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教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1 16:40: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章节名称 统编语文八下第四单元13课《最后一次讲演》 学时 2课时
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中要求“学习革命领袖的理论文章、经典的思辨性文本,理解作者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围绕社会热点问题,以口头或书面方式参与讨论。”
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容分析 《最后一次讲演》一文是 1946 年 7 月 15 日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先生追悼会上发表的即兴演说后的讲话整理内容,目的在于声讨国民党反动派的无耻罪行和卑劣行径,赞颂李公朴先生为民主与和平而英勇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并号召人民群众与敌人斗争到底。
学习重点 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以及体会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主要内容的概括以及思想感情的理解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通过自主阅读发现作者观点,感受作者情绪,但对于情绪的传递方式,句式的表达效果,以及人称的转换等演讲技巧,还没有清晰地概念,需要通过课堂活动体验揣摩。
学习目标 1.扎实掌握重点字词和文学常识; 2.了解演讲词的特点; 3.概括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以及思想感情.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1.收集本课作者资料及写作背景 2.熟悉文章内容,积累词语 3.观看视频资料,了解演讲词
学习策略 以学生活动为主,文本阅读以积累为主要目标,通过自主探究,构建知识体系。
学习 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自主学习、小组活动、课堂展示) 设计意图 落实目标
导入 新课 1.播放《最后一次讲演》视频片段; 2.组织学生展示预习成果。 3.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节奏和语气。 4.作者观点是什么? 1.观看视频资料; 2.依照作者资料、创作背景、内容回顾、听众特点,阅读感受等方面,小组交流谈各自的阅读感受; 3.学生朗读课文; 4.结合文章内容,总结本文观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感知文本。
活动一 问题引导: 1.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一再痛斥敌人卑劣无耻,同学们说说它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与敌人卑劣无耻恰成对比的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的光荣表现在什么地方? 3.作者是怎样揭露反动派的虚弱本质,指出反革命的末日来临的? 根据引导,在文中圈画相关内容,小组讨论,形成共识 1.敌人卑劣无耻,表现在暗杀,污蔑,虚伪三个方面; 2.李先生的光荣表现在为争取民主和平而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3.揭露——虚伪本质:自己在恐惧、害怕。 指出——末日来临:完了、快完了。黑暗将过去,光明将到来。 感受演讲者对敌人的愤恨,对革命胜利的信心,和对民众的鼓励之情。
活动二 问题引导 1.作者的情绪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2.文中有多处括号记录现场,有什么作用? 小组探究 1.句式:感叹句、反问句、设问句,表达强烈语气; 用词:褒义词和贬义词,立场鲜明; 语气:短句为主,语气急促,坚定有力; 2.括号反映了演讲现场的气氛和演讲者的状态,使读者能够想象当时演讲的情景。 感受演讲者义愤填膺、慷慨淋漓的气势,了解本文在句式,用词方面的特点。
任务三 活动引导: 1.以默读的方式,想象演讲场景,模仿演讲者演讲 2.文中使用了哪些人称代词?分别指哪些人?有什么作用 1.模拟演讲,感受情感 2.“你们”——特务,直接批驳,愤恨激动。 “他们”——国民党反动派,分析句式,立场鲜明 “我们”——爱国群众,亲切自然,团结一致,鼓励民众。 把握演讲者使用不同人称的作用,学习演讲词的针对性特点。
达标 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6分) 卑劣( )诬蔑( )卑鄙( )离间( )蛮横( )赋予( ) 2.解释下列词语:(4分) (1)卑劣: (2)毒手: (3)诬蔑: (4)蛮横: 3.文学常识填空:(1分) 闻一多(1899-1946),著名诗人、学者、 。湖北省浠水县人。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分) 2.这篇演讲词有什么特色?(3分) 3.这篇演讲稿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对李公朴烈士和爱国民主运动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国民党特务又是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4.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12分)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 A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 B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你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的鼓掌) (1)文中“你们”指的是 ,“我们”指的是 。不断变化人称,表达了什么感情?(4分) (2)“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的含义是什么?(3分) (3)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问句?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4)“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将此句改为陈述句,并说明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3分)
