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二单元《十六分音符》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二单元《十六分音符》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5-19 21:3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十六分音符》教学课例
【教学理念】
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应该是充满趣味性的,要避免枯燥无味的教授方式。本节课通过好朋友XXXX(tilitili)与学生玩游戏的方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运用柯达伊教学法按照动觉、听觉和视觉意识阶段的学习顺序,巧用节奏棒辅助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体验节拍节奏、学习十六分音符。结合奥尔夫声势教学法,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教材分析】
本课“知识与技能”围绕(XXXX)的节奏而设计,借助生活中的走和跑,运用已有的知识,用人形图谱一个“走”(X)对应一个“跑跑”(XX),逐步过渡到一个“快跑快跑”(XXXX)对应,让学生循序渐进发现、认识、表现、掌握(XXXX)的节奏,为学生进入三年级学习十六分音符的概念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但是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经过一年半的学习,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音乐常识,学习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积累了部分歌曲,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认识XXXX,体验节奏学习的快乐。
2、过程与方法:运用柯达伊教学法,使用节奏音节识读XXXX,通过多种游戏实践活动模仿、体验XXXX节奏。
3、知识与技能:能用念、拍和律动等形式体验十六分音符,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XXXX节奏
【教学难点】
能用念、拍和敲击等形式体验XXXX节奏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小堂鼓、节奏棒、音符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区分,导入XXXX
(一)听旋律,猜歌名。区分四分音符X、八分音符XX、十六分音符XXXX。
1、《闪烁的小星星》体验四分音符X。
教师用口风琴吹奏旋律,学生仔细聆听,说出歌名,并随教师边唱边拍打节奏。
2、《其多列》体验四分音符X和八分音符XX。
学生聆听口风琴旋律,说出歌名,边唱边拍打节奏。复习体验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节奏。
3、《彝家娃娃真幸福》体验十六分音符XXXX。
聆听歌曲,用拍手体验十六分音符XXXX。
(二)认识XXXX
出示课题,教师介绍好朋友XXXX(tilitili)。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关注好朋友XXXX,初步感受、认识十六分音符XXXX节奏。
二、多种体验,感受XXXX
(一)体验XXXX平均的特点。
1、教师示范敲击节奏棒与好朋友XXXX(tilitili)聊天。学生初步感受XXXX平均的特点。
2、教师示范,学生对比体验XXXX平均的特点。
3、学生分组合作,进一步体验XXXX平均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操作,引导学生用节奏棒感受、模仿、对比体验XXXX平均的特点,小组合作体验培养学生仔细聆听,为下面师生合作环节做铺垫。
(二)体验XXXX的时值。
1、师生体验小堂鼓与节奏棒合作游戏。
A、教师用鼓持续敲击四分音符X节奏,学生用节奏棒敲击十六分音符XXXX节奏。接下来学生持续敲击十六分音符XXXX节奏,教师敲击八分音符XX节奏。
B、教师敲击XXXX节奏,让学生敲击体验X节奏和八分音符XX节奏。
小结。
四分音符一拍一个音,八分音符一拍两个音,十六分音符一拍四个音。
【设计意图】采用游戏合作营造多声部的效果,让学生在敲击节奏棒的过程中学会聆听其他声部节奏,体验XXXX的时值。学生在合作游戏中潜移默化感受音符的时值特点。
(三)在旋律中体验XXXX
1、聆听音乐,观察歌谱,找出好朋友XXXX藏在哪些音符里面。
2、聆听歌曲旋律,当XXXX再次出现时用拍手的方式欢迎它。
3、出示彝家娃娃道具,跟XXXX玩接龙游戏。
(四)在歌词中体验XXXX
教师范唱,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运用已学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通过聆听、观察、模唱、律动等多种形式,借助节奏棒,让学生在熟悉的歌曲中感受、体验十六分音符XXXX的节奏。分组合作、师生合作,为学生营造多声部的氛围,循序渐进解决难点。
三、歌曲回顾,听辨XXXX
宝箱游戏,寻找躲藏在已学歌曲《唢呐配喇叭》《两只老虎》《一对好朋友》中的XXXX。
(一)《唢呐配喇叭》
1、引导学生聆听钢琴旋律,细心观察歌谱,找出XXXX。
2、用起立的动作表示XXXX。
(二)《两只老虎》
1、引导学生聆听钢琴旋律,找出XXXX。
2、用掌声欢迎XXXX。
(三)《一对好朋友》
1、引导学生聆听钢琴旋律,找出XXXX。
2、用掌声欢迎XXXX。
3、用节奏棒欢迎XXXX。
4、同桌合作表现XXXX。
【设计意图】通过听、拍、敲的方式,引导学生在XXXX出现的地方做不同的反应,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四、拓展延伸,运用XXXX
(一)巩固XXXX
1、出示微课,巩固对比十六分音符XXXX与其他音符。
2、教师示范节奏创编。
3、小组讨论创作与分享。
A、节奏组合游戏。小组合作为音符安排房间,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
B、教师用学生创作的节奏钢琴即兴弹奏旋律。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节奏的创编活动,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再度对比体验XXXX,小组展示活动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五、结合生活,反馈XXXX
1.出示教师钢琴弹奏自己改编的《闪烁的小星星》视频,学生边唱歌曲,边用节奏棒对比体验十六分音符XXXX。
2、教师用《木瓜地》旋律即兴演唱带有XXXX节奏的象声词歌曲。学生寻找生活中出现的跟XXXX有关的象声词,用同样的方式即兴演唱。教师及时鼓励、评价。
3、学生小结收获,随音乐出教室,与其他好朋友分享收获。
【设计意图】首尾呼应,学以致用,关注生活的音乐元素,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的即兴创编能力,进一步感知体验十六分音符XXXX的特点。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思路清晰,运用柯达伊教学法、奥尔夫声势教学,让学生在轻快的节奏敲击声中感受、模仿和体验节奏,通过多种游戏活动的有效开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足之处是体验音符时值的游戏环节时间没有给足,可以给多点时间体验。还有学生创作时可以鼓励他们大胆尝试新的方式展示成果,这点有待改进。这节课总体上达到了课前的预设效果,课堂学习能按照教学目标的设定进行,学生的学习状态积极,小组创作环节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