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记叙文阅读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记叙文阅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4-12 15:1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记叙文阅读2013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课件 1 为什么记叙文阅读题得个高分就这么难?
2 句子生动优美可能得的分数也很少?简单几个词却占尽高分?
3、答题点老是不够全面。 我们的困惑板块一 记叙文阅读板块一 记叙文阅读板块一 记叙文阅读板块一 记叙文阅读板块一 记叙文阅读 智慧应对记叙文阅读 学习目标:
1、明确记叙文知识要点
2、掌握记叙文阅读方法
3、提高记叙文阅读能力
★重点、难点突破:品味重要语句,赏析语言特色的答题技巧 复习旧知1.记叙的六要素:
2.线索类型:
3.常见的叙述顺序 :
4.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5.文章的表现手法: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地点线、见闻线。
技巧:注意题目、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议论抒情的句子顺叙、倒叙、插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 描写方法及其作用:A、人物描写及其作用
1、描写的内容: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描写
2、描写的方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人物描写方法作用:描写+对象(表达效果)+特征
B、景物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
1、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2、渲染气氛。
3、揭示人物心境、突出或者衬托人物的性格特点。
4、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
5、交代社会环境,按时人物命运,揭示文章主题。
渲染、烘托、设置悬念、伏笔、铺垫、
动静结合、点面结合、
对比、象征、讽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以小见大、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卒章显志
记叙文的表现手法: 读懂
会答 学会阅读文章和掌握审题技巧 阅读题的解题步骤和诀窍:
一是要整体感知,读懂文章。明白文章写什么、怎么写、为何写?
二是要审清题干,明确方向。特别是要明确题目所问的范围、角度、要求。
三是要整合要求,明了表达。
实战练习:中考真题体验
整体感知:标题 把握文章主旨,领悟情感
理清思路:线索,结构 (注意标志性语句、段落 )
揣摩字句:写法探究。
小结突破难点
品味重要语句,赏析语言特色 “0分”与“满分”的距离 不是缺少表达的水平,
缺少的是表达的准确性!
考点一 品味重要语句的内涵
考向1 理解词语的含义。
考向2 根据语境填写词语。
考向3  理解句子的含义。


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结合文章主旨理解词义。
(2)联系具体语境理解词义。
(3)结合修辞手法理解词义。
(4)联系人物形象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即该词表达了人物的什么感情,刻画了什么心理,突出了人物什么形象等。


句子的含义:
(1)抓句子中的关键词语。
(2)句子的结构。
(3)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确定答案要点;如果是过渡句,就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准确理解它的内涵。
(4)句子的表达特点。考点二 赏析记叙文的语言特色
考向1  分析词语的作用。

考向2  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考向3 指出散文的语言风格。
★分析语句的表达效果(1)从修辞角度入手。
(2)从用词的角度入手。
(3)从句式入手。常见的几种句式的表达效果为:①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②设问句,提醒注意,引发思考;③反问句,加强语气;④感叹句,抒情强烈。答题模式:这是个……句,(作用)……,表达了……。
(4)从表达方式入手。答题模式:运用了……的表达方式,点明(写出、抒发或交代)了……。
(5)从语句所在位置入手。记叙文的语言特色 简洁准确、生动传神、优美感人、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内涵丰富、富有文采、风趣幽默、感染力强、典雅、活泼、凝练、朴素。 反思
1 “赏析”一定要把重点和特点等找出来,这样才不会走错方向。
2 解阅读题并不是把答案写得满满当当、十分优美,而是要将题目的中心字词筛选概括地“挖”出来。
小结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