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溶液 单元知识点培优提升练习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学期(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单元 溶液 单元知识点培优提升练习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学期(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5-20 10:2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 溶液
一、选择题
1.室温下140g某溶液,第一次蒸发10g水时,溶液中析出2g溶质,再继续蒸发20g水时,溶液中又析出5g溶质。则原溶液至少需蒸发多少克水可变为饱和溶液(  )
A.2克 B.8克 C.10克 D.20克
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纯净物
B.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等步骤
C.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浓度
D.温度和溶剂的种类不会影响物质的溶解性
3.在一定温度下,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
A.加入溶质或蒸发溶剂 B.加入溶剂
C.都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 D.都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
4.如图,某“天气瓶”在降温时,瓶内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羽毛般结晶,不仅美观还能粗略反映气温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该晶体的溶解度减小
B.析出晶体后,瓶内为不饱和溶液
C.析出晶体后,瓶内溶液的质量减小
D.析出晶体后,瓶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5.小金在配硝酸钾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据此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序号 温度/℃ 水的质量/克 加入硝酸钾的质量/克 所得溶液的质量/克
① 10 100 40 120.9
② 60 100 40 140
A.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0克
B.②所得溶液一定是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若通过加热将①中剩余硝酸钾全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加热前保持一致
D.若将②所得溶液降温至10℃,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
6.如图电解水时,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现将一定质量0.1%的氢氧化钠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中产生气泡速度比A中快 B.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增大
C.A中收集到的是氧气 D.溶液减少的体积就是产生气体的体积
7.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称量食盐固体时,将食盐固体直接放在托盘上进行称量
B.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必须朝向手心处
C.用100mL量筒量取7mL的蒸馏水
D.胶头滴管取溶液时不用清洗,交叉使用
8.如图甲所示是一种简易的天气预报瓶,瓶内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硝酸钾晶体,可根据瓶内晶体析出量来判断气温的大致变化。如将瓶子放置于20℃的坏境下,出现的现象如图乙所示。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也会出现如图丙丁所示的现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从图乙到图丙,溶质的质量变大
B.图丙中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
C.三种情况下,外界温度最低的是丙图的环境
D.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丙<乙<丁
9.20℃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2:7,则20℃。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
A.28.6克 B.28.6% C.40克 D.40%
10.下列操作均在室温下进行,且不考虑水分的蒸发。则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都发生变化的是(  )
A.将一定量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升温 10℃
B.将一定量饱和石灰水升温 10℃
C.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取一定量蔗糖不饱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蔗糖
D.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取一定量氯化钠饱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水
11.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100克,要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加到10%,可行的方法是(  )
A.将溶液中的水蒸发掉50克 B.将溶液中的水蒸发掉一半
C.加入10克食盐固体 D.加入100克20%的食盐溶液
12.下列有关溶液及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种溶质的水溶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B.如图所示②③中溶液的溶质溶解度一定相同
C.在②中继续加入蔗糖,蔗糖还能继续溶解
D.在②中继续加入食盐,食盐还能继续溶解
13.为监测某厂污水中有毒金属离子的含量,需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100克,某同学按如图中步骤依次操作,错误的操作是(  )
A.(1)和(4) B.(1)和(5) C.(1)和(2) D.(2)和(4)
14.粗盐提纯实验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15.如图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硝酸钾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下列中的(  )
A.氢氧化钠固体 B.硝酸铵固体 C.氯化钠固体 D.生石灰固体
二、填空题
16.下表是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与其质量分数对照表(20℃)。回答下列问题:
质量分数(%) 10 20 30 40 50
密度(克/厘米3) 1.11 1.22 1.33 1.43 1.53
(1)20℃时,随着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逐渐______。
(2)配制10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固体______。
(3)20℃,10℃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100毫升时的质量为______。
17.如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
(1)60℃时,等质量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和氯化钾饱和溶液中,含溶剂质量较多的是______饱和溶液。
(2)把 t℃的硝酸钾和氯化钾饱和溶液同时升温到 60℃(不计水份蒸发),两者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硝酸钾溶液______氯化钾溶液(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18.在“研究物质的溶解性”实验中,小科将2g硝酸钾放到少量水中,充分振荡后静置,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的硝酸钾溶液是该温度下的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对该试管进行加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溶液,此时溶液的浓度与原溶液相比,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见下表:
