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有余数的除法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西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有余数的除法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5-20 15:45: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西师版二年级下册五单元《有余数的除法》71页。
教学目标:
在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会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通过自主探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合作意识及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具学具:、小棒、圆片、点子图等。
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激发兴趣。
猜手指游戏
师:孩子们,喜欢玩游戏吗?(喜欢)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玩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你数我猜”。待会儿啊,我喊开始时,请孩子们拿出一只手,像老师这样:1、2、3、4、5、每次都从大拇指开始,重复数这几根手指,我喊停就停。然后告诉我你数到哪个数,我就能猜出你最后停在哪个手指上。明白了吗?
准备,开始。
师:停。让老师猜猜你数到哪根手指上了!
激趣谈话
黄老师厉害吧?神奇吧?你想和老师一样厉害吗?(想)嗯,学完了这节课,你也可以变得这么厉害!想试试吗 好,那我们开始上课吧!
(设计意图:此游戏为一为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二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欲望,也为新课的教学埋下伏笔。)
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揭示课题,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1)、师:黄老师第一次给孩子们上课,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请看——10支铅笔。我想把这些礼物分给孩子们,如果每人分5支,最多可以分给几个人呢?
生:2
师:怎么列式?
生:10÷5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师:你为什么用除法?板书除法。
生:因为每人都是分5支是平均分,所以用除法。
因为每人分5支,就是看10里面有几个5,所以用除法。
师:答案是(2)用那一句乘法口诀算的?(二五一十)
把10支铅笔分给两个孩子
师:分完了吗?(分完了,没有剩余)
师:(10支铅笔,每人分5支,可以分给2人,没有剩余。)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分铅笔让孩子回忆旧知,也是为接下来的新知铺垫。)
师:看孩子们表现这么棒,我多准备了些礼物。看
(2)、我有17支铅笔,如果还是每人分5支,最多可以分给几个人,还剩几枝?
师:谁还会列式?(17÷5)
师:那可以分给几个人,还剩几枝呢?
生:3人,还剩2支。
师:真是个勇敢的孩子,那到底他说得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老师课前给孩子们准备的学具袋里有小棒、珠子、点子图等,我们以四人为一个小组,选择一个你们喜欢的学具来代替17支铅笔分一分,画一画。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好!
(设计意图:一是用不同的学具让孩子们分一分,不局限孩子思维,有自主选择权,二是通过实际动手操作让孩子们明白所得的答案是3人剩2支。三是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及动手能力。)
(3)、汇报交流
师:分好了吗?我发现好多孩子习惯真好,用完了学具马上就收拾好啦!
老师请两个用不同学具的孩子来说一说你们小组选用的是什么学具,分的结果又是多少。
(指名用不同的学具分一分)边摆边讲。
生:我们是用小棒摆的,结果可以分给3个人,还剩2支铅笔。你能分给我们看看吗?
生:我们小组是用圆片摆的,结果还是可以分给3人,还剩2支。
师:还有用的不同学具的吗?谁愿意来说说。
师: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我们用不同的学具,不同的操作都得到同一个结果,那就是可以分给3人,还剩2支。幻灯显示答案。那剩下的2支为什么不再分了呢? 生:(不够再分给1个人了)
师: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这个答案和刚刚那个孩子的一样吗?
师:采访你是怎么算出答案的?
(4)、试写算式,揭示课题。
那你能把这个答案补充在这个算式上吗?试一试。
学生展示(指名排队展示不同写法)
师:你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1:17÷5=3人还剩2支
生2:17÷5=3(人)……2(支)
师:比较两种写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既然大家都喜欢这一种,我们就统一写法,这也是我们数学上简洁美的一种体现。请不是这样写的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写一写。)师生一起板书算式
师:这个式子和前面的这个算式有什么不同?那这个2你能给它取个名字吗?(板书余数)
师指出:像这种平均分后还有剩余,这剩下的又不够再分一份的数,我们把它叫余数。而这个算式就是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还藏着很多秘密,接下来我和孩子们继续研究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师:这个余数表示什么意思?17呢?3呢 5呢?板书除数。
师:你会读这个算式吗?
(设计意图:此环节先让孩子们试写算式,使每一个孩子都经历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的产生过程,体会学习的成就感。)
操作、观察发现,揭示除数和余数的关系
师:刚才我们用17支铅笔每人分5支,可以分3人,还余2支。那如果我们分的铅笔不是17支,是18支、19支、12支、11支又或者任意一个数,还是每人分5支的话,余数还会是2吗?还可能是几呢?(还可能是3,4…)
师:到底是不是呢?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不能随我们任意猜测。让我们再来验证一下吧。
这儿有一箱铅笔,还是每人分5支。你选一个你喜欢的数,再从你自己的学具中数出相应的学具来代替铅笔分一分。并把分的结果填在题单上。
出示题单
我拿( )支铅笔,每人分5支,最多可以分给( )个人,还剩( )支。算式是( )
提醒孩子收拾学具。
现在能回答老师的问题了吗?有余数是2的吗?举手板书余数是2的算式。对比两个算式
师:为什么分的支数不同,他们的余数却都是2呢?
(学生分,教师巡视,再指名展示,排队展示,教师板书。并问还有相同的余数的吗?)
11÷5=2(人)……1(支)
18÷5=3(人)……3(支)
19÷5=3(人)……4(支)
……
师: 余数是5的请举手,哎,奇怪了。为什么余数是5的一个也没有呢?难道余数不可以是5吗 为什么?
生:因为如果余数是5的话,就又可以分给一个人了。
师:余数可以是6,7吗?
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对,如果余数是5,或比5大,那就还可以分给一个人。所以余下的铅笔只能比5小。
师:那如果每人分7支呢?那最后可能剩下几支呢?为什么?
幻灯展示□÷7=□……□
也就是说当一个数除以7,得到的余数只能比7小。那要是除数是8呢?
师:由此可见,余数的大小受到谁的限制?(除数)
你还能用一句话来表示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吗?
揭示: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齐读2遍。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让每个孩子都亲自经历分学具的过程,在动手操作中及比较中直观理解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小于除数的特点,并在写算式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写法。让学生经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
3.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懂了什么?你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吗?
巩固练习
课堂活动72页。(分一分,填一填)
我是小法官
(1)、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要比商小。 ( )
(2)、在□÷3=□……□中,余数可能是4. ( )
(3)、在□÷6=□……□中,余数不可能是9.( )
(4)、24÷3=7……3 ( )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及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拓展应用。(继续课前游戏)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现在你知道老师是怎样猜出你们写的数的了吧?老师就是利用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有余数除法的知识算出来的。现在你会玩了吗 试试。
(设计意图:通过回到课前游戏,与课前首尾呼应,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应用,并在游戏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及奥妙!)
课堂小结
师:孩子们,你们玩得开心吗?在玩得过程中你到底有什么收获呢?谁愿意来分享一下?孩子们真棒!学到了这么多的知识!其实呀,数学是一门神奇的学科,只要我们坚持学习、勤于动脑,敢于探索,我们就会发现更多生活中的奥秘!
(设计意图:对全课的知识点进行一次梳理,让学生谈谈收获,使所学知识得到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