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动物和妈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认识常见的颜色,并能运用线条、色彩进行造型。
2、过程与方法:在模拟动作的活动中体验动物之间的母子亲情,在观察比较中理解大与小的概念,在创作中发挥想象力、自主探索以线条为主的绘画表达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感受小动物和妈妈的亲情,激发学生珍惜与亲人的情感,懂得爱护动物、感恩父母。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各种动物的形象;体会动物间的亲情,表现动物间的亲情。
[难点]:关于动物亲情的细节表达
工具准备[教师用具]:范画、展板、油性笔、剪刀、双面胶
[学生工具]:素描纸、彩色卡纸、刮画纸、油性笔、色彩工具、剪刀、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
1、 课前准备:让学生观看《小蝌蚪找妈妈》
2、 情景导入:(7分钟)
1、设问: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见到了哪些动物?他们是什么样子的?
简单回顾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并出示小蝌蚪遇到的动物形象,让学生对动物有个感性认识
2设问:小蝌蚪最后找到妈妈了吗?为什么小蝌蚪和青蛙妈妈长得不一样啊?(引出小博士的话)
3、导出课题:小蝌蚪终于找到妈妈了,他们好幸福啊!还有些小动物,它们也正沉浸在幸福中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翻到20页,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动物与妈妈》。
4、出示课题《小动物与妈妈》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小故事激发其学习兴趣,同时渗透一些科学知识
三、感知理解(7分钟)
1、导入语:孩子们,你们说说看课本上都有些什么动物啊 他们幸福吗? (学生讨论)
2、亲情感知与理解:
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我们一起来感受他们的幸福,好吗?(播放动物亲情图片)
刚刚在观看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都很认真,看得很投入,
看到小动物们和妈妈在一起,你们也一定想自己的妈妈了吧,你们是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呢?(请学生情境表演)
孩子们,其实小动物和你们一样,都非常爱妈妈,它们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妈妈的爱!你们瞧:
3、操作示范:(给背景画添加动物妈妈和动物宝宝,粘贴的过程中强调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表情和动作)
小的时候啊,你们是不是也很喜欢趴在妈妈的背上呢?考拉熊也是一样的,瞧,它们可幸福呢!(演示:把小考拉熊贴到妈妈背上)
等大点,上幼儿园了,你们是不是每天一放学回家,最想第一时间见到妈妈呀?瞧,小鸡也一样(演示:小鸡奔向妈妈的情景)
如果妈妈出去不在你身边,你们很久才见到妈妈的时候,你们总是忍不住想要抱住妈妈亲一下!瞧,小鱼儿就是呢!(演示:小鱼宝宝亲吻妈妈)
晚上睡觉的时候,你们总是希望妈妈陪在身边讲个晚安故事,小猫咪也是一样(演示:猫妈妈陪着小猫咪入睡的情景)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关注亲情表达的动作细节
四、交流创作:(15分钟)
1、欣赏学习:接下来,我们来欣赏国画大师们是怎样来画这些可爱幸福的动物们的?(播放艺术家动物亲情国画)瞧,这幅画里,老师发现画家把母鸡画得大一些,把小鸡宝宝画得比较小,鸡妈妈正保护着小鸡宝宝呢,看,这幅画里,老师发现小马和爸爸妈妈的动作都不一样,那小朋友看看,你们从课本上这些画面里面发现什么了呢?
2、同学交流:孩子们,请和身边的朋友交流下,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它们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亲情故事?你准备怎样表现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幸福样子?
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些喜欢的小动物,你们瞧,有天上飞的,水里游的,草地上玩耍的,一会你们也可以象老师一样,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和动物妈妈画下来,然后剪下,在这里找个合适的位置贴上,然后我们比一比看谁画的动物最可爱?谁画的动物最幸福?
3、创作主题:画一个幸福的动物宝宝或妈妈,突出宝宝与妈妈之间爱的动作和表情
创作要求:画一个幸福的动物宝宝或动物妈妈(基本要求)
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形象(较高要求)自由合作完成一幅有主题的作品(个性探究)
[设计意图]:作业表现具有选择性,学生尝试不同的工具材料进行绘画
五、展评交流(5分钟)
1、你觉得哪个小动物最可爱?为什么?
2、你认为哪个动物宝宝或妈妈最幸福,为什么?
[设计意图]:在欣赏与被关注中发现美、体验美
六、小结延伸(2分钟)
小朋友们,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多幸福啊,我们人类能不能去伤害它们啊?我们都要学会保护和爱护这些可爱的动物们,让我们人类与小动物都充满亲情和爱
孩子们,你们都很棒,画得很好!我相信,你们的妈妈,如果看到你们今天的表现,一定能感受到作为妈妈的幸福,谢谢你们!那么看到小动物们和妈妈在一起,你们也想妈妈了吗?恩,妈妈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我们要怎样报答妈妈呀?老师提议:我们每个同学今天放学回家,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激,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体会动物和人类的亲情学会珍惜、大爱。
[板书设计] 小动物和妈妈
基本特征示意图 教师示范区 作品展示区
大 小 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