板书 设计 最后一次讲演 事件:李公朴被暗杀,国民党搞白色恐怖,妄图扼杀民主与和平 演讲对象:爱国群众、国民党特务。 观点:以不怕牺牲的精神,争取政治协商会议重开。 情感:义愤填膺、慷慨淋漓。
章节名称 统编语文八下第四单元13课《最后一次讲演》 学时 2学时
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中要求“学习革命领袖的理论文章、经典的思辨性文本,理解作者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围绕社会热点问题,以口头或书面方式参与讨论。”
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容分析 这篇文章情感激烈,表达了作者爱憎分明的政治立场,是一篇鼓舞斗志、颂扬光明的战斗檄文。文章向我们传达出了强烈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这正是学生最需要的情绪,学习这篇文章,可以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
学习重点 了解一次成功的演讲需要具备的条件,为模拟演讲作准备。
学习难点 通过圈画批注等方式,揣摩演讲语言,把握演讲词文体特点。
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理解演讲词的内容,并体会作者情感。本课旨在引导学生从演讲词出发,理解其文体特点,构建文体知识。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讲,没有此类学习体验,关键在于引导适当,不宜直接呈现。
学习目标 1.通过朗读及模拟演讲,注意演讲者语气语调,感受演讲者情绪,了解一次成功的演讲需要具备的条件,为模拟演讲作准备。 2.以小组探究活动,通过圈画批注等方式,揣摩演讲语言,体会演讲词文体的针对性、艺术性和逻辑性特点。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阅读本文,结合旁批关于本文的阅读提示,理解演讲词的内涵。
学习策略 小组探究,学生活动。
学习 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自主学习、小组活动、课堂展示) 设计意图 落实目标
导入 新课 教师组织一次课前的模拟演讲。 课前演讲,模仿闻一多进行一次演讲,听讲者根据文中提示,做出反应。 感受演讲现场,尝试演讲,体会演讲成功的要素。
活动一 任务引导: 1.划分课文结构 2.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3.小组探究,分析本文在逻辑上的特点。 1.问题引导,圈画批注; 2.课堂交流,划分结构; 揭示真相—痛斤特务—颂扬传统—昭示灭亡—号召斗争; 3.小组讨论,分析思路。 从现象到本质,逐层推进,发出号召,点明观点。 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演讲词的逻辑性特点。
活动二 本篇演讲词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阅读本文第5、6段,体会一下它跟一般文章的语言有什么不同? 1.语言通俗,明白易懂; 2.语言感彩浓烈,爱憎分明; 语气上:歌颂先烈,充满崇敬,语气热情;斥责反动,言语激愤,痛恨轻蔑。 用语上:一系列褒义词和贬义词的运用更突出了情感。 3.语句简短,句式多样。 语句简短,更加有力度,明快利落。 本文除陈述句之外,还交替使用设问句、反问句与感叹句。 设问: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共鸣。 反问:揭露敌人的卑劣无耻,语势凌厉,如匕首直刺敌人。 感叹:充分表达了闻一多先生对英烈对人民的无限的爱。对敌人反动势力的无比憎恨。 学习鼓动性演讲的语言特点,了解演讲词艺术性特点
达标 检测 1.指出下列词语的感彩。(6分) 光明正大( ) 偷偷摸摸( ) 悲愤痛恨( ) 挑拨离间( ) 制造恐怖( ) 卑鄙无耻( ) 2.指出下列句子是什么句式,分析其表达效果。(8分) (1) 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 句式: 表达效果: (2)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呀! 句式: 表达效果: (3) 你们完了,快完了! 句式: 表达效果: (4) 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 句式: 表达效果: 3.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方法。(4分) (1)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 (2)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吗?( ) (3)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 ) (4)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 ) 4.小组诵读,每一名组员有感情地演讲文中一段,录音,小组评比。
板书 设计 最后一次讲演 演讲词特点:1.针对性 2.逻辑性 3.艺术性 文章特点:1.思路清晰,层层推进,由现象到本质, 2.句式简短,口语较多,褒贬词生动准确,修辞方法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