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5-20 21:2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破镜难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斥力
B.松软的面包用手一捏体积会大大缩小,这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C.打扫教室时,看见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用热水相比较冷水更容易去掉衣物上污渍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2.若把原子、原子核、电子看成球体,原子半径的数量级为10-10m, 原子核半径的数量级为10-15m,电子半径的数量级小于10-9nm。按尺度从大到小的排序是( )
A.原子 原子核 电子
B.电子 原子 原子核
C.原子核 原子 电子
D.原子 电子 原子核
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轻质小球相互排斥,把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乙球时,乙球与橡胶棒相互吸引,则甲球(  )
A.一定带王电荷 B.一定带负电荷
C.可能带正电荷 D.可能带负电荷
4.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A,A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大,如图所示。再用C棒去同时接触A、B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A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小,B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验电器原理是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B.C棒与其手柄D均为导体
C.当C棒接触两验电器的金属球时,产生的电流方向为A到B
D.丝绸摩擦玻璃棒的过程中,电子是由丝绸转移到玻璃棒
5.“破镜不能重圆”是指打破的玻璃不能再重新变成一面完整的镜子,其原因是(  )
A.断面处分子间的距离太大,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
B.断面处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相等,互相抵消
C.断面处分子间距离太大,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
D.断面处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6.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A不带电,B带负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连接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中质子通过金属棒流向B,瞬间电流方向为A到B
B.B中的电子通过金属棒流向A,瞬间电流的方向从A流向B
C.B中的电子通过金属棒流向A,瞬间电流的方向从B流向A
D.A中电子通过金属棒流向B,瞬间电流方向为B到A
7.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下列诗句能体现“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大风起兮云飞扬 B.柳絮飞时花满城
C.满架蔷薇一院香 D.秋雨梧桐叶落时
8.如图所示,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先用餐巾纸摩擦吸管的a端使其带电,再把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吸管a端时,橡胶棒排斥吸管。若此时再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分别靠近吸管的a端和b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棒与吸管a、b两端均相互吸引
B.玻璃棒与吸管a、b两端均相互排斥
C.玻璃棒与吸管a端相互吸引,与b端相互排斥
D.玻璃棒与吸管a端相互排斥,与b端相互吸引
9.从物理学角度,对下列自然现象的解读,正确的是(  )
A.“阳春三月,鸟语花香”:属于扩散现象,温度高时,分子才会做无规则运动
B.“夏荷轻摇,珠露合聚”:露珠聚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秋高气爽,落叶飘扬”: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数九严冬,银装素裹”:积雪间存在孔洞,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10.轻质棒M放在绝缘支架上能自由平衡,毛皮摩擦后的橡胶棒L靠近轻质棒M的A端,A端被吸引,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造成橡胶棒L失去电子 B.摩擦造成毛皮失去电子
C.轻质棒M一定带负电 D.轻质棒M一定带正电
1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A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如图甲所示;用玻璃棒A靠近(不接触)不带电的验电的金属球B时,验电器的金属箔也张开,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丝绸与玻璃棒相比,玻璃棒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要强
B.图甲中,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图甲中,玻璃棒A上的一部分电子转移到金属箔上
D.图乙中,金属箔上的一部分电子转移到金属球B上
12.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而且会变得蓬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塑料是导体
B.梳子梳头后,梳子带电而头发不带电
C.梳子与头发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D.梳头发变得蓬松是因为带上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斥
13.对如图所示的几个电学实验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如图甲,丝绸摩擦玻璃棒,使玻璃棒和丝绸都带上正电
B.如图乙,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近轻质小球时的情况,说明该小球带正电
C.如图丙,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由于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D.如图丁,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轻质塑料吸管一端,相互吸引,说明吸管一定带正电
14.小伟妈妈做饭时,不小心把胡椒粉洒在粗粒盐上。小伟急中生智,拿塑料小勺在毛料布上摩擦了几下,然后把小勺靠近胡椒粉,胡椒粉立刻被吸到勺子上,成功将胡椒粉和粗粒盐分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塑料小勺能吸引胡椒粉是因为它带了电
B.若塑料小勺带负电是因为它失去了电子
C.塑料小勺带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
D.塑料小勺摩擦毛料布带了电,说明小勺是导体
15.下列诗句描述中涉及分子热运动的是(  )
A.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 B.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二、填空题
