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与整理
教学内容:
《数学(一年级下册)》P27第三单元例1
设计说明:
2011版的修订教材将分类与统计结合起来编排,强调在分类的基础上收集、整理呈现分类结果,突出分类是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基础。这是小学生接触统计内容的开篇,如何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数据收集、整理以及分析过程,培养其依据数据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本节课的教学,邱老师突出了以下几点:
1.立足学情,激发需求,体会分类的必要性。引发分类的需要, 让学生思维经历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在观察、交流、辨析中体会统计表雏形和统计图雏形,感受到分类与整理的价值,初步渗透分类的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同时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2.引导探究,经历过程,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在探究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分类的结果,从而使学生经历完整的分类和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过程,习得了分类方法和对分类结果的表达。不仅获得对知识和方法清晰的理解和深刻的认识,也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加深对分类含义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让学生充分感受统计的意义,为后面的统计教学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3.巧设练习,聚焦数据,培养数据分析观念。统计教学的核心是培养数据分析观念。在对数据的分析过程中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整理出来的数据能反应情况,体验统计活动获得的数据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从而体会“数据真有用”。既让学生体会到了分类的含义、方法及目的,又使学生完整地体验到了统计的全过程。在分析的过程中,让孩子们明白统计数据相同,但分类标准可能不同。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让孩子主动亲近数据、理解数据、运用数据,初步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学情分析:
心里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认为,儿童数的概念的形成起始于对物体集合的感知,他们对物体数目的理解是建立在对物体的分类、排序和比较多少的基础上。一年级孩子他们最容易接受的是按照物体的颜色、大小和形状等这些明显的外部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他们年龄小,经验少,但是他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学习积极。本节课注重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为实施创新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并能对分类的结果进行简单整理,初步感知不同标准分类的意义。
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收集的数据。
3.在分类的过程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定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分类的含义,掌握选择不同的标准分类计数的方法,会表达分类计数的结果。
难点: 在分类过程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能根据统计需要,正确的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教学过程:
一、感知分类及其意义
师:这是两位同学的书包,你们觉得哪个书包更容易找到数学书 ?为什么?
师:我们也要像这样把自己的书分类摆整齐,养成清理书包的好习惯。分类能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分类与整理。(板书“分类与整理”)
二、探究新课
1.观察图片,探讨分类标准,
师:谁能告诉我,图上有什么?
生:有很多气球。
师:那我们来看看这些气球,谁能描述的更详细?
生:有圆形的气球
师:你发现有圆形的气球,还有别的形状吗?有哪些形状呢?
生:圆形、心形、葫芦型。
师:谁还有不同的意见?
生:黄色的有3个。
师:你们听出来他是按什么数的呢?
生:他按颜色来数的。
师:气球有哪些颜色呢?
生:蓝色、黄色、红色。
师小结:我们既可以把这堆气球按形状分类,也可以按照颜色分类。
2.自选标准动手操作并记录
师:那每种气球有多少个呢?我们来分一分数一数。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活动要求。听明白要求的同学坐端正,请大家拿出学具袋开始动手吧。请完成的同学用你最有精神的坐姿告诉我。
(自主完成,师巡视指导,选择典型作品展示)
3.组织展示分类结果——图,交流整理,体会整齐有序
师:请看这是我们班同学摆的。他们分别是按什么分类的呢?
预设:挑选几幅作品。由生说明分类标准,师分左右摆放。
(师板书:左边“形状”,右边“颜色”。)
师:现在左边都是按形状分类的,右边都是按颜色分类的。我们先一起来看看按形状分类的。
生说结果。
师:按形状分类的同学和他结果一样吗?
师:你们觉得这幅图摆的好吗?为什么?(整齐摆的)
生:因为摆成行,对齐了,摆的很整齐。
师小结: 像这样分完以后整理成一个对着一个的,就更清楚了。
师:(指导完善象形统计图)为了让图看的更加清晰,我画上一条起跑线,表示我们从这里开始摆的,通常我们都是像这样从下往上摆的。第一列下面画上葫芦表示都是葫芦形的气球,第二列画上心型表示这列都是心形,第三列画上圆形表示这列都是圆形。这样所有人都可以看出我们是按 “形状”分的,分成了3类。像这样记录下来,利用图形表示结果的图叫做象形统计图。(板书“图”)
师:那我们再一起来看看按颜色分类的,请你说说按颜色分类的结果。
师:我把这边也画上一条起跑线,请同学帮帮我,这个图应该写些什么?
