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7.1走进分子世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册7.1走进分子世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5-20 21:16: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1 走进分子世界
一、单选题
1.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B.封闭在容器内的气体可以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扩散运动
2.通过可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物理规律,这是物理学常用的探究方法,小明观察到以下的现象,并进行了初步推测,其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
A.破镜难圆---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B.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摘较大的水银---分子间有引力
C.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分子间存在空隙
D.施制鸭蛋,盐分子能进入蛋中---盐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金片和铅片紧压在一起,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分开,可以看到它们相互进入约1mm,这个实验说明(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是运动的
C.分子间存在引力 D.分子间存在斥力
4.下列现象中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 )
A.余音绕梁 B.尘土飞扬 C.桂花飘香 D.大雪纷飞
5.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麦浪起伏 B.尘土飞扬 C.花香四溢 D.大雪纷飞
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走进家门闻到香喷喷的菜香 B.看到烟雾在空中飞舞
C.墨水在水中扩散 D.放入水中的糖使水变甜
7.下列现象中,能说明物体的分子在运动的是(  )
A.落叶纷飞 B.百花飘香 C.雪花飘飞 D.黄沙飞扬
8.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子间存在斥力
B.腌制咸鸭蛋,利用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有规则运动
C.小米与大豆放在一起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两个削平的铅块被紧压在一起不易分开,是因为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9.关于热量、内能及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热量多
B.热量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
C.把0℃的冰块熔化成0oC的水,其内能不变
D.由于分子间存在相作用的斥力,所以固体很难压缩
10.近年来,我县青树嘴镇全面推进大通湖水环境治理工作,以美丽河湖滋养翠蔓青树,擦亮生态文明优势,绘就了“水美家乡”的绿色画卷。居民们介绍:“没整治之前,河道又黑又臭”原来“很远能闻到臭气”, 这是因为(  )
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的体积是非常小的
C.分子之间存在力的作用
D.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雪花在寒风中飞舞,是因为构成雪花的分子在做杂乱无章的热运动
B.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进行得越快,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跟温度有关
C.气球内的气体对气球有压力作用,说明球内气体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装满石子的瓶子还可装进许多细沙,说明分子之间有距离
12.在工业上,液压机利用了液体很难被压缩的原理,“液体很难被压缩”反映了液体(  )
A.分子的个数很多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存在引力 D.分子间没有空隙
二、填空题
13.荷叶上两滴水珠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 _____,封闭在注射器筒内的空气刚开始很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 _____,压缩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再压缩,这是因为分子间有 _____。
14.为防止疫情反弹,进入学校大门必须进行测量体温。目前使用的一种测温枪可以快速对进出人员进行非接触式体温测量,它是通过接受人体表面辐射出来的__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进行工作,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km/s,刚进入教室会闻到消毒酒精的味道,这是因为:________,25毫升的水和75毫升的酒精配制酒精消毒液时发现消毒液的体积小于100毫升,这是因为________。
15.金秋的校园里,能闻到阵阵的桂花香,这是一种_______现象;当天气晴朗气温高时,我们闻到的桂花香味更浓,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______(选填“剧烈”或“缓慢”)。
16.年三十包饺子是北方地区最重要的习俗。如图所示,包饺子时,用力捏面皮,面皮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 ______。饺子出锅后整个厨房都能闻到香味,这是 ______现象。
三、综合题
17.夏日的公园,百花盛开,处处飘香;满载游客的过山车,从高处急驰而下;远处的湖面上例映着美丽的景色.根据描述,请写出任意两个涉及到的物理现象并用物理知识解释.
(1)现象:_________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现象:_________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准备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活动特征。然而,他发现水中悬浮的花粉颗粒似乎在不停地运动。起初布朗还以为花粉是有生命的个体,所以在水中游动。当他把水换成酒精,又把花粉晒干,折腾数次后,希望能够彻底地杀死花粉,却发现液体中的花粉颗粒还是在不停地运动。换做其他无机小颗粒,也是运动不止。他把颗粒运动的轨迹给记录了下来,这些轨迹简直是一团乱糟糟的线,毫无规律可言。而且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显然这并不是生命体的运动方式。作为科学家,他把花粉颗粒的运动写入了论文。后来人们把这种微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称作布朗运动。
布朗运动发现后的50余年里,科学家一直没有很好地理解其中的奥秘。直到原子和分子的概念被人们广泛地接受之后,才有人指出,布朗运动其实是花粉颗粒受水分子的不均匀撞击所致。因为液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会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从而不断撞击悬浮颗粒。当悬浮颗粒足够小时,它受到的液体分子撞击难以达到平衡,于是朝某个方向运动。由于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反映到颗粒的运动也是无规则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颗粒运动也越剧烈。颗粒越大受到的撞击更容易达到平衡,故小颗粒的布朗运动更明显。
(1)布朗运动是指________的运动。
A.水分子的运动 B.花粉颗粒的运动
(2)布朗运动实质上反映了_______的运动。
(3)分子运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其运动特征不容易研究,但科学家可以通过布朗运动认识它,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法。
(4)花粉颗粒的质量越大,则其_______越大,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
(5)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其直径很小,约为________m。
(6)根据上文,写一条使布朗运动更明显的措施:________.
