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数(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西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数”。
教材分析:教材将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作为教学重点;非常注重在具体的操作中感受“千”“万”的具体含义;通过设计有趣的活动理解“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教材仍然将认识“计数单位”作为重点,
学情分析:很多学生在认识“千”“万”两个计数单位之前,已经会熟练地一百一百数到一千,一千一千数到一万,看似已经认识了计数单位,掌握了“满十进一”的计数规则。但我发现,学生并不能很好地对结果作出解释。学生受“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的迁移会自然推导出10个百是一千、10个千是一万。受 “9的后面是10,99的后面是100”的迁移,也很容易推导出“999的后面是一千”。 然而这些推论仅限于口头推论,学生对于“一、十、百、千”多个计数单位的联动关系缺乏整体认识,对于数的“位值”感非常欠缺。学生虽然知道“满十进一”的计数规则,但对“满十进一”在数数中的认识是脱离各个数的具体数位来认识的,到底是如何进位,向哪里进位还是很模糊的。
教学目标:
1.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和体验计数单位“千”“万”产生的意义与价值,理解计数单位“一、十、百、千、万”之间的10进关系,建立一千、一万的直观表象。
2. 经历从工具计数到符号计数的发展过程,体会位值制与十进制计数法的优越性。
3. 结合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建立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之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位值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早就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反应特别快,老师想来见证一下。下面我们玩个“数字接龙”小游戏。老师报一个数,请你快速说出接下去的一个数。5、9、19、39、59、99
1、 认识计数单位“千”、“万”,并理解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一)从凌乱到有序,经历“千”的计数单位的产生过程。
师:刚才在数字接龙时,我们数到了100,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比100大的数。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数一数比一百大的数。
出示一对散乱的正方体。
师:你能快速数出这儿有几个小方块吗?
学生纷纷表示排列太乱,数不出。
师:老师排得太乱了,所以难数。你希望王老师怎么排?
生:十个十个排成一排。
随着学生一边数1、2、3、4···10,课件演示把10个一排成一排(一个十)的过程。课件显示把小正方体全部十个十个排的图片(凌乱排了很多个十)。学生表示依然很难数。
师:那你还希望王老师怎么排?
生:一百一百排。
随着学生一边数10、20、30、40···100,课件演示把10个十排成一排(一个百)的过程。
师:现在你能数出一共有多少个方块吗?
生:一百、二百、三百·····一千。
师:回顾咱们刚才数小方块的过程,一开始一个一个摆,发现不好数;于是我们把10个一排成十,十个十个数,还是不好数;我们又把10个十排成一百,把10个百合在一起就是一千。
(二)从“千”迁移到“万”,经历计数单位“万”的产生过程。
师:小朋友猜测一下,10个一千是多少?
教师出示10个一千,学生一千一千数出一万。
师:像一、十、百、千、万这些用来数数的单位,在数学上叫做计数单位。
二、在多种方式表征数的过程中,理解数的组成及数的位值制。
1、用方块模型表征数。
(1)在计数单位的选择中,感受用不同计数单位表示数的优越。
师:在生活中有很多像一千、一万这么大的数。
课件出示人民大会堂的万人座位图、一千个字的图片。
师:如果再让你用方块表示这一千个字,你会选择哪种计数单位的方块?
生:一千
师:为什么你不选择别的计数单位。
生:太麻烦。
师:如果用一百的方块模型表示,需要几个?一十呢?一个呢?
学生在数一数中,认识到一千里面有10个百、100个十、1000个一。
师:看来,在表示数的时候,选择合适的计数单位表示数,确实要方便很多。
(2)我们的数学书有103页。你会选择怎样的计数单位来表示呢?
生:1个百,3个一。
(3)我们学校有2453人,你又会怎么表示?
生:2个千、4个百、5个十、3个一。
2、用石头表征数。
师:像咱们刚才这样用不同的计数单位表示数的方法,早在两千多年前,咱们的古人就已经在用了。古人在放羊的时候用石子来代替羊的只数,一只羊用一个小石头表示,10只羊用一个大一点儿的石子;那么100只羊、1000只羊、10000只呢?
师:如果给这些石头取个名字,这些石头就相当于我们的计数单位中的哪一个呢?