16.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总体积,此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______。同时闻到了酒精的气味,这是______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______。
17.如图实验所示,根据粒子和宇宙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图甲中,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砝码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了_________;
(2)图乙中,往装有50cm3水的量筒中注入50cm3的酒精,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_____(大于/小于/等于)100cm3。这说明_________;
(3)图丙是小华模拟宇宙膨胀的实验,气球上的小圆点可以看成是宇宙中的天体,充气使气球不断膨胀时,任意两个小圆点之间的距离都在_____。在实际的观察中,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这一现象说明星系在逐渐_____(靠近/远离)我们。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37亿年前的一次___________。
18.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会张开,张开是因为______,金属箔张开瞬间电流的方向是由______(选填“金属箔到金属球”或“金属球到金属箔”)。
19.如图a是原子结构情况示意图,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带___________(选填“正”或“负”)电的电子组成的;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捧带正电,这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的过程中___________(选填“得到正电荷”或“失去电子”)。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验电器金属箔张开,如图b所示。接触瞬间___________(选填序号即可:①“有正电荷从玻璃棒转移到验电器”、②“有电子从验电器转移到玻璃棒”或③“没有电荷转移”)。而验电器金属箔片会张开,这是因为___________。
20.梳理头发时,塑料梳子能吸引头发,此现象称为静电现象,塑料梳子和头发所带的电荷是_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使梳子和头发带电的方法是 ______,使用该方法使物体带电的实质: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______。
三、综合题
21.如图所示的装置,是课外小组的同学们自制的一台静电发动机。他们将两个塑料杯的外面都包裹一层铝箔,将两个杯子套在一起并在外面再套一个塑料杯,制作成简易电容杯。再将一个塑料杯周围均匀的贴上铝箔条,用笔尖在塑料杯顶端顶出个凹坑,制成转杯。用笔将转杯支撑在底座上,然后将电容杯中接出的一个铝箔条与转杯一侧的铝箔条接触,用塑料吸管做支架,固定一个铝箔条并使其与转杯的另一侧接触。静电发动机就制作完成,同学们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将橡胶棒接触电容杯的铝箔,重复几次后,便观察到转杯转动了起来。
(1)为了实验现象明显,支架和底座的材料都应选择___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2)用毛皮摩擦橡胶棒使其带________电,用橡胶棒接触电容杯的铝箔,可将电荷传到转杯的铝箔细条片上,由于同种电荷相互_______,在_________的作用下,转杯就旋转了起来。
22.请根据下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从宏观到微观
仰望星空,群星闪耀,宇宙到底有多大呢?目前人类利用哈勃望远镜所观测到的空间最远已达1026m的宇宙深处。宇宙中有数十亿个星系,银河系只是这数十亿星系中的一个。银河系中的太阳系是由太阳与围绕它运行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组成。
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目前科学家们对物质世界的探索已到达10-17m的微观领域,且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公元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对他的学生说道:“你们看见远处那片树林了吗?由这里望去,它像一堵密不透风的绿墙。但走近一看,穿过它并不困难,它表面上是一堵坚硬的绿墙,其实是树干和枝叶编成的疏网……正像绿墙是由树干和枝叶组成似的,大自然的万物都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原子构成。”19世纪初道尔顿提出了真正科学的原子学说。19世纪70年代,人们通过对气体放电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了阴极射线。19世纪90年代,汤姆孙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速度很高的带负电的粒子组成,这种粒子就是“电子”,这说明了原子是可分的。20世纪初,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即原子的中心是带正电的原子核,占很小的体积,但其密度很大,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带负电的电子在不同的轨道上绕着原子核运动,就像地球绕着太阳运动一样。之后,科学家在探索物质结构的历程中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发现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的粒子组成的。自20世纪中叶起,人类为了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制造了各种类型的加速器,又发现了μ子,π介子、K介子、Λ超子、Σ超子及τ子等400余种粒子,这些粒子是比原子核更深层次的物质存在形式。
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永无止境,探索永不停止,微观世界的神秘面纱还有待于人们去揭开。
(1)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A.银河系、地球、原子、太阳系
B.太阳系、银河系、生物体、原子
C.太阳系、地球、电子、原子
D.银河系、地球、原子、原子核
(2)自从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的内部结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下图中所示的三种模型中与核式结构模型最为相似的是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A.“实心球”模型 B.“枣糕”模型 C.“行星”模型
(3)上述文章中,德谟克利特给他的学生讲解时所说的话,体现了一种常用的物理学方法,以下研究过程采用了这种方法的是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A.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使不同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B.把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的比值定义为速度
C.水压使水管中形成水流,类似的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
23.趣味链接
人类对火的认识和利用,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自己.可以说人类文明史,就是火的利用史.今天再让你见一下具有灵性的火焰.灵性一:李斌用手摩擦一束细塑料包扎带,由于静电作用,包扎带会张开.当他把火焰靠近包扎带时发现包扎带会合拢.灵性二:如图所示,李斌在带电体A的附近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发现火焰会偏向A,且离A越近,火焰偏得越厉害.
