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知识部分(每小题4分,共3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
??A. 版面 搅拌 伙伴 扮相
??B. 糙米 槽子 草场 漕运??C. 从容?? 匆忙 淙淙 聪慧
D.恰当 档案 跌宕 荡漾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毛骨辣然 满门抄斩 恍然大悟 踌躇满志
B、前扑后继 鬼呼神工 蛛丝马迹 相需以沫
C、诗情画意 触景生晴 小心意义 心得体会
D、心急如婪 鞭长莫及 一技之长 好身羡慕
3、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她感到非常的痛苦,因为住宅的________,墙壁的_______,家具的______,衣料的_______,都使她苦恼。
?? A 寒伧 破旧 黯淡 粗陋??? ?B.寒伧 黯淡 破旧 粗陋
? C 粗陋 寒伧 黯淡 破旧??? D.破旧 寒伧 粗陋 黯淡
4、下列名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从大量事实中告诉我们,只有好好学习,才能稳步前进。
B、。成功必定同幸福相联系,所谓的不成功也未必等于不幸福。
C、职高三年,往往是同生活中最激动人心的事件和人物交往。
D、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张老师的昨天事迹。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我认定那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夜晚:命运安排我选择了燕园。B、面对我们的父母,我们有权利和资格说我不重要吗!C、我们——每一个单独的个体“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
D、“好吧,”小王停了一会儿说:“明天早晨,我在学校门口等你。
6.下列名句中休辞手法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假如我不存在了,他们的泪水会使太平洋为之涨潮。B、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C、相交多年的朋友,就如同沙漠中的古陶。
A 比喻 反复 比喻 B 夸张 感叹 比喻
C拟人 感叹 比喻 D 夸张 反复 比喻
7、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春节前夕,社区的送温暖活动,使居民感到心平气和。
B、牛郎游遍了天上的胜境,日子一久,也便觉得精彩无比。
C、说一个国家的兴亡盛衰,取决于肩负未来的青年,绝不是危言耸听。
D、那老女人又叹了一口气,神采奕奕的收起饭菜,慢慢地走了。
8、下列对作家作品介绍正确的一项是( )
A、莫伯桑,法国著名作家,选入教材的作品是《项链》。
B、毕淑敏是我国现代女作家,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红处方》。
C、鲁迅,原名周树人,当代著名文学家,入选教材的作品是《社戏》。
D、苏轼宋代著名文学家,选入教材的作品是《青玉案·元夕》。
二、文章阅读
(一) 科技文阅读 (12分)
太阳的能量 ? 太阳在亿万年的历史长河中忠于职守地为地球提供能量,它的能量是什么?这是一个催人探索的问题。在相对论出现以前,人们解释说太阳内部物质燃烧而释放出能量。相对论诞生后,则解释为原子核的聚变和裂变产生出巨大的能量。这两种解释都使人类痛苦而面临着抉择。? 然而,统一论发现,太阳是宇宙中大规模的统一场场能变化使得在某一空间区域内产生的巨大的能量辐射现象。这可以用太阳灶来打比方,聚光镜把太阳能聚焦在某一点上,于是该焦点便产生了一个能量聚焦点。太阳便是宇宙中一个巨大的能量聚焦点。这个能量点是来源宇宙统一场场能的不断变化使在太阳所在的区域内不断发生能级跃迁从而产生的巨大能量辐射现象。其微观辐射模型,正是核外电子能极跃迁的现象,一个电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对能量的吸收与释放是从整个原子系统上表现出来的,太阳能源的统一论观点使得在这一领域的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也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由此可见,太阳并不是悬挂在天空的圆球,而是宇宙运行中的一个闪光点。这闪光也不是因其自身能发光,而是宇宙运动产生的能量辐射现象,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对地球产生菲薄之念,因为地球自身就是拯救自己的真正的“太阳”。
2.与“太阳仅是宇宙中一个巨大的能量聚焦点”含义一致的是??(????)?A.太阳是在宇宙统一场场能作用下产生的巨大能量辐射现象。?B.太阳就是宇宙中吸收能量并产生巨大辐射现象的“聚光镜”。?C.太阳的巨大能量辐射现象是在宇宙统一场场能作用下产生的。?D.太阳就是宇宙“聚光镜”作用下吸收能量产生的辐射现象。3.“地球自身就是拯救自己的真正的‘太阳’”这一说法的科学依据是?(????)?A.整个宇宙是不可分解的整体,有地球存在,就一定有太阳存在。?B.地球运动是产生太阳辐射现象的必要条件,地球运动是永恒的。?C.从某种意义上说,“太阳”部分在地球中延伸,地球就是自身的“太阳”。
