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马嘎尔尼将见到一个怎样的中国?
英王乔治三世
乾隆皇帝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内容要点
通过对军机处的设置、文化专制措施的学习,认识君主专制在清朝的极端强化;闭关锁国政策的确立。
思考点
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利与弊;
闭关锁国政策实施与中国近代危机的出现有何关系?
第一目:君权巅峰
第二目:文化专制
第三目:矛盾重重
第四目:闭关锁国
CONTENTS
目 录
01
君权巅峰
军机处的设立
清初中央政权机构演变
清前期满族宗王、八旗、贝勒等上层贵族参与处理国政的制度。又称“国议”,它创建于皇太极(公元1637年),撤销于乾隆(公元1791年),共存在过155年。
受限
清初中央政权机构演变
内 廷
前 朝
少时读书之所
南书房
加强
康熙
清初中央政权机构演变
内 廷
前 朝
视频里提到的办事机构叫什么?由哪位帝王设立?
军机处
雍正
强化
简
速
密
特点
万事万言不如一默!
——张廷玉(军机大臣)
作用
影响
清初中央政权机构演变
顶峰
清朝中央政权机构演变
古代中国君主专制的建立与强化
01
【秦】
02
【汉】
03
【隋唐】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00
【先秦】
焚书坑儒
推行 科举制
确立
完善
巩固
古代中国君主专制的建立与强化
04
【北宋】
05
【元】
06
【明】
重文轻武
增加科举录取名额
八股取士
加强
发展
强化
顶峰
思想?
02
文化专制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康熙
雍正
12次
17次
130次
目的
时期
含义
(
)
文字狱
查嗣庭在江南主持科举时,出了一道考题:“维民所止”
危害
特点
①对社会
②对思想和文化
中西
你对乾隆时期,《四库全书》的诞生怎么看?
规模超过前代,确实是盛世所为,为中华典籍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
文化专制政策
“(乾隆)在长达19年的禁书过程中,共禁毁书籍3100多种、151000多部,销毁书板80000块以上。”
目的
措施
①
②
后果
03
矛盾重重
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此说法最早出现在宋朝,并在明朝的话本中多有出现。句中的“清”非为清朝之清,而为清廉之意。
原意是,即使是不贪赃枉法的清廉知府,一任三年下来,仅靠各项陋规也有十万两银子的进项,后来含义扩大为:即使是为政清廉的官员也要捞上成千上万两银子,至于贪官就更不用说了。
这反应了清朝官场昏暗,官吏贪腐现象严重。
①
表现
“恭王府”昔日贪官和珅豪宅
②
英国的枪、炮、船
表现
清中央地方军政体系示意图
③
表现
乾隆六下江南
④
表现
嘉庆元年 湖北、四川、山西等地爆发白莲教大起义
一方面会导致行政效率降低,国家财政紧张,社会矛盾尖锐,社会危机加剧。
另一方面会造成社会风气败坏。
04
闭关锁国
限制对外贸易
一年的行程,马嘎尔尼一行人终于见到乾隆帝
围绕着“跪” 与“不跪” 的礼仪之争,双方闹得很不愉快
并且乾隆帝看出了英国的野蛮与强盗的本质,决定不与他们交往
“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没有沉没……只需几艘三桅战舰,就能将其击溃。”
——马嘎尔尼
乾隆为何拒绝与英国交往?对外交往持有的政策是什么?
原因
①
②
表现
严格限制
≠
绝对禁止
根本原因: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闭关锁国政策的变化?
①
②
③
康熙
乾隆
厉行海禁
四口通商
一口通商
广州十三行
130次
康熙
顺治
乾隆
作为一种消极被动的防御政策,闭关锁国不可能也没有阻挡西方坚船利炮的殖民侵略。
“闭关自守的中国,就像一具木乃伊,一直密闭在棺材中,不与外界接触,一旦与新鲜空气接触,就立即腐烂。” —马克思
消极影响
影响
①
②
对比唐、宋、明、清的对外政策,谈谈对今天中国发展经济,推行“一带一路” 政策,扩大对外开放的启示。
启示:开放促进繁荣,闭关导致落后(或开放兴,闭关穷);
中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政策;改革开放才是强国之路……
唐
宋
明
清
遣唐使来华
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
设立市舶司
海外贸易兴盛
郑和下西洋
闭关锁国
海禁
元
海上丝绸之路鼎盛时期
真正的强者,不惧开放
矛盾加剧
官腐
军弛
财困
民贫
中国落伍于世界发展潮流
维护统治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