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折线统计图
学习目标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及科学的态度。
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第23-30届奥运会中国金牌数统计图
金牌数/枚
届数
23
24
25
26
27
28
29
0
5
30
40
45
55
50
35
25
15
20
10
15
16
5
30
16
28
32
51
38
新课讲解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
(2006-2012 )
统计图还可
以这样画。
根据数量的多少
在图中描出各个
点,并标出数据。
1个单位长度
表示10支。
参赛队伍/支
2011
2012
400
410
420
430
440
450
460
470
480
490
500
510
390
0
520
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426
394
468
454
489
499
519
这种统计图叫折线统计图。
1、要分析小明同学一个学期5个单元考试成
绩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适合用( )。
2、表明小组内每个同学的体重情况选用
( )更合适。
3、要分析百家利超市2014年9-12月份某商品
的销售额情况,你觉得应该选择( )
A、统计表
B、条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C
B
C
新课讲解
把你的想法画在下图中。(学生独立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5.5
6
6.5
7
7.5
8
0
8.5
9
9.5
10
10.5
11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01——2010年上海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统计图
年份
人口数/万人
确定图例
出生人口
死亡人口
先描一组数据的点
5.76
6.2
5.73
8.09
8.25
8.12
10.08
9.67
9.23
10.02
标数据
连线
再描另一组数据的点
标数据
9.34
9.67
10.07
9.65
10.23
9.8
10.22
10.07
10.67
10.87
连线
(4)连点成线:用线段顺次连接所有点;
(5)标明数据。
2.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能看出数量
的多少,而且还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
的增减变化情况。
新课讲解
调查分析动画片每月播放总时间的长短
知识运用
2015 年龙潭湖庙会和地坛庙会游览人数统计图。
(1)游览两个庙会的人数分别在哪一天到达峰值,然后开始下降?
(2)哪个庙会的游览人数上升得快,下降得也快?
(3)假如明年要游览庙会,你认为哪天比较好?
(4)从统计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这幅折线统计图给我们呈现了哪些信息呢?
新课讲解
请你们仔细观察,把自己获得的信息与组里同学交流一下。
谁愿意把你们获得的信息和全班同学交流一下?
名称是什么、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每一年的数据、整体变化趋势、增长快、慢、预测等
根据统计图完成下面的问题。
(1)从8岁到11岁,文文的体重增加了( )千克。
(2)文文从( )岁到( )岁时体重增长得最快,从( )岁到( )岁时体重增长得最慢。
每年文文生日时,爸爸都要给他测量体重,下面是他6-11岁生日时的体重情况。
8
7
8
6
7
文文6-11岁体重情况统计图
课堂练习
0
大家想办法
1、小朋友骑了多少千米到达奥运会比赛现场?
40
35
30
20
10
0
单位:千米
15
骑自行车所走路程与时间统计图
25
5
9:00
9:30
10:00
10:30
11:00
时刻
2008年8月
15
15
25
30
3、最后半小时他骑了多少千米?
2、他在途中停留了多长时间?
答:小朋友到达奥运现场骑了30千米。
30-25=5(千米)
答:他最后半小时骑了5千米。
10:00-9:30=30(分)
答:他中途停留了30分钟。
0
15
15
25
30
感谢同学们积极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