(1)从以上材料中你认为火焰灵性一的原因是________.
(2)灵性二中其火焰偏向A的原因是________;就“火焰离A越近,偏得越厉害”的现象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________.
24.材料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防病毒口罩一时间成为热门话题。市面上的口罩种类很多,在这些口罩中医用外科口罩以及N95级口罩可以起到良好的防病毒的作用。那么其防病毒的原理是什么呢?
这两种口罩的核心过滤层均由一层熔喷非织造布构成,该熔喷非织造布是一种以聚丙烯为材料,由许多纵横交错的纤维以随机方向层叠而成的膜,纤维直径范围在0.5~10μm,相比较病毒的大小,熔喷非织造布的纤维间空隙依旧很大。虽然新型冠状病毒尺寸很小,在100nm左右,但是病毒无法独立存在,其传播途径主要有分泌物和打喷时的飞沫,而飞沫的大小在5μm左右。熔喷非织造布可通过多种过滤机制实现对飞沫等的过滤,纤维空隙可起到筛的作用,但这只是最基本的相互作用之一。根据飞沫颗粒的大小和气流速度,纤维可通过多种机制捕捉合病毒飞沫惯性碰撞——存在较大的惯性的大颗粒遇到过滤纤维时,由于其惯性而无法改变方向,因此会撞击纤维并附着在纤维上拦截——当颗粒沿着气流运动,碰巧与纤维表面接触时,容易跟随气流移动的史等尺寸题粒与过滤纤维接触,被纤维拦截扩散——粒子尺寸极小时受随粒子运动(小粒子的布朗运动)控制,运动方向脱离气流方向,碰到纤维时被吸附静电吸引——当纤纤维上存在时上的对粒会产生静电粘附。
(1)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给全国人民带来很大影响,为了保护自己与他人,出门必须要戴上口罩之后与人交谈时,他人听到你的声音_____变小(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2)新型冠状病毒尺寸很小,在100nm左右,约等于_____m
(3)有关口罩纤维捕捉食病毒飞沫的机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存在较大的惯性的大颗粒”说明质量大的颗粒受到的惯性作用大
B.“容易随气流移动的中等尺寸颗粒”气流速度越快,气体压强越大,所以颗粒易与气流一起移动
C.“当粒子尺寸极小时,受随机粒子运动(小粒子的布朗运动)”小粒子的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热运动
D.“当纤维上存在静电荷时,纤维上的静电荷对颗粒会产生静电粘附。”说明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石墨烯﹣﹣改变世界的神奇新材料
一片碳,看似普通,厚度为单个原子,却使两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这种全新材料名为“石墨烯”,密度仅为3mg/cm3(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石墨烯是目前世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作为电导体,它有着和铜一样出色的导电性;作为热导体,它比目前任何其他材料的导热效果都好,而且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利用石墨烯,科学家能够研发一系列具有特殊性质的新材料.比如,石墨烯晶体管的传输速度远远超过目前的硅晶体管,因此有希望应用于全新超级计算机的研发;石墨烯还可以用于制造触摸屏、发光板,甚至太阳能电池.如果和其他材料混合,石墨烯还可用于制造更耐热、更结实的电导体,从而使新材料更薄、更轻、更富有弹性,从柔性电子产品到智能服装,从超轻型飞机材料到防弹衣,甚至未来的太空电梯都可以以石墨烯为原料.因此,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1)这种新材料_________(具有/不具有)导电性
(2)最近研究人员通过引入由多层石墨烯制成的交替散热通道,解决了在交通信号灯和电动汽车中使用半导体材料散热的难题,这是利用石墨烯的_________
A.导热性好 B.硬度大 C.透光性好 D.导电性强
(3)根据石墨烯的性质,你认为石墨烯不适合用来制成_________
A.输电线 B.冲击钻的钻头 C.隔热保温材料 D.电饭锅的锅胆
(4)科学家造出“石墨烯”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_________(大/小)
(5)石墨烯是目前世上至今发现的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针对这一发现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你认为最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石墨烯为什么很薄?