学生分别按石头的大小,从小到大,依次取名一、十、百、千、万。
师:咱们也当一回古人,用古人的方法表示一下我们学校的人数2453。
3、用计数器表征数。
师:刚才,咱们用这些不同的计数单位表示了我们二年级的人数,如果我还想用这种方法表示全衢州、甚至全国的人数,小朋友们想象一下,你感觉怎么样?
学生纷纷觉得太麻烦。
师:我们的古人很聪明,他们创造了一种不用靠“方块的多少”或“石头的大小”来区别这些计数单位的方法,而是用不同的位置来区别。把同样大小的石子放在不同的位置上,规定从右边数起的第一位上的石头表示一个一,是个位;第二位表示一个十,是十位;第三位表示一个百,是百位;第四位表示一个千是千位。第五位表示一个万,是万位。这样就有了计数器和数位。
师:你能用计数器表示出2453吗?
学生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拨出2453。
4、在求同存异的比较中中理解万以内数的含义。
师:仔细观察这3种表示方法,虽然用的东西不一样,可是为什么他们都可以表示2453?
生:因为他们都有2个千、4个百、5个十、3个一。
师小结:是呀,用计数器表示数,同样一个小小的珠子,只要放在不同的位置上,就可以表示不同的计数单位
师: 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生:喜欢计数器,因为又方便又快。
师:既然计数器这么好,那我们就用计数器来表示一下这些物体的数量。
在计数器上表示出钱、糖果、方块模型的数量。
汇报展示:
(1)1000元钱。 比较:在计数器上拨出“10个百”和“1个千”这两种方法。引导学生得出当百位满十时,我们要向前面一位进一,这就是咱们说的“满十进一”。
(2)213颗糖。 重点提问:十位上的“1”是怎么看出来的。
(3)555个方块。问:三个数位上都是5颗,可是这5颗珠子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师:同样是5颗珠子,可是表示的意义却不一样,你们觉得是什么在发挥作用?
师小结:同样的珠子在不同的数位上,所表示的意义就不一样,看来把珠子拨在计数器上的哪一个数位上很重要。
2、 在数数中,理解数的位值制,并突破“拐角数数”的难点。
(一)分别尝试一个一个、一十一十、一百一百数数,感悟“一次进位”数的方法。
1、一个一个数出555后面的6个数。
问:555的方块模型中再加上一个一,这个“1”应该拨在计数器的什么位上?再来一个呢?你能一个一个接着往下数吗?
重点提问:559再加一个是多少?你是怎么数出来的?在计数器上拨给大家看。
学生在拨的过程中,重点提问:哪里满10了?向哪里进一?引导学生总结出: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
2、小组合作:“一十一十”、“一百一百”数出555后面的6个数。
汇报展示。
重点提问:595再加一个十,在计数器上是怎么拨的?
955再加一个百,在计数器上是怎么拨的?
引导学生总结出: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百位满十向千位进一,千位满十向万位进一。
595再数10个是多少?课件演示,如果再来10个,十位上就满10个,十位满十要向哪一位进一?
(二)创造性数数中,主动运用各种数数方法。
1、从7777数到10000
师:看来,555已经难不住你们了。王老师再来个更大的数:从7777一直数到10000?怎么数会更快一点呢?拿出你的计数器试试看。
汇报展示:
预设一:先一个一个数,数到7780,再十个十个数到7800,然后一百一百数到8000,最后一千一千数到一万。
预设二:先一千一千数到9777,再一百一百数到9977,然后一十一十数到9990,最后一个一个数到一万。
2、比较一次进位与连续进位的区别
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探讨:9999再加一个,是加在个位上。为什么会在万位进一?
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明确一次进位和连续进位数的区别。
四、拓展练习。
师:数了这么久,小朋友们也累了。下面我们来个“摆数大比拼”游戏。
把6个珠子,任意放在计数器上,你能用他们表示出什么数?在你的计数器上试一试。
汇报展示。
师:怎么摆,才能得到一个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呢?
生:把6个珠子摆在万位上,就是最大的,因为万位最大。
生:把6个珠子摆在个位上,最小。因为个位最小。
师:如果四个位置都要摆,怎么摆最小?怎么摆最大?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把珠子放的计数单位越大,这个数就越大,珠子所放的计数单位越小,这个数就越小。
5、 总结延伸。
师:回顾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师:你们估计还有没有更大的计数单位?猜测和万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在计数器上可能排在哪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