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挑山工》教学反思
《挑山工》是一篇散文,记叙了作者冯骥才登泰山时从一位挑山工身上受到启发的事情。课文夹叙夹议,通过自己的见闻和与挑山工的对话说明了干什么事都应该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道理。课文篇幅相对较长,又是一篇说理性文章,课堂上我重点解决三个问题:
(1)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他为什么这样登山?
(2)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为什么他们花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
(3)“我”为什么需要这幅画?
这些问题既是教学的难点又是教学的重点。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方式有:
1.结合上下文边读边想,理解句子的意思;
2.采用分小组讨论,互相启发,然后在全班交流;
3.范读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样避免了逐段讲读、条分缕析的支解式教学方式,节省了很多时间。事实表明,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不错的,学习情绪也很好。
理解课文的整个过程中学生紧紧抓住“作者要表达什么?”进行理解,理解深刻叙述理由也很有条理。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当别人的理解对自己有所启示时,同样会毫不迟疑地举手补充。因为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认真思考,使得大家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比较明晰。在最后总结概括时学生用词准确无误,整个学习的过程非常完整。
把课堂上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这种精神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想到自己的学习需要这种心中有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精神,还想到很多成功人士就因为具有这种精神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例如:邓亚萍、杨震宁、爱迪生、居里夫人等。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些人的尊敬,也真切地了解到这种精神的重要性。我的小结对这节课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本节课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课堂上给学生创造的学习氛围不够轻松,让学生学得不够放松,课堂上有些拘谨。
2.课堂上让学生读的时间不够,展示读的机会比较少,并且朗读形式也比较单调,只注重齐读,没有读充分。
3.课堂教学有些流于形式,教案思想太过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