B.如何提取石墨烯这种物质?
C.石墨烯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
D.石墨烯的硬度与石墨烯的厚度、面积有什么关系
26.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做法如图1: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因是_____.
(2)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_____.
(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如图2的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分子间既有引力也有斥力,“破镜难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距离过大,导致相互作用力很小。故A错误;
B.松软的面包用手一捏体积会大大缩小,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是宏观的物理现象,与分子间存在间隙没有关系,故B错误;
C.打扫教室时,看见尘土飞扬,尘土的大小在几百到几十微米左右,不是分子,不属于分子运动,故C错误;
D.一切分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用热水相比较冷水更容易去掉衣物上污渍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D正确。
故选D。
2.A
【详解】
因为1nm=10-9m,所以
10-9nm=10-18m
故按尺度从大到小的排序是:原子、原子核、电子。
故选A。
3.A
【详解】
由图可知,甲、乙两个轻质小球相互排斥,说明甲、乙两个轻质小球带有同种电荷,橡胶棒带负电,乙球与带负电的玻橡胶棒相互吸引,则乙球带正电,甲球也带正电,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C
【详解】
A.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故A错误;
B.C棒是导体,手柄D应为绝缘体,否则电荷会通过人体传出,故B错误;
C.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该玻璃棒去接触验电器A时,验电器A也会带正电;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杆将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时,B验电器上自由电子向验电器A转移,负电荷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故产生的电流方向为A到B,故C正确;
D.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故电子是由玻璃棒转移到丝绸,故D错误。
故选C。
5.C
【详解】
一切物质的分子间都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但分子间的作用力是有范围的;玻璃打破后,由于两块玻璃断面处分子间距离太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所以打破的玻璃不能再重新变成一面完整的镜子。
故选C。
6.B
【详解】
A不带电,B带负电,说明B验电器上有多余的电子,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连接起来,B中的电子会通过金属棒流向A;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电子带负电,故电流的方向和电子流动方向相反,即瞬间电流的方向是从A流向B,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7.C
【详解】
A.大风起兮云飞扬,是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柳絮飞时花满城,柳絮和花看得见,故不是分子,故不能体现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满架蔷薇一院香,是香味分子在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符合题意;
D.秋雨梧桐叶落时,雨、梧桐叶都是看的见的物体,不是分子,故不是分子无规则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A
【详解】
已知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靠近吸管a端时,橡胶棒排斥吸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a端也带负电荷;此时再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分别靠近吸管的a端和b端,因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和a端是异种电荷,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玻璃棒会吸引吸管a端,b端不带电,但玻璃棒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玻璃棒会吸引b端,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9.B
【详解】
A.不论温度高低,一切分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露珠靠很近之后就汇聚在一起,是因为水分子直接存在引力,故B正确;
C.分子是肉眼看不到的,落叶不是分子,故C错误;
D.积雪间的孔洞是物体间的空隙,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D错误。
故选B。
10.B
【详解】
AB.与毛皮摩擦后的橡胶棒L得到电子带负电,毛皮失去电子带正电,故A错误,B正确;
CD.轻质棒M的A端被橡胶棒吸引,轻质棒M有两种可能,因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可能带正电;因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可能不带电,故CD错误。
故选B。
11.D
【详解】
A.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过程中失去电了,丝绸得到电子,那么玻璃棒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比丝绸的弱,故A错误;
BC.带正电的玻璃棒与验电器的金属球B接触时,金属箔上的电子受到A的吸引而向A移动,于是金属箔带上了同种电荷,而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于是金属箔张开了一定角度,故BC错误;
D.图乙中,带正电的A靠近B,B因为受到A的吸引,于是电子集中在B靠近A的那端,于是金属箔上的一部分电子会向金属球B转移,故D正确。
故选D。
12.D
【详解】
塑料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 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塑料梳子与头发相互摩擦,发生了电荷的转移,从而使梳子和头发分别带上异种电荷而互相吸引,所以随着梳子飘起来,头发带上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斥,所以头发越梳越蓬松。
故选D。
13.B
【详解】
A.丝绸摩擦玻璃棒,使玻璃棒带上正电,丝绸带上负电,故A错误;
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排斥轻质小球,说明该小球一定带正电,故B正确;
C.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C错误;
D.带电物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吸引吸管,说明吸管可能带正电或者不带电,故D错误。
故选B。
14.A
【详解】
A.塑料勺经过摩擦带了电,带电体吸引胡椒粉这样的轻小物体,故A正确;
B.若塑料勺带负电是因为它得到电子,故B错误;
C.塑料小勺带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使电荷发生了转移,不是创造了电荷,故C错误;
D.摩擦起电不能说明物体是导体,塑料小勺是绝缘体,故D错误。
故选A。
15.D
【详解】