19.2011年3月,日本发生了强烈地震并引发了海啸,对福岛核电站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1)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发生的核_____(选填“裂变”或“聚变”)产生的核能来发电的.
(2)由于一系列的爆炸,使得大量的核燃料外泄,周围的人们处在核污染中.为了给处于高温中的核反应堆外壳降温,消防员通过喷水的方法来有效降温,这是用_____的方法来改变内能的;在喷水过程中,会看到的核反应堆外壳冒出大量“白气”,“白气”的形成先后经过的物态变化是先_____后_____.
(3)如果核电站每年需要50t的核燃料,而同等规模火电站每年需要6×106 t的煤炭.6×106 t的煤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_____J.(煤炭的热值为3×107J/kg)
(4)“能源和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要从我做起.下列说法中需要改正的是_____(填字母代号).
A.尽可能用太阳能热水器代替电热水器
B.养成及时关掉水龙头和人走关灯的习惯
C.用洗脸水冲厕所,将废报纸、空酒瓶等送到废品收购站
D.及时将生活垃圾,废电池装在一起丢入垃圾箱
20.1克食盐中约有1.04×1022个分子,把1克食盐投入一个水库中,已知水库的蓄水量为4×109m3,如果食盐分子均匀分布在水库的水中,那么每立方厘米的水中约含有多少个食盐分子?通过以上计算,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21.完成下列两小题
如图所示,根据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进行解释.
①说明分子 ______ ;
②说明分子间 ______ ;
③说明分子间 ______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 “破镜难圆”是因为破镜分子间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分子间作用力很微弱,故A错误;
B 封闭在容器内的气体可以被压缩,这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B正确;
C 用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说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这是宏观现象,分子间有间隙是微观的,故C错误;
D 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这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但不是分子做扩散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2.A
【详解】
A.破镜难圆,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很大,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故A符合题意;
B.两滴水银能自动结合,是因为相水银分子之间在一定距离范围内相互吸引,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B不符合题意;
C.分子间存在间隙,故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减小,故C不符合题意;
D.施制鸭蛋,盐分子能进入蛋中,是因为盐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B
【详解】
金片和铅片紧压在一起,5年后发现它们彼此进入了对方,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热运动。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4.C
【详解】
A.余音绕梁是指声波在空气中传播,不是分子热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尘土飞扬,尘土是大颗粒,不是分子,故不是分子热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桂花飘香,是气味分子在运动,故C符合题意;
D.大雪纷飞,雪不是分子,故不是分子热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C
【详解】
A.麦浪起伏属于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尘土飞扬属于机械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花香四溢是由于花香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C符合题意;
D.大雪纷飞属于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B
【详解】
A.走进家门闻到香喷喷的菜香,这是扩散现象,是有香味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A不符合题意;
B.烟是固体小颗粒,看到烟雾在空中,是烟雾做机械运动的结果,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故B符合题意;
C.墨水在水中扩散,是墨水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C不符合题意;
D.放入水中的糖使水变甜,是扩散现象,是糖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B
【详解】
A.落叶纷飞是落叶的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百花飘香,是芳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是分子运动,故B符合题意;
C.雪花飘飞,雪花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黄沙飞扬是物体在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A
【详解】
A.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固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子间存在斥力,故A正确;
B.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杂乱无章的热运动,腌制咸鸭蛋,利用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
C.小米与大豆放在一起总体积变小,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小米和大豆都不是单个的分子,故C错误;
D.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两个削平的铅块被紧压在一起不易分开,是因为物体被拉伸时,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故D错误。
故选A。
9.D
【详解】
A.热量是状态量,存在于热传递的过程中,只能说吸收或放出多少热量,故A错误;
B.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故B错误;
C.把0℃的冰块熔化成0oC的水,不断吸热,其内能变大,故C错误;
D.分子间存在斥力,所以固体很难压缩,存在引力,难以拉伸,故D正确。
故选D。
10.A
【详解】
在远远的地方就能闻到河道的臭味,是因为臭味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飘入到人鼻孔中的原因,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选A。
