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下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自我检测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fěi tú shū jí chōu tì kǒng bù jiě jiù
( ) ( ) ( ) ( ) ( )
chōng jǐng cū bào hóng máo mó ɡuǐ yán jùn
( ) ( ) ( ) ( ) ( )
二、二、在读音全对的打“√”,有错误的打“×”。(3分)
1、军阀(jūn fá)璀璨(cuǐ cán)憧憬(chōng jíng)点燃(diǎn rán) ( )
2、围歼(wéi jiān)转椅(zhuǎn yǐ)咨询(zī xún)含糊(hán hu) ( )
3、蒙眬(méng lóng)阻击(zǔ jī)彻底(chè dǐ)宪兵(xiàn bīng) ( )
三、查字典填空。(5分)
1、“舅”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 ),再查( )画;用数笔画查字法应查( )画;第三笔是( )。
2、“精”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A、经过提炼或挑选的;B、完美,最好;C、细;D机灵心细;E、精通;F、精神,精力。“精兵简政”的“精”选第( )种解释,“精益求精” 的“精”选第( )种解释,“精明能干” 的“精”选第( )种解释,“精疲力尽” 的“精”选第( )种解释。
四、比一比,组词语。(6分)
瞅( ) 僻( ) 魔( ) 峻( ) 详( ) 籍( )
揪( ) 避( ) 摩( ) 竣( ) 祥( ) 藉( )
五、选词填空。(4分)
简单 简朴 简陋
设备( ) 生活( ) 方法( ) 房屋( )
穿戴( ) 课文( ) 头脑( ) 布置( )
六、画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订正在后面的括号里。(5分)
(1)后来才知道,在千钧一发的时该,是郝幅营长划着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的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近的路。( )( )( )( )
(2)父亲保持着他那一惯来的严俊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 )
(3)当这尤美、激越的旋津在耳畔响起。你是否想过,今天的辛福生活是谁为我们创的? ( )( )( )( )
七根据意思写词语。(4分)
1.比喻事物轻微,不足道。 ( )
2.形容死的有意义、有价值。 ( )
3.泛指四面八方,全国各地。 ( )
4.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 )
八、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改为陈述句)
2、总理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你也回去睡觉吧。”(改为转述句)
3、父亲被残暴的匪徒带走了。(改为“把”字句)
4、父亲取出小手枪。(扩句)
5、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6、外面传来沉重的皮鞋声和叫喊声。(改病句)
九、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不对的打“×”。(6分)
1、“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里的“活棺材”指的是“我”死后的棺材。( )
2、《为人民服务》是一篇阐明道理的议论文。( )
3.《灯光》写的是作者在天安门前回忆一件有关灯光的往事。 ( )
4.江姐是革命小说《红日》中的主要人物。 ( )
5、“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是感叹句。( )
6、《十六年前的回忆》的作者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写的。( )
十、阅读。(23分)
(一)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侯有个文学家叫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的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重要的。
1、先解释个别字的意思,再写出整句话的意思。(3分)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固: 或: 于:
———————————————————————————————
2、用“~~~~~”线画出本段的中心句,此句和后面三句是__________关系。(2分)
3、为什么说张思德同志的死比泰山还要重呢?(1分)
一、阅读《十六年前的回忆》选断,回答下面的问题。(12分)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
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出了声。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这是我的妻子。”他指着母亲说。接着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这是我的两个女孩子。”
“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法官指着我问父亲。
“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我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机智和勇敢。
“不要多嘴!”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很地拍了几下。
父亲立刻会意了,接着说:“是的,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他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这段话,又望了我们。
1.请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平静——( ) 慈祥——( )
2.“瞅”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1分)
3.用“ ”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4分)
4.“父亲说完这段话又望了我们。”这时他可能在想
。(2分)
5.“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是因为
(2分)
6这段话主要写
二 课外阅读
军礼
离军区司令部门岗只有几步远了,她仍骑在车上旁若无人地朝门岗驶去。 “喂,同志,请下车。” 下车?她不屑地瞥了哨兵一眼,脚一蹬……
站住 随着喊声 车后架被拉住了 她急忙用脚撑在地上 扭头一看 不由气恼地问 你干什么 “请你下车!”岗哨不动声色地回答。 “真新鲜,我在司令部进进出出快一年了,第一次听说‘下车’二字。” “第一次听说,就请你第一次执行吧。” “得了吧,你看你的门,我走我的路,何必这样啰?”说着脚一蹬,又要上车,不防哨兵抢先一步,迅速地将车锁住,拔出钥匙。 “你!”她傲气的脸顿时沉下来,气冲冲地走进岗亭,拿起电话,拨了一个号码:“喂,爸爸!我进大门没有下车,被岗哨拦住,他还锁住了我的车,你快来,我等你!”|| 不一会儿,朝门岗走来一个年过半百的军人。他魁梧的身材,背略略有点驼,脚步分外沉重。 “爸爸!”她迎上前去,好不神气地瞧了哨兵一眼,陈司令并不理睬她,径直朝哨兵走来。他深沉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哨兵那张涨红的脸上,然后,他缓缓地举起右手,向哨兵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霎时,热血在战士的心中沸腾了,他强忍着就要涌出的泪花,一个挺胸立正,向司令员回答了一个军礼。一老一少两代军人的心在庄严的军礼中紧紧地贴在一起了。
她呆呆地望着,好像明白了什么,羞愧地低下了头……||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
旁若无人——
羞愧——
2、给文中的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4分)
3、 “得了吧,你看你的门,我走我的路,何必这么啰嗦。”这句表现了司令员女儿对哨兵怎样的态度?(2分)
4、陈司令员的女儿为什么羞愧的底下了头?(2分)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 )的事,赞扬了(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