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石壕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石壕吏》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1 17:15:4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24.1 石壕吏 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实词,能够翻译全文。
2.了解《石壕吏》的写作背景。
3.通过朗读、把握《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的作者情感。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石壕吏》的写作背景。
2.通过朗读、把握《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的作者情感。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这首诗是诗人第一次登上岳阳楼,面对洞庭湖水,产生万千感慨。诗中饱含着诗人对穷途潦倒生活的深沉慨叹:对终生壮志未酬的激愤与哀怨,对祖国多灾多难现实的忧愁与焦虑。诗人由个人的不幸遭遇,联想到万方多难的社会现实,由小天地转入大天地,由个人的悲伤转向“戎马关山”的家国之痛,反映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深情,并以“凭轩涕泗流”之情态与开篇“今上岳阳楼”所见的壮阔气魄构成照应之势,表现了一位伟大爱国主义诗人的深沉而广阔的胸怀。
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世称杜工部。他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其代表作有“三吏”指的是:《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背景介绍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禄山)史(思明)之乱,唐军围攻叛军所占的邺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次年春,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全线崩溃,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此时从洛阳回华州(今属陕西渭南),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石壕吏》是其中的一首。
四、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停顿。
2.在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求读出感情,读出韵律。
3.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品味,进入意境,想像画面。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鼓励学生放声读,大胆读,力求有所提高。
5.全班同学齐读课文,要求声音要洪亮、节奏要准,要读出韵律。
五、检查字词
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逾( yú )
戍( shù )
老妪( yù )
六、层次结构
本文可分几部分?如何划分?
明确: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第二部分(2-3):写老妇诉说遭遇,并以老迈之身应征。
第三部分(4):作者独与老翁告别的情景。
七、精读课文,把握文章
1.第一段交待了什么内容?
明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开端。
2.“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对比赏析分析。
明确:这两句极其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吏和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可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酝酿出了悲痛的气氛。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听妇前致词一句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时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
3.分析老妇的三次痛苦申诉。
明确:(1)第一次申诉:“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着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表明老妇的三个儿子都上了战场,两个儿子已经战死,她家已为那场战争作出巨大牺牲,论理论情都不应再到她家捉人了。老妇沉痛地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恻隐之心,高抬贵手。但是差吏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逼出老妇进一步的苦啼申诉。
(2)第二次申诉:“室中更无人,惟有辘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表明老妇家中只有个吃奶的小孙子一个孤儿,和因乳孙而未去的衣服破烂的一个寡媳,家庭情况倍极凄惨。老妇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怜悯之情,网开一面。但是凶狠差吏仍然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甚至要捉走寡媳,逼得老妇说出下面的话。
(3)第三次请求:“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表现出老妇为了避免年迈丈夫、乳孙寡媳被捉,被逼得只能挺身而出,自请应役了。
4.为什么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
明确: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揭露了官吏的横暴。
5.分析最后一段的写作意图。
明确:夜久表明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有无限深情。试想昨日傍晚投诉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
八、合作探究
1.用文中一句话概括全文,应该是哪句?捕吏捉人是为了补充唐朝军队的兵力,那么为什么不写征兵、点兵,而要用“捉”字呢?
明确:“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捉”字暗示当时的百姓不愿意去当兵,但是官吏不顾及百姓们的意愿,采取“捉”的方式,强迫别人当兵因此“捉”,刻画了官吏们的凶残和霸道,在如实描绘之中,体现了作者对官吏们残暴手段的揭露和批判。
2.此一家人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收留杜甫对其有恩,为何杜甫不加以指责?
明确:杜甫一种矛盾的心理体现,渴望早日平定叛军,唐王朝又急需补充兵力,所以没办法阻拦,大力赞扬了老妇人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但杜甫在诗歌中表达了对战争中人民的同情,也有对县吏委婉的批判。
九、本文主旨
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赞扬老妇自请应役,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能平叛战争的渴望,也对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作了含蓄的揭露,对劳动人民所遭受的战争苦难表示的深切同情。
十、文本特色
1.藏问于答。
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但并没明写吏的蛮横凶暴,而是从老妇的致词中暗示出来。
2.文章精炼。
陆时雍称赞这篇诗“其事何长!其言何简!”就是指这一点说的。仅用二十四句,就写出了典型性很强的环境、人物和情节,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从而体现了同情人民的思想倾向,这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名句默写
1.文中用对比手法写出了百姓的痛苦与无奈的一句是: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2.暗示老妇人被抓走了的一句是: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3.说明兵役之残酷及战争之惨烈的是: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4.文中描写老妇人家中贫穷的句子是: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