11.B
【详解】
A.雪花可见,而分子的直径约为10-10m,肉眼是看不见的,故雪花不是分子,故A错误;
B.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进行得越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故B正确;
C.气体间的距离比较远,几乎可以忽不计,而气球内的气体对气球有压力作用,是由于球内气体分子频繁碰撞气球壁而产生的,故C错误;
D.分子之间的间距也很小,是不可见的,而石头间的空隙可见,故不是分子间隙,故D错误。
故选B。
12.B
【详解】
液体很难被压缩,反映了液体分子间存在斥力,且斥力较气体大,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 引力 间隙 斥力
【详解】
[1]两滴靠近的水珠会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水珠,是因为水分子间存在吸引力,将两水珠吸引在一起,所以这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2]气体间分子容易被压缩,是分子间的距离较大,彼此间的作用力较小,所以这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3]气体分子被压缩过程,分子间的距离变小,压缩到一定程度,分子间距离足够小,则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就很难再被压缩,这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14. 红外线 3×105 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之间有空隙
【详解】
[1]一切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红外线具有热效应,测温枪是通过接受人体表面辐射出来的红外线工作的。
[2]红外线属于光线中的不可见光,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5m/s,即3×105km/s。
[3]刚进入教室会闻到消毒酒精的味道,这是酒精的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4]25毫升的水和75毫升的酒精配制酒精消毒液时发现消毒液的体积小于100毫升,这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混合后的液体总体积会缩小。
15. 扩散 剧烈
【详解】
[1]金秋的校园里,能闻到阵阵的桂花香,是香气分子扩散进空气中,属于扩散现象。
[2]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当天气晴朗气温高时,我们闻到的桂花香味更浓。
16. 引力 扩散
【详解】
[1] 分子之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包饺子时,用力捏面皮,面皮在分子引力作用下会粘在一起,故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2]饺子出锅后整个厨房都能闻到香味,饺子的芳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进入到空气中,是扩散现象。
17. 处处飘香 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高处急驰而下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详解】
试题分析:(1)夏日的公园,百花盛开,处处飘香,我们能闻到花的香味,是由于花中有香味的物质的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有一部分扩散到空气中.(2)满载游客的过山车,从高处急驰而下,速度越来越大,是由于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原因.(3)远处的湖面上例映着美丽的景色,这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向形成的.
【考点定位】
分子动理论、动能重力势能的转化、平面镜成像现象
18. B 分子无规则 转换 惯性 10-10 减小微粒大小(或提高液体温度)
【详解】
[1] 1827年,当时科学家还对分子没有完整的认识,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是花粉的微粒,人们把这种微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称作布朗运动,故作布朗运动是指花粉的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3]花粉微粒自己是不会运动的,其运动的原因实质是花粉颗粒受水分子的不均匀撞击所致。由于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反映到颗粒的运动也是无规则的。故实质反映的分子无规则的运动。这种本身无法直接观察,或直接研究的问题和现象,转变成便于研究的问题和现象来研究,称为转换法。
[4]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而惯性大的表现是运动状态不易改变,这里花粉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是与惯性有关,即质量大,惯性大。
[5]分子的直径一般在几分之一纳米左右,合大约10-10米左右。
[6]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温度越高,分子撞击越明显,布朗运动也越明显;当惯性越小,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故质量小,布朗运动也会越明显。故可以减小微粒的质量或提高液体的温度。
19. 裂变 热传递 汽化 液化 1.8×1017 D
【详解】
解:(1)核电站是利用核能来发电的,其能量是原子核发生裂变时释放出来的;(2)喷水降温是将反应堆外壳的热量传递给水,这是用热传递的方法来改变内能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聚集中空中;“白气”形成先后经过的物态变化是水先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再液化成小水珠;(3)放出的热量Q=qm=3×107J/kg×6×109kg=1.8×1017J;
(4)用太阳能替代电能,养成及时关水关灯的好习惯,废旧物品的二次利用等都符合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要求,只有将废电池与生活垃圾丢在一起会造成环境的污染,符合题意.
20.2.6×106,通过这一计算可以看出,分子非常小,数目非常多.
【详解】
水库中水的体积:
V=4×109m3=4×1015cm3,
每立方厘米的水中约含有多少个食盐分子:
n==2.6个,
通过这一计算可以看出,分子非常小,数目非常多。
先对水的体积进行单位换算,再让分子总数除以水的总体积即可得出答案。
21. 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存在引力 存在空隙
【详解】
①第一幅图中,整杯水可以全部被染色,是因为墨水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②第二幅图中,两个铅块连成了一个整体,所以可以让台灯悬挂在下边,说明铅块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③第三幅图中,混合后总体积比两个体积相加之和要小,说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都存在空隙.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