?D.太阳的辐射现象是包括地球在内的宇宙系统运行的自然结果。
4.下面表述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A.根据统一论,太阳是宇宙运行中自身并不能发光的一个闪光点。?B.相对论认为太阳能源来自于原子核的聚变和裂变产生的巨大能量。?C.文中用太阳灶来打比方是为了说明太阳是宇宙一个巨大的能量聚焦点。?D.相对论以前的观点认为,由于能源耗尽,太阳总有一天会从我们的太空消逝。
(二)散文阅读(20分)
倦鸟归巢
十载旅居国外,淡忘了旧日做女儿,做学生时的逍遥自在。也淡忘了旧时的“为赋新词强说愁”。不能淡忘,更无法摆脱的是思亲之情。不但不能摆脱,而且与日俱增。但是千里迢迢,飞出去的鸟也有了自己的窝。于是,思忆带了梦的色彩,省亲之念也似梦一般的遥远。及至梦成了真,人也喜得有些痴呆,不知是梦还是真了。 倦鸟终于返巢,然而巢中景物皆非。母亲两鬓已有白发,父亲亦无昔日的豪迈。妹妹已嫁,属于她自己的家,待我如客。我还失落了童稚的弟弟,因为他们皆已长大,在他们自己的天地中,找寻他们自己的爱情与梦,各自躲在他们与她们编织的网中,我试着走近他们,他们忙忙的退缩,似乎在说:“请不要啰嗦,我们已不需你的照顾。”他们怎能知道,我曾对他们渴望十年,现在只要他们抛开一切,与我共聚数天,接起断了的线,与我共忆十年前,我们都还依恋在巢中的那段息息相关的手足之情。我想抓住的,只是现在,而他们则急于迎接将来。一似当年的我;拍翅飞去,毫不留念。他们怎能知道,最温暖,最值得留恋的生活,即是活在双亲的身边? 像两只知事的老鸟,双亲把家移到荒漠的乡下。屋外是静寂的田径,屋内草地一片,没有孩童的嬉游,也没有青年人的脚步。草地中有一小池,池水轻泣,是唯一打破寂寥的声音。屋内挂满了照片,照片中有父亲往日的事业,今日亦成夕阳余辉,无法照亮空屋里满满的落寞。照片中有我们的童年,童年一去不返。我放下行囊,停留下来,重拾被抛下了十载的女儿的梦。白天,母亲为我劳碌,试着填满我在异国十年来被忽略的食欲;夜晚,我们对坐空屋,我带着伤感,描述旅居海外的生活,试着将它连到旧时的日子。但是在静僻的乡下,听着门外的喷池轻溅,面对双亲的落寞与安详,那串充满了挣扎的日子显得遥远而陌生,以致我怀疑自己是否在陌生的世界里,消度过十年?怀疑自己曾否离开过双亲的羽翼?因为,重依膝下,我几乎恢复了当年的逍遥自在,我几乎可以将十年像一张日历似的断然撕去而完全忘却。 但也仅是几乎而已。重聚后,是狂欢,狂欢后,是细细的喜悦,喜悦后面则是黎明一般的宁静,宁静中,我观察,并感受,一切都与以往不同。 母亲难免悬念在巢外飞翔的群鸟,父亲常忆昔日的豪情壮志而悒然,而我亦无法不缅怀未被携回的情愫,因此,寂寞会骤然来到挂满了往时欢笑的空屋,我会骤然觉得,我仅是一个带着疲乏的远客,在此暂停行脚,当秋风来时,我将重新负起行囊,再向寂寞的人生探索。目前的亲情,已非往日,而仅是驿站里的甘露,瞬息即逝。 惶然,徘徊于无人的田径,痴望田径外的空旷,空旷上的天苍,是什么改变了?是我失落了什么?苍天无语,白云悠悠而去。见白云倏忽千变,我悟及人间岂有永驻的欢乐?或是不散的筵席?人间岂有永聚的伴侣?或是不逝的爱?聚散去留,何人不是客?带着迟来的恍悟,我穿过田径,奔回悄立的门庭,门庭内是殷殷亲情,我对它曾企盼十年,我为它不远千里而来,无需痴问它为何容颜已改,而该庆幸它安然存在
出他们寂寞的原因。
3、“倦鸟终于归巢,然而巢中景物皆非。”请从文中找出巢中景物发生了哪些变化?
4、对本文的分析鉴赏有错的一项是( )
A、本文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作者十年前后不同的人生体验,在一种强烈的失落感中,抒发了海外游子对亲情的无比渴望。
B、“我”回家以后,寂寞多于喜悦,因为“我”与父母弟妹之间已经没有多少亲情可言。
C、“我”认为不管发生了什么变化,不管变得如何物是人非,只要殷殷亲情还在,就值得欣慰。
D、本文的观察角度不时发生变化,由“我”照见父母,由父母照见儿女,三番交替,生发出百般无以言表的滋味。
三、古诗词默写(28分)
1、此情无计可消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外。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泉石上流。
4、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乱石穿空,惊涛拍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醉了由他。
7、随意春芳歇,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表达(共8分,每小题4分)
1、仿照所给例句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特点和修辞手法与所给例句相同,与所给句子组成一组排比句。
青春像一首歌,唱出了年轻的弦律。
2、在现实生活中,发言者台上讲,手机下面响的现象很普遍。请根据这一情境,按照要求拟一句话,让人们关闭手机的话。要求:运用某种修辞手法委婉地进行表达,不超过20个字。
五、写作(50分)
根据“我的_______”,将题目补全,然后以此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中心明确,材料恰当,注意文章中的叙述与描写。
2、不得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