生:写“红、黄、蓝”。
师:写上以后我们大家看的更清楚了,谢谢你!
师小结:老师也作了一幅ppt,只有一一对应摆整齐,象形统计图才能看的更清楚。
师:请大家也像这一样一一对应摆整齐,让你的图看的更清楚。有信心摆好吗?开始。
是:看看同桌摆对了吗?
师小结:你们都能用图来表示你们整理的结果了,真棒!收学具。
4.将分类结果的呈现方式由图过渡到表
师:接下来一起欣赏一下记录情况。(展示)
预设1:文字表述
黄色的有3个。……
预设3:文字+数字(贴黑板)
蓝色 红色 黄色
3个 3个 6个
师:他是按什么分类的吗?你看懂了吗?每种有几个?
生:按颜色分类的。蓝色的有3个,红色的有3个,黄色的有6个。
师:虽然这两份记录单对分类结果的呈现方式不同,但他们有什么相同?
生1:结果一样。
生2:都是按颜色分类。
师小结:虽然记录的呈现方式不同,但是他们按照相同的标准分类,分类的结果也相同。
(黑板记录)
预设3:全画图
O O O O O……
预设4:图+数字(帖黑板)
心形 圆形 葫芦形(图)
4个 5个 3个
师:他是按什么分类的吗?你看懂了吗?每种有几个?
生:这是按形状分类的。心形有4个,圆形有5个,葫芦形有3个。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份记录,上面的一行记得都是 形状 (生齐答,师板书形状,加横线),下面一行记录的都是 个数 (生齐答,师板书个数)。横着看完,我们再竖着看看,这一列是什么意思?第二列?第三列呢?(加上竖线)
师:通过加上一些线,你们觉得这幅记录了现在像什么?
生:像一张表。(师板书“表”)
师:对比按颜色分类的和按形状分类的,他们结果一样吗?
生:结果不一样。
师小结:不同分类标准,结果不同。
5.对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师:观察这些结果你知道了什么?
(生汇报自己的观察结果)
师:那你们能告诉我一共卖了多少个气球吗?
生答:一共卖了12个气球。
师:你怎么知道的?通过哪边的记录知道的。
生1:通过左边(右边)数的。
生2:用通过左边(右边)的表用算式算的,3+4+5=12(个)/3+3+6=12(个)。
(师板书算式)
师:为什么不同的记录方式,分类结果也不同,答案一样呢?
生:只是用的分类标准不同。
师小结:分类的结果不同是因为分类标准不同,但是在分类的过程中,气球的总数是一样的。
6.体会分类整理的统计意义
师:这些气球是同学买来布置教室的,你能猜一猜哪种气球最受同学喜爱吗?
生1:黄色的气球。
生2:圆形的气球。
生3:黄色圆形的气球。
师:分类整理在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
三、拓展延伸,深入感受分类
师:我这还有一个气球卡片,你能把它分一分吗?请你一边分一边说理由。
生1:加在蓝色那一类上面。都是蓝色。
师:那我们的记录单怎么改一改呢?
生1:把蓝色下面改成4个。
师:还有不同分法吗?
生2:单独列一类五角星形,摆在后面。横线右边画个五角星形。记录单也多加一类五角星形,下面写1个。
师小结:你们真是太棒了,虽然只是一个气球,但有时候是其中一个,有时候是其中一类。
四、感受生活中的分类,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今天我们把气球卡片既按形状分类,又按颜色分类,还能把他们整理成图和表,并根据结果进行简单分析,看来你们都已经看来大家已经掌握了分类和整理。分类整理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你能找到生活中分类整理的影子吗?
预设:分类垃圾桶,超市分区,水果分类摆放,药品分类摆放。
师:我也给大家找了很多分类整理的例子,我们一起看看,看你是不是生活中的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