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文档属性

名称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3-04-12 10:2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课题
第二章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上课班级
初二X班
上课时间
40分钟
课的类型
新知识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噪声的定义;
2、了解噪声的来源
3、知道噪声的危害及如何控制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生活噪声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2、经历观察噪声、乐音波形图,能从中分析,提高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噪声的危害;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营造无噪声环境
3、懂得保护自己的听力。
教学重点
噪声的危害及其控制
教学难点
噪声的定义
教学用具
投影仪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
评价方法
观察和记录学生在学习活动、讨论等方面表现。教师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
教学
环节
教学
内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新课引入
上课前先给同学们讲一个小故事,故事发生在1964年的美国俄亥荷马城,当时美国空军的一架喷气式在做超音速飞行实验时,在飞机的轰鸣声中,附近农场的10000只鸡有6000只死亡,注意喷气式飞机产生的声音非常大。
同学们知道这些鸡死亡的原因吗?
没错!这些鸡确实是被吵死的。可想这声音得多大啊!
如果有同学家是住在公路边或商场旁边,会不会感觉很吵呢?
你们知道这类声音称为什么吗?
很好,这节课将具体学习噪声的概念以及危害、如何控制
认真听、
瘟疫、声音吵死的
认真听 、惊讶
会,使人很烦
噪声
认真
小故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进入这节课的学习。
新课教学
1、
噪声的定义

前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节课要学的噪声也属于声音的一种,噪声是怎样产生的呢?
它是否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下面来观察2个波形图,甲图是之前学的乐音的波形图,图乙是铁钉刮玻璃产生的噪声的波形。比较两者不同之处!


同学们观察仔细入微,铁钉刮玻璃时产生噪声的波形图是很不规则的。这反映了这种声音的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产生的,现把噪声下定义:
在物理学上,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运动时发出的声音。

同学们是否有过这种情况,安静的自习课上,突然两位同学在低声讨论,以致你无法专心学习,感到烦躁;或是晚上11点,你已经睡下,可楼上还在大声歌唱。这时的讨论声、唱歌声是否属于噪声啊?
确实,这些也属于噪声,现在我们就从声音是否妨碍人们学习、工作等的角度定义噪声。
从环保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了人们工作、学习、。正常休息,以及对我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都属于噪声

思考
也是振动产生的
集中注意
交流、讨论
甲图漂亮、规则
乙图很乱、不规则

属于,这些声音都令人烦躁
领悟
通过与旧知识对比,使新旧知识的结构更紧密。用对比法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比较
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到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新课教学
2、噪声的来源
3、噪声的危害
那么从环保这个角度看,我们生活中的噪声多吗?
试举例说明。
是的生活中噪声的来源非常多,可以将其归纳为四大类:交通噪声、生活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
声音是有大小之分的,现在我们引入一个新的单位“分贝”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分贝的符号是“dB”。
那么分贝究竟是一个多大的单位呢?
请看以下数据:0分贝是刚刚能听到的声音;30-40分贝是比较安静的环境;70分贝会干扰谈话,使人烦躁;90分贝会使人产生头疼、高血压等疾病;达到150分贝会使鼓膜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从数据可以看到声音越大的话,越不利于我们的健康。生活中如此多的噪声,这些噪声轻则使人烦躁,重则使人丧失听力。那我们得想办法控制它呀!
那么如何控制噪声呢?解铃还须系铃人,从声音产生到引起听觉有哪几个阶段? 如果这其中一个阶段断开,那声音最终就不能引起听觉了。
思考
许多
教室外工地施工声音、图书馆谈话声、公路上的鸣笛声、市场上的吵杂声……
好奇

认真听
惊讶
认同!
思考
声源振动
介质的传播
鼓膜的振动
列举数据的方式更有说服力,使学生对这物理量有具体的体会。
逐步引导学生,使其意识到噪声的危害性,提高环保意识。
新课教学
举个例子,深夜了,你都已经睡觉了,邻居还唱K,那你用什么办法可以控制或减弱这噪声,使自己能安然入睡呢?

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好,我们逐一分析一下,叫邻居不要再唱了,这方法是可行的。它属于在哪一个阶段控制噪声?
很好!也就是说在声源处减弱。
关紧窗户这方法也是可行的,它是属于?
用耳罩盖住耳朵这方法是从?
很好,那么这就是从人耳处减弱噪声。

大家还可以举出生活中一些控制噪声的例子吗?并分析这是属于控制噪声的哪一类?

非常棒!同学们把噪声的控制这一点掌握得非常好!

关好窗户
用耳罩盖住耳朵
叫邻居不要唱了
……
第一阶段,属于防止噪声的产生
第二阶段,是阻断噪声的传播
第三阶段,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工厂中工人戴耳罩,是从人耳处减弱;
高速公路旁的隔音板,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
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
逐步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
引导其将物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
经常鼓励学生,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及信心!
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


噪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生活,甚至把噪声称为“隐形杀手”。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听力,同时也少给别人制造噪声。
那么要做到这点,生活、学习中我们应该怎么做?
同学们对这节课学习得很认真呐。没错,我们应该这么做!
自习课不讲话,课后不大声喧哗,
宿舍睡觉时间不说话,也把音乐关掉
夜深了,把电视机声音调低。
……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并回答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




1、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采取下面的哪些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A、老师讲话声音大点
B、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C、在教室周围植树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2、从环保角度上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提琴的声音悦耳动听,给人们以享受,但有时也会成为噪声
B、乐器发出的声音,响度大的是噪声,响度小的是乐音
C、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则的,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D、录音机放出来的音乐一定是乐音
A、C是有效、合理的
B、有效,但不合理 C、在教室周围植树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是无效的
A、C是正确的。
B、不是以响度的大小来界定是否为噪声。
D、不一定,有可能是噪声。
评价反馈不但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情况,而且还可以让教师掌握和反思教学情况,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


调查一下校园或你家周围有什么样的噪声,应该采取什么控制措施?与班上同学交流,看看谁的方法更好!
2、许多大城市禁止燃放鞭炮,过节燃放鞭炮是我国传统。从环保以及喜庆的角度,写下你对此事的看法,并根据所学知识,提出更合理的建议。
作业是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的重要工具,这两道题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作业过程中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第二章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噪声的定义
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产生的声音。
2、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了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都属于噪声。
二、噪声的来源
三、噪声的危害
四、噪声的控制
①声源振动产生声音 → ②介质的传播 → ③鼓膜的振动
↓ ↓ ↓
防止噪声产生 阻断噪声传播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 ↓ ↓
在声源处减弱 在传播过程减弱 在人耳处减弱
通过提纲式的板书将所学的内容精要地浓缩在黑板上,有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了学习的进行程序和思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