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专题复习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
学习目标
1、理解文学文化常识的内涵,了解常见的考查形式。
2、知道名著考查的要点和形式。
3、寻找中考考点的应对策略
(2021年济宁)4.下面有关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社戏》都出自鲁迅先生的自传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B.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用“桑梓”、“桃李”、“婵娟”、“丝竹”、“鸿儒”来代指家乡、月亮、音乐和老师。
C.《水浒传》中塑造了许多传奇英雄,像鼓上蚤时迁、小李广杨志、神行太保戴宗等,各个身怀绝技,个性鲜明。
D.“温故知新”“不耻下问”、“左右逢源”、“舍生取义”、“专心致志”等成语都出自孔孟的言论。
考题再现:
(2021年济宁)4.下面有关表述正确的一项是(D)(3分)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把握,【分析】生活时代、称谓、作者名、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 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A有误,《社戏》出自《呐喊》; B有误,桃李常用来代指学生; C有误,杨志的绰号是青面兽; D正确。
答案解析:
考题再现:
(2020年枣庄)4.下列关于文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其形体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六个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其造字法一直沿袭许慎“六书”的说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B.《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岳阳楼记》、《爱莲说》、《送东阳马生序》四篇文言诗文标题中的“书”、“记”、“说”、“序”都属于古代文体。
C.《隆中对》一文选自宋代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一书。《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与《战国策》《左传》都是史学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
D.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称为“垂髫”;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带帽),表示已经成年,后人常用“冠”和“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
(2021年枣庄)
4.下列关于文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B )(2分)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把握,【分析】生活时代、称谓、作者名、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 根据问题作答即可。B项表述不正确,古代常用的五种文体:说、记、铭、序、表。
答案解析:
考题再现:
(2021年日照)4.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儒家经典《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凝结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
B.明清的科举制度中,全省的考试一般称为“乡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参加的就是乡试。
C.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中塑造了一些足智多谋的军师形象,如《水浒传》中人称“智多星”的吴用、《三国志》中号称“卧龙”的诸葛亮。
D.美国作家欧 亨利的小说往往在最后突然揭示故事的谜底,呈现出人意料的结局,被称作欧 亨利式的结尾。如《礼物》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2019年枣庄)
4.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把握,【分析】生活时代、称谓、作者名、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 根据问题作答即可。C项号称卧龙的诸葛亮出自《三国演义》。
答案解析:
(2019年枣庄)
4.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把握,【分析】生活时代、称谓、作者名、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 根据问题作答即可。C项号称卧龙的诸葛亮出自《三国演义》。
答案解析:
文学常识,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文化常识,指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
广义的文学常识包括文化常识。
文学常识与文化常识的区别:
这三年文学文化常识考查的共性是什么,变化是什么?
自主探究
18年19年21年都以选择的形式考查,分值在2---3分。
18年考点主要有中国古代、现代的经典名著中的常识性知识;
19年考点有汉字形体的演变和造字法,古代文体知识,古代历史散文体例知识,垂髫、加冠的理解;
21年考查点主要要有书法赏析与知识;谦辞与敬辞、六艺、农历节日、对联等传统文化知识、古今中外经典名著的内容、人物形象、阅读感悟与体会等。
备考策略:
自主探究
考查重点由侧重于文学常识转向侧重于文化常识,且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全面,要求细致掌握 。文学、文化常识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命题形式新颖,贴近生活实际,注重在实际生活中耳濡目染地熏陶感染,体现“文化是生活的文化”的理念。综合性强,难度不高。一般集文学、文化常识一体,有时也会把文字拉入考试范围,考点多,全面综合。考查题目难度一般不会太高,强调对相关知识的熟悉和了解,一般不考太偏、 怪、难题,侧重于生活实际中的常用知识。
《中考备战》专题研究六,总结的详尽细致,识记背诵。
积累背诵《中考备战》总结的文学文化常识。
1、下列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答谢中书书》中的“书”和《与朱元思书》中的“书”都是指古代的书信。
B、新闻指的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具有时效性 、真实性 、客观性的特点。
C、《藤野先生》是一篇小说,抒发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敬仰之情。
D、《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怀着悲痛心情写下的回忆性文章,全文按照不同的时间顺序概括了母亲勤劳的一生。
达标检测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沁园春·雪》是一首词,作者是毛泽东,词的上片主要写景,下片主要议论抒情。
B.《岳阳楼记》中“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道出了作者对“以物喜”“以己悲”表达孤独之情
C.《乡愁》的作者是余光中,台湾诗人、散文家,诗歌表达了对亲人,对故乡,对祖国
深切思念的情怀。
D.现代诗歌又称新诗,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
达标检测
《中考备战》专题六 文化文学常识训练
1、2、3、9、13
达标检测
新的九年级将使用部编本教材,而部编本教材的一大编写理念就是比之以往更重视阅读。每册书中有两部重要的名著导读,初中阶段是十二部。这是部编教材的新特点,我们一定要关注这一变化的点。“整本书阅读”不仅走入教材,走进课堂,也会走向考场。因此,下一步的备考复习当更重视阅读的“量”与“质”。
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
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西游记》
七年级下册:《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
八年级上册:《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
八年级下册:《傅雷家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九年级上册:《艾青诗选》《水浒传》
九年级下册:《儒林外史》《简.爱》
2022年会是中考的必考点,考查形式可能是填空或简答的形式。
1名著阅读训练。(3分)
(1)鲁迅在《二十四孝图》文中指斥妨害白话文的危害“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引出对自己幼时读物的回忆,着重分析了《二十四孝图》中 ,郭巨埋儿, 等孝道故事,揭示了封建孝道的 。(3分)
达标检测
(1)卧冰求鲤 老莱娱亲 虚伪与残酷
2、名著阅读训练。(3分)
法国有一个耗尽自己一生的精力来研究昆虫,并为昆虫写出了十卷大部头的书,这个人是( ),这本书是( ),这部书被称为( )
达标检测
法布尔,《昆虫记》 “昆虫的史诗”
3名著阅读训练。(4分)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 作者是 ,小说塑造了很多经典人物,如:临死时还因为灯盏里多点了一根灯草,迟迟不肯断气的是 。 可以和范进媲美,被科举制拨弄得神魂颠倒的可悲可是 ,以及一个巧取豪夺、横行乡里的奸诈、卑鄙小人的严贡生,在对严贡生描写中最为生动传神的是 事件。
达标检测
吴敬梓;严监生;周进;云片糕事件
达标检测
4、 “兄弟”是《水浒》中最令人动情的两个字,根据下列内容写出对应人物。
【甲】拿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
【乙】对四家邻舍道:“小人因与哥哥报仇雪恨,犯罪正当其理,虽死而不怨。却才甚是惊吓了高邻,……”
【丙】见说,亦垂泪道:“罢,罢,罢!生时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 下一个小鬼!”言讫泪下,便觉道身体有些沉重。当时洒泪,拜别了宋江下船。
【甲】 【乙】 【丙】
答案:【甲】鲁智深 【乙】武松 【丙】李逵
《中考备战》专题六:名著阅读训练:
达标检测
15、16、17、18、19
专题复习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
这三年的试卷越来越注重“真实情境”中能力的提升。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中考试题会更加注重在真实的情境中考查考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注重文本内容和考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的契合度。运用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