A.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描述了声音的传播,故A不符合题意;
B.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描述了太阳光照下,雾(液态的小水滴)汽化形成水蒸气,雾消失不见,故B不符合题意;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中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臭”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6. 间隙 扩散 无规则运动
【详解】
[1]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总体积,是因为分子间存在间隙,水分子和酒精分子进入彼此的间隙,使得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
[2][3]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闻到酒精的气味是由于酒精“原子”飘到我们的鼻子中,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7. 分子间有引力 小于 分子间有间隙 增大 远离 大爆炸
【详解】
(1)[1]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的底面分子之间的距离比较大,表现为引力,使两个铅柱结合在一起,即使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2)[2][3]水分子和酒精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往装有50cm3水的量筒中注入50cm3的酒精,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cm3,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3)[4]宇宙膨胀学说提出:我们可以假设宇宙是一个正在膨胀的气球,而星系是气球表面上的点,气球上斑斑点点,随着气球被吹胀,任意两个小圆点之间的距离都在增大。
[5]后来科学家借助天文望远镜对宇宙有了更深的认识,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之为谱线“红移”,这一现象说明星系在远离我们运动。
[6]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可推知,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37亿年前的一次原始火球大爆炸。
18.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金属球到金属箔
【详解】
[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都带上正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金属箔会张开。
[2]金属箔张开瞬间,电子从金属箔流向金属球,因此电流的方向是由金属球到金属箔。
19. 负 失去电子 ② 金属箔片带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详解】
[1]原子是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的,由图知,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2]丝绸和玻璃棒摩擦,玻璃棒束缚电子的本领弱,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
[3]用带电玻璃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小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上的电子转移给带电玻璃棒,玻璃棒得到一部分电子,所带的正电荷减少,金属箔片因失去电子带正电。故在接触的时有电子从验电器转移到玻璃棒,所以选填②。
[4]用带正电玻璃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小球,验电器金属箔片上部分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金属箔片上因失去电子都带上了正电荷,相互排斥,所以金属箔片会张开。
20. 异种 摩擦起电 电子在物体之间发生了转移
【详解】
[1][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塑料梳子能够吸引头发是因为梳子与头发发生摩擦时电荷间发生了转移,使梳子和头发分别带上了异种电荷,而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所以塑料梳子能够吸引头发。
[3] 使用该方法使物体带电的实质, 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电子在物体之间发生了转移。
21. 绝缘体 负 排斥 排斥力
【详解】
(1)[1]为了防止铝箔上的电荷转移到支架和底座上,所以支架和底座的材料都应选择绝缘体。
(2)[2][3][4]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用橡胶棒接触电容杯的铝箔,橡胶棒的电荷传到转杯的铝箔细条片上,此时铝箔细条片和橡胶棒带有同种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在排斥力的作用下,转杯就旋转了起来。
22. D C C
【详解】
(1)[1]A.由题中材料可知,太阳系是银河系其中的一个,银河系的尺度大于太阳系,太阳系是由太阳与围绕它运行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组成,那么太阳系的尺度大于地球,原子很小,地球的尺度大于原子,综上所述,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银河系、太阳系、地球、原子,故A不符合题意;
B.由A解析可知,银河系的尺度大于太阳系,太阳系的尺度大于生物体,而大自然的万物都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原子构成,则生物体的尺度大于原子,那么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银河系、太阳系、生物体、原子,故B不符合题意;
C.由A解析可知,太阳系的尺度大于地球,地球的尺度大于原子,原子的尺度大于电子,则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太阳系、地球、原子、电子,故C不符合题意;
D.由A解析可知,银河系的尺度大于地球,地球的尺度大于原子,再根据题中材料“原子的中心是带正电的原子核”可知,原子的尺度大于原子核,则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银河系、地球、原子、原子核,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2]根据题中材料“带负电的电子在不同的轨道上绕着原子核运动,就像地球绕着太阳运动一样”,可知与核式结构模型最为相似的是“行星”模型。
故选C。
(3)[3]德谟克利特给他的学生讲解时所说的话,体现了一种常用的物理学方法,这种方法是类比法;
A.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使不同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这是采用控制变量法,故A不符合题意;
B.把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的比值定义为速度,这是采用比值法,故B不符合题意;
C.水压使水管中形成水流,类似的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这是采用类比法,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23. 火焰周围充满了正、负离子,细塑料包扎带靠近时,正负离子就会转移到塑料包扎带上,塑料包扎带由于带上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 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火焰离A越近,吸引力越大
(1)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根据离A越近,火焰偏得越厉害的现象进行合理的猜想.
