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32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32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5-19 22:1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哈32中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
考试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下册1-7单元) 适用班级:高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75分)
1.下列关于文明的产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私有制产生—社会分工的发展—阶级出现—国家形成
B.私有制产生—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阶级出现—社会分工的发展—国家形成
C.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产生—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阶级出现—国家形成
D.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出现—国家形成
2.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独立培育出的其他大陆没有的农作物是( )
A.水稻 B.粟 C.玉米 D.小麦
3.有学者指出,“希腊和印度北部都是山地,可以有效阻挡来自草原的游牧骑兵直接攻击,中国在地理上更加独立,北部有沙漠、山峰、戈壁。希腊、印度和中国是三种完全原始的文明形式,特别是中华文明,稳定发展,自成一体,较少受到中东大沙漠的影响”。这反映了(  )
A.农耕文明优于游牧文明 B.古代文明各自独立发展
C.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发展 D.历史传统影响古代社会
4.用“文明”指某个区域或人群、时代,大多因为它在生活方式、思考模式、观感上有显著的一贯性,与以外的区域、人群、时代不相同。下列项与表格中的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
文明 实行制度 文明成就
① 君主专制制度 楔形文字
② 法老 象形文字
③ 种姓制度 《摩诃婆罗多》
④ 城邦制度 神话、喜剧、悲剧
A.①古埃及文明 ②古巴比伦文明 ③古印度文明 ④古希腊文明
B.①古埃及文明 ②古巴比伦文明 ③古希腊文明 ④古印度文明
C.①古巴比伦文明 ②古埃及文明 ③古印度文明 ④古希腊文明
D.①古巴比伦文明 ②古埃及文明 ③古希腊文明 ④古印度文明
5.在世界历史上,5—15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这一时期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
特征包括(  )
①封君封臣制 ②庄园与农奴制 ③教会地位显赫 ④人民当家作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新的政治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
境,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创造了条件。这个"新的政治制度”是( )
A.总统共和制 B.议会共和制 C.君主立宪制 D.专制君主制
7.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为“扩张的时代”,主要是因为( )
A.新航路开辟,殖民时代开始 B.奥斯曼帝国四处扩张
C.美洲物种对外传播 D.中国商品运销世界
8.欧洲资本主义大致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主要的对外经济扩张方式分别是( )
A.早期殖民、资本输出、商品输出
B.早期殖民、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C.商品输出、早期殖民、资本输出
D.资本输出、早期殖民、商品输出
9.世界近代早期,欧洲人喜欢宗教题材、希腊神话、人像和风俗画等风格的绘画。中国
工匠为迎合这种喜好,生产了大量的刀马人物画瓷器,比如赵子龙长坂坡、尉迟恭大战
秦琼等。据此推断(  )
A.文艺复兴对欧洲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B.新航路开辟后,中西贸易往来频繁
C.中国当时出现了专业的工商业市镇 D.欧洲出现商业革命,市民阶层壮大
10.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在《歌集》中直言不讳地抨击教会“是黑暗的监狱,是充满欺骗的场所” 。该作品体现的核心思想是( )
A.禁欲主义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 自由主义
11.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扩展。美、俄两国分别废除了本国的奴隶制
和农奴制,其共同之处是(  )
A.由对外战争失败激化社会矛盾引起 B.都爆发了内部叛乱
C.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D.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1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 巴黎公社的成立
C.《资本论》的发表 D.十月革命的成功
13.下列对巴黎公社评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B.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公社失败的重要原因
C.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4.垄断资本家极力到全球各地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形成了国际垄断集团。代表垄断组织利益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由此可知,垄断组织的出现( )
A.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B.加速了世界的分化
C.促进民族解放运动兴起 D.促使财富高度集中
15.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的是( )
A.蒸汽机是当时最伟大的发明 B.工厂的出现
C.火车成为新的交通工具 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16.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相同点是(  )
A.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以农民战争的形式出现
C.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D.斗争都取得了伟大胜利
17.巴黎和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提议,要想世界永久和平,必须有一个新秩序,
应该通过建立维护世界和平的组织来创立新秩序。威尔逊的提议(  )
A.使美国取得了世界霸权 B.维持了持久的国际和平
C.有利于国际安全与和平 D.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18.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B.打破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成功地将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现实
