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蜜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3课《飞呀飞》——《小蜜蜂》
【教材分析】
《小蜜蜂》是一首德国儿童歌曲,2/4拍,F大调的歌曲,这首歌只用了五个音写成。旋律多为三度音程的小跳,节奏简单,有规律。歌曲由三个乐句组成。儿歌简洁,易于演唱和表演。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通过“游戏”的音乐体验方式能对音乐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学生们在这个时期对节奏的感受力也较强,对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可以通过身体动作做出反应。能够从简短的音乐材料中,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形象,能用自己的形体模仿其音响和特征。本课的歌唱教学学生们已经掌握歌曲的演唱,拓展课从体态律动入手,让学生们通过听觉、动觉、视觉的结合来体验音乐的音高概念、旋律走向、节奏的组合。创设有趣的活动,进行体验式教学,更易被这阶段的学生接受。
【教学设计理念】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结合新课标的精神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表现音乐、自主探究,参与体验音乐特征,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音乐创造打下基础。让学生们学得有趣,学得愉快。注重双基在音乐审美体验中的落实,学生通过聆听、体验、感受的活动形式,循序渐进地学习,扎实地掌握歌曲,适当学习节奏及创编。
【教学目标】
1.聆听感受音乐的旋律。
2.通过聆听音乐做出相应的体态动作,能感知音乐节奏。
3.感知乐句,创编体态律动。
【教学重、难点】
1.感觉旋律在不同音区、旋律走向、节奏组合所描绘的音乐形象
2.创编体态律动。
【教学准备】
钢琴、木筷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收到了小蜜蜂家族发来的邀请函,它们要邀请我们一起来去参加快乐的小蜜蜂家族音乐会。听说,在音乐会上会有两个游戏环节,我们也要选准备好,才能去参加音乐会哦!(设计意图: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音乐游戏喜闻乐见,创设一个游戏情境能激发孩子们对本课教学的兴趣,并对参与游戏提出要求)
二、“神奇木筷”,游戏中找节奏
师:首先,我们请出音乐小助手:神奇木筷。它不仅是我们饭桌上的好帮手,也是小蜜蜂送来的乐器。我们来看看它能给我们今天的音乐课带来什么样的神奇!
师:每人分发一双筷子。请让小助手们保持安静,当小主人接到指令后,才能让它发出声响。
(设计意图:用“神奇的筷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的伊始就能吸引学生并激起他学习的兴趣。)
1.师讲解游戏:听到老师在钢琴上弹奏高音区时,请用筷子打出老师弹奏的节奏,人保持不动;当你听到老师的钢琴发出的是中、低音区时,请用脚来走动。
2.当听到高音区与中低音区同时响时,你手脚一起用上。
3.师给出低音区的的固定节奏,请生来听钢琴走动。
4..师生记出所听到的节奏
6.师在黑板上记出节奏。
(设计意图:《小蜜蜂》这首歌曲旋律简单,在学生们学会歌曲后对音高有了概念后来进行活动,学生们对歌曲有熟悉感,让他们边游戏,边将律动中用到的节奏记出来,应该不是太困难。)(16人一组)
三、找出 “美丽小花” 规律,编创舞蹈
1.按节奏再次聆听音乐,按音高来打出歌曲节奏。
2.请学生听旋律上来把小花贴上。
3.生边聆听音乐边分析歌曲可分为几个乐句,它有什么特点?
4.编创蜜蜂舞:圆圈舞、8字形舞。
(设计意图:《小蜜蜂》旋律由三个乐句组成,第一乐句和第三乐句相同,因此,在此环节设计让学生们听旋律进行舞蹈,让学生们把握音乐,用耳朵去感觉记忆对音乐节奏和旋律,并通过身体动作做出反应。)
四、参加音乐会
师:将我们刚才的游戏结合起来,请一部分的同学来用“神奇木筷”打出节奏,一部分同学来跳一跳小蜜蜂的舞蹈,让我们一起练习起来吧!
师:小蜜蜂对大家的表现赞不绝口!它们也向我们表演“神奇木筷”的同学提了更高的要求,要看看大家,除了表演节奏外,能不能把音高也表现出来!表演舞蹈的同学,能不能也还有音高地“飞舞”?
(设计意图:对学生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在不断地挑战中逐渐对丰富的音乐表现力更感兴趣。)
五、课堂小结:
师:小朋友们,你们今天的表现真是太棒了!老师希望你们象小蜜蜂一样不怕困难,团结友爱,做永远的朋友!蜜蜂的朋友们,让我们一起飞向大自然吧!
(设计意图:本课的教学设计创设富有童趣的活动,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合作伙伴参与其中。注重音乐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音乐感受、理解、表现与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