1978年5月7日,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实行奖金和计件工资制度。此后,又恢复了稿费制度。这些措施的实施( )
A.标志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对突破固有体制进行了尝试
C.标志着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D.完成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
15,在中国近代史中有三位伟人,使中国人民“醒过来了”“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他们分别是指 ( )
A.毛泽东、邓小平、孙中山
B.李大钊、毛泽东、邓小平
C.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D.毛泽东、习近平、邓小平
16.八年级(2)班围绕“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运动和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同点”进行合作学习,经过讨论展示了如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都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B.都解决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问题
C.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都是对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17.以下从左至右所列四个城市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这格局是( )
A.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
18.“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每一个“全面”都有其重大战略意义。其中,为着力推进党的建设而采取的战略举措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19.1978年1月至11月底,出国和去香港考察的人员达529批,共3 213人。其中,经党中央批准的国家级政府经济代表团有四个。这些考察( )
A.为改革开放作了准备 B.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为深化改革打下基础 D.推动冤假错案平反工作
20.对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对联中,体现十八大以来重大成就的是( )
A.火树银花不夜天,五亿人民展欢颜
B.“九二共识”促交往,两岸关系谱新篇
C.两次回归洗国耻,“一国两制”载史册
D.伟大复兴中国梦,绿色发展新画卷
二、非选择题
21、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
乐山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大事记(部分)
1979年,在大渡河钢铁厂等单位进行扩权试点;
1982年,在国营工业中推行以利润和产值指标为主的经济承包,实行利改税;
1984年,在嘉华水泥厂等单位进行厂长(经理)负责制试点;
1985年,在全省率先探索股份制经营,并于1988年正式组建了首家规范化股份制企业——乐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1993年,四川峨眉山盐化集团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西南首家、全国第三家异地上市公司。
根据材料概括乐山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的历史作用。
22、时代呼唤改革,改革造就时代。中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40多年光辉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78年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内容越来越丰富。这种变化被不断涌现的新词汇记录了下来。
——摘编自陈建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的词汇变异》
材料二 中国经济的腾飞,既有诸多“内因”,也有经济全球化这个“外因”。40多年来,中国逐步改变了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由游离其外到积极拥抱。中国的改革开放均以重大历史事件作为起点逐步深入:一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二是邓小平南方谈话;三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四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摘编自苏格《全球化与中国的改革开放》
材料三 综合研判世界发展大势,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我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1978年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哪两个省率先开始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创办和发展对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起到了什么作用?
(2)据材料二指出,我国经济腾飞的“外因”是什么?我国对这一“外因”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我国是哪一年加入世贸组织的?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就“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3)据材料三指出,我们党对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作出了怎样的判断?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将坚持怎样的大政方针?
2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在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仅有3 500多亿元,以当年的9.6亿国人计算,平均到每人每天还不到一块钱。布票、粮票、油票、自行车票……各种生活必需品的票证是当时短缺经济的生动写实。街面上整齐划一的蓝白灰着装,更反映出人们物质生活的匮乏。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等编写《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
材料二 那时候,从国际范围来看,也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提供了有利机会:许多西方国家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产业结构正处于大调整的过程中,许多生产设备和资金闲置,市场萎缩,需要寻求出路,愿意同新中国打交道;东(南)亚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利用发达国家产业调整的机会,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加快经济发展,引起全世界的注意,被称为亚洲的“四小龙”。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四卷)
材料三 2011至2018年中美日国内生产总值柱状图
——《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经济落后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归纳改革开放的有利条件。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及主要成就。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重大意义。
答案
1-5BBABB 6-10DCDCC 11-15BDDBC 16-20BBDAD
内容:增强企业活力;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作用: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通过改革,促进了乐山经济迅速发展;实现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具有探索意义和借鉴价值。
22、(1)变化:1978年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内容越来越丰富,反映生活的一些新词出现。安徽、四川。作用:经济特区的设置有利于吸收侨资、外资和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2)“外因”:经济全球化。态度:由游离其外到积极拥抱。2001年。主张: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3)判断: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大政方针: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
23、(1)国内生产总值低;物资匮乏。
(2)国际形势趋于缓和,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为中国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3)发展趋势: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主要成就: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