C.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D.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1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苏、英等国召开了一系列国际会议,达成了若干协议,由此形成了雅尔塔体系,这一体系的实质是( )
A.维护战胜国利益,保持世界和平 B.维护反法西斯同盟,共同主宰世界
C.以实力为依据,美苏划分势力范围 D.两个阵营对立,形成争霸局面
20.为了解决国内战争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1921 年 3 月苏俄政府决定实行(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21.一战后,对欧洲大陆政治版图的重大变化产生极大影响的是( )
A.《凡尔赛和约》 B.《五国海军协定》
C.《四国公约》 D.《九国公约》
22.甘地认为:“暴力不合作只能增加邪恶,既然邪恶只能靠暴力来维持,那么对邪恶不予支持,就需要完全戒除暴力。非暴力的含义,就是指为了不与邪恶合作而自愿服刑受罚。”甘地的思想被称作( )
A.以暴制暴思想 B.非暴力不合作思想
C.门罗主义 D.杜鲁门主义
23.1942年1月,美、苏、中、英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这标志着( )
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B.联合国成立
C.第二次世界大战出现转折
D.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2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 )
A.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B.区域化趋势的扩大
C.单极世界格局的出现
D.多极化趋势的增强
25.图片是1945年雅尔塔会议后英国漫画家绘制的漫画《TAKE ME IN,MISTER? 》(带我进去吧,先生?)该漫画意在揭示雅尔塔会议(  )
A.凸显了大国主导地位 B.激化了盟国内部矛盾
C.加速了美苏利益冲突 D.违背了世界和平潮流
二、非选择题(共25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0年前后,所有的工业都受到科学的影响。……大量生产的两种主要方法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第一种方法是制造标准的、可互换的零件,然后以少量的手工劳动把这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单位……第二种方法出现于20世纪初,是设计出装配线……在美国,农业机械的发明也得到了促进……与这些新机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县,它们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成品、也提供农业成品的世界市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资本主义国家将资本输出作为金融资本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从而加速了资本的跨国流动,发展起国际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形成世界性的金融资本体系。
—刘金源等《全球化进程中的反全球化运动》
材料三 在金字塔顶端的是少数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其底端是处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广大亚非拉美落后国家。这时,世界上形成了两大类国家;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
—千枝松《科技革命与国际分工》
(1)依据材料一说明19世纪晚期,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及流通方面有怎样的进步 (8分)
(2)依据材料二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促进世界市场发展方面有什么新进展 (2分)
(3)依据材料三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怎样的国际分工 (2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造成了巨大损失,参战双方死亡人数大约900万,其中德国、法国、俄国、奥匈帝国均超过100万。从战争后期到战后,欧洲社会充满了反战、厌战的情绪,战前受到打压的和平运动重新高涨起来。大多数参战国都有很多人罢工、拒服兵役甚至发生士兵哗变。俄国、德国、奥匈帝国等国的士兵和平民则将愤怒洒向给他们带来战争的政府和制度,革命成了很多人的选择。战后和平运动影响日益扩大……
——摘编自徐蓝《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欧美和平运动的发展》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成了对欧洲全球霸权的破坏,比起先前的霍亨索伦王室和哈布斯堡王室,纳粹和日本军国主义者对欧洲和亚洲旧秩序的破坏要大得多。德国人侵占了整个欧洲大陆,日本人则侵占了整个东亚和东南亚。但是,这两个帝国都是短命的。它们到1945年已不复存在,留下了两大包括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价值的地区在内的权力真空。同任何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差不多,这两大权力真空的存在导致了冷战的爆发,使各交战国不能在1945年之后立即形成全面的和解。战后20年内,欧洲诸幅员辽阔的帝国几乎全部消失。因此,战后不久全球两大著名的发展便是殖民地革命和冷战。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世界通史(下)》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战后期及战后初期欧洲和平主义思想兴起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的帝国主义国际新秩序。(8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的影响。(5分)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C C A C A B B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A D A D C C D C B
21 22 23 24 25
A B A A A
26.(1)进步:工业生产的方法有重大改进;农业机械的发明有相当进展;发明了新交通工具;形成了世界市场。
(2)进展:资本输出规模扩大,由此形成世界资本和金融体系。
(3)分工: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工业制成品市场,广大的亚非拉美落后国家成为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供应地。
27.(1)原因:一战造成了巨大损失;社会反战、厌战情绪高涨;战前和平主义的影响。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 给世界和人类带来了灾难;削弱了欧洲的势力和霸权;改变了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造成两个权力真空;导致冷战爆发;广大亚非拉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掀起民族解放运动,大量国家获得民族独立,欧洲殖民体系崩溃(殖民地革命爆发)等。
(
出题人:
高一备课组
审题人:
高一备课组
)
第 2 页 共 2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