温度/°C 溶解度/g 0 20 40 60 80 100
氯化钠 35.7 36 36.6 37.3 38.4 39.8
硝酸钾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1)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2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是硝酸钾的_____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再将温度升高到60℃时,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克。
20.下表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表格。
温度 0 10 20 40 60 80 100
甲的溶解度 13 20 40 67 110 169 246
乙的溶解度 0.18 0.17 0.16 0.14 0.12 0.10 0.07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
(2)某同学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的A、B、C溶液,不考虑水分蒸发,在A、B、C三种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向溶液C中再加入25克甲,充分搅拌,恢复到20℃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21.下图为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的流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中砝码的总质量为15g,游码指示质量为4g,实验时读数为19g,则食盐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___g;
(2)在量取水的操作中,当水面接近所需刻度时,应该用___________继续滴加水;
(3)操作D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配制溶液时,若其他操作都正确,则如图B的操作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22.下表是硝酸钾(KNO3)和氯化钾(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回答: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KCl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1)由表可查知,40℃时氯化钾(KCl)的溶解度为40克,它的意义是__________。
(2)4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45g硝酸钾和氯化钾固体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的水,充分溶解后,结果如图所示,则乙烧杯中的溶质是_____;甲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
三、探究题
23.某中学每年在开学前都要对教室进行消毒处理,现医务室购买了一桶消毒剂,上标有“10升,1.1克/厘米3,20%”的字样。问:
(1)这一桶消毒剂的溶液质量是多少 消毒剂中含溶质质量是多少 ______________
(2)学校内共有房间48间,每间要用去2%的消毒液约2千克,则至少需要从桶中取出多少千克消毒液?再加上多少水才能配出所需的量?______________
24.甘草是中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中药材,资料显示甘草的酒精浸出液对细菌生长起抑制作用。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甘草酒精浸出液对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
(1)选用一定量的甘草,将其干燥粉碎,再加入酒精,室温浸泡三天,过滤,得到甘草酒精浸出液,并配制质量分数分别为1%,2%,4%,8%的甘草酒精浸出液;
(2)取5个灭菌后的培养皿,编号后先放入相同体积的106个/毫升的大肠杆菌培养基,再在培养皿中滴入0.1毫升的不同质量分数的甘草酒精浸出液。将它们放在37℃的恒温箱中培养24小时。结果记录如下:根据以上实验,请回答:
Ⅰ.实验中是通过观察 来说明甘草的抑菌作用。
Ⅱ.实验中盛有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甘草酒精浸出液的培养皿必须加盖,其原因是
Ⅲ.实验中设置第1组对照实验的目的是
25.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如果有多种因素同时影响某一实验结果,当我们要探究其中的一种因素时,就要保持其他因素不变,以探究此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完成实验探究: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因素1:溶质的种类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温度
操作步骤:在常温下,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③三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钙各29,振荡,观察各物质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试管①中有少量氯化钠未溶,试管②中硝酸钾全部溶解,试管③中有多量氢氧化钙未溶。
实验结论:________
因素2:温度(以硝酸钾为例)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________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硝酸钾)
操作步骤: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③三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59硝酸钾晶体,将试管①保持在常温下,将试管②加热并保持在40"C,将试管③加热并保持在60"C,振荡,观察各试管中硝酸钾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试管①中有多量硝酸钾未溶,试管②中有少量硝酸钾未溶,试管③中硝酸钾全部溶解。
实验结论:在不同温度下,固体物质(硝酸钾)在水里的溶解度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26.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图甲所示,一块体积为V0的木块漂浮于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当温度改变时(假设木块和溶液体积不发生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块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1)小明认为图甲烧杯中的溶液为该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2)结合甲、乙两图分析可知,温度改变过程中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情况是________(填“先变大,后不变”或“先变小,后不变”)。
(3)木块在A.B时所受到的浮力是相等的,对该结论作出合理的解释:由乙图曲线可知,木块在A.B时刻都处于________(填“漂浮”或“悬浮”)状态,根据浮沉条件可知,由于G木没有发生变化,则F浮大小也不发生变化,即木块在A.B时刻受到液体的浮力相等。
四、简答题
27.下表是硝酸钾、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鲜度(单位:)。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80
硝酸钾 32 45.8 64 85.5 110 138 169
氯化钠 36 36.3 36.9 37 37.3 37.8 38.4
(1)以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___________。
(2)时,氯化钠的溶液度为36克,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
(3)时,将硝酸钾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质量为___________。
28.盐酸是由氯化氢气体溶解在水中得到的,氯化氢气体具有很强的刺激性,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很强。在通常情况下,1升水中最多可溶解约500升氯化氢气体,这时得到的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请回答:
(1)盐酸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
(2)100g这种饱和浓盐酸中含有溶质质量是多少克?
