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庄子》二则第一课时-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庄子》二则第一课时-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1 22:0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6单元
21 《庄子》二则(案例一)
第一课时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一个时代,同时又是中华文化最为有幸的时代。百家争鸣,各流派纷纷登场,给我们带来了光彩炫目的第一次文化大繁荣。其中有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的散文以“汪洋恣肆”著称,他就是庄子。庄子和孔子一样,都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智者。
北冥
有鱼
朗读课文,在难以读准的字下画上横线
整体感知
概述课文内容
作者主要向我们描述了神奇莫测的巨鲲大鹏的形象,以及大鹏向南迁徙到南海要“去以六月息者”,但它也“有所待”,有局限。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邀其为相,被其拒绝。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作者简介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特,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的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其超常的想象和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构成了庄子特有的奇特的想象世界,“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刘熙载《艺概·文概》)。
作品简介
《庄子》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哲学、艺术、美学与人生观、政治观等。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文章多采用寓言、故事的形式,文笔汪洋恣肆,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庄子之语看似夸言万里,想象漫无边际,然皆有根基,重于史料义理。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创作背景
庄子天资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沉浊,“不可与庄语”,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读一读
北冥 鲲鹏 抟
迁徙 齐谐
m!ng
tu1n
k$n
x@
xi9
通假字
北冥有鱼
“冥”同“溟”,海
一词多义

去以六月息者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其正色邪
不知其几千里也
凭借

代词,代前面的“鲲之大”
表示选择
古今异义
海运则将
徙于南冥
野生的马
海水运动
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野马也,
尘埃也
海洋运输
古义:
今义:
今义:
古义:
词类活用
1.形容词用作名词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怪异的事情
《齐谐》者,志怪者也。
2.名词用作状语
向上
文言句式
判断句
《齐谐》者,志怪者也。
南冥者,天池也。
自清互查
1.组内交流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2.小组内翻译接龙。
3.背诵竞赛。
基础反馈
1.翻译竞赛。
2.背诵比赛展示。
深层探究
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
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说明庄子想象力丰富。
大鹏的形象如何呢?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
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
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赏析句子: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深刻,感染力强。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没有局限呢?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说明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有局限的。
拓展延伸
1.各组组长要组织本组组员组内合作交流,解决探究时的疑难,为展示做准备。小组可共同预设本组合作展示的内容和方式(讲解、表演、板书等)。
2.你对本节课的理解,可以进行升华拓展,以不同的形式展示。欢迎有创意的表达和精彩展示。
3.小组要开展展示竞赛,比一比哪个组与哪些同学表现最踊跃、最有创意。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