【详解】
(1)塑料包扎带带有同种电荷,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塑料包扎带带正电或带负电,塑料包扎带和火焰靠近时,火焰周围充满了正、负离子,细塑料包扎带靠近时,正负离子就会转移到塑料包扎带上,塑料包扎带由于带上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
(2)带电体A的附近放置一只点燃的蜡烛,发现火焰会偏向A,说明带电体吸引轻小的火焰.离A越近,火焰偏得越厉害,说明两者的相互作用跟距离有关,距离越小,吸引力越大.
故答案为(1)火焰周围充满了正、负离子,细塑料包扎带靠近时,正负离子就会转移到塑料包扎带上,塑料包扎带由于带上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
(2)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火焰离A越近,吸引力越大.
本题考查电现象的知识,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摩擦起电、接触带电、感应起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4. 响度 10-7 D
【详解】
(1)[1]戴上口罩后,声音的传播受到阻碍,会使他人听到你的声音响度变小。
(2)[2]1nm=10-9m,可得100nm=10-7m。
(3)[3]A.惯性不是力,是物体的一种性质,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A错误;
B.由流体压强规律可知,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故B错误;
C.布朗运动时小颗粒,越小效果越明显,肉眼可见,不属于分子范畴,故C错误;
D.“纤维上的静电荷对颗粒会产生静电粘附”,可说明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D正确。
故选D。
25. 具有 A C 大 D
【详解】
(1)题文说:它有着和铜一样出色的导电性,由题意可知,石墨烯属于导体,具有导电性;
(2)多层石墨烯制成的交替散热通道,解决了交通信号和电动汽车中使用半导体材料散热的难题,说明石墨烯由很好的导热性,故A正确,BCD错误;
(3)A、石墨烯是良好的导电体,可以用来制作输电线,故A不符合题意;
B、石墨烯是目前世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可以用来制作钻头,故B不符合题意;
C、石墨烯的导热性比较好,故不能用来制作隔热保温材料,故C符合题意;
D、石墨烯还可用于制造更耐热、更结实的电导体,可以用来制作电饭锅的锅胆,故D不符合题意;
(4)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石墨烯的密度为3mg/cm3=3kg/m3,要大于空气的密度;
(5) “石墨烯是一种神奇的物质,是人类至今发现的厚度最薄、强度最高的材料”;
BC.因为石墨烯材料已经研究并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还知道石墨烯是人类发现的厚度最薄、强度最高的材料,所以问题“如何提取石墨烯这种物质?”“石墨烯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的探究意义不大,所以选项B、C没有探究价值;
A.我们虽知道石墨烯是人类至今发现强度最高的材料,石墨烯本身很薄强度大,研究为什么薄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所以A没有研究价值;
D.石墨烯很薄,硬度很大,决定了它的作用很特殊,因此人们研究“石墨烯的硬度与石墨烯的厚度、面积有什么关系”很有价值,所以D正确;
26. 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不会 原子核 C
根据原子结构和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原子不是个实心球体.
【详解】
(1)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这是由于它们穿过了原子内部的空间,这也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2)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原子中“很小的结构”指的是原子核;
(3)由α粒子散射实验可推断,原子是由具有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与C模型最相符.
故答案为(1)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2)不会;原子核;(3)C.
记住并理解原子的结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