(3)将100g这种饱和浓盐酸稀释成10%的稀盐酸,需加水多少毫升?
29.农业生产上通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20%的食盐溶液来选种。
(1)现要配制120 k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需要取用固体食盐多少kg?
(2)用60 kg 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可稀释成12%的食盐溶液多少kg?
30.如图为实验室某浓硫酸试剂瓶标签中的部分内容。请回答:
(1)实验室需要配制19.6%的稀硫酸500g,则需用该浓硫酸多少毫升_________?需加入水的体积多少毫升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电解水的实验中常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目的是_________。某次实验时,在一定量的蒸馏水中加入配制好的19.6%的稀硫酸50g进行电解,结束后测得剩余溶液的质量为100g,已知电解前后硫酸溶质质量不变。请计算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浓硫酸:500mL 质量分数:98% 密度:1.84g/mL
31.欲配制250克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操作过程
(1)操作中应称氯化钠的质量12.5克,称量时若指针偏左,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2)操作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下列操作可能导致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___________
①步骤中砝码放左盘氯化钠氯化钠放右盘
②步骤中有氯化钠洒落到烧杯外
③步骤中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
④步骤中有溶液溅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B
3.B
4.C
5.D
6.B
7.B
8.A
9.C
10.B
11.A
12.D
13.C
14.C
15.B
16. 大 10g 111g
17. 氯化钾 等于
18. 饱和 变大
19. 蒸发溶剂 饱和 150
20. 甲 B 28.6%
21. 11 胶头滴管 加速溶解 偏小
22. 4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40g氯化钾 硝酸钾 28.6%
23. 11 kg ;2.2千克 96 kg ;86.4千克
24.(1)抑菌圈直径
(2)避免酒精挥发改变甘草酒精浸出液的质量分数变化
(3)排除酒精自身抑菌作用对实验的干扰(写“作对照”不给分)
25. .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种类固体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不相等或在温度保持不变时,溶质种类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温度 不相等
26. 烧杯中有不溶解的硝酸钾晶体 先变小,后不变 漂浮
27. 氯化钠 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105
28.(1)氯化氢气体
(2)37g
(3)270
29.(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20k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需要取用固体食盐的质量为120kg×20%=24kg。
(2)设稀释成12%的食盐溶液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60kg×20%=x×12%
x=100kg
则可稀释成12%的食盐溶液100kg。
30. 解:设需要浓硫酸的质量为x
x×98%=500g×19.6%
x=100g
这些浓硫酸的体积=100g÷1.84g/mL≈54.3毫升
答:需用该浓硫酸的体积为54.3毫升。 解:需要水的质量=500g 100g=400g
这些水的体积=400g÷1g/mL=400毫升
答:需要水的体积为400毫升。 增强水的导电性 解:反应前溶液中硫酸的质量=50g×19.6%=9.8g
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 9.8%
答: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
31. 从左盘中取出少量氯化钠 加速氯化钠的溶解 ①②③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