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7.2.5生物的变异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册7.2.5生物的变异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9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5-20 17:2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7.2.5 生物的变异
一、单选题
1.某同学想探究“花生果实的大小是由花生的不同品种造成的”,于是取在相同环境下种植、不同品种的甲、乙花生果实各40个,对其长轴长度进行测量,结果如下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长轴长度(毫米)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甲的数量(个) 0 0 1 3 6 10 10 5 3 2
乙的数量(个) 3 7 10 10 5 2 2 1 0 0
A.此实验的变量是花生果实的大小
B.数据表明,甲果实是大花生品种
C.从大花生中挑大的,小花生中挑小的,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D.甲花生的个体中有的长轴长度小于乙花生,主要与遗传物质有关
2.下列选项中,属于不可遗传变异的是( )
A.水肥充足的水稻穗大粒多 B.利用航天技术培育的太空南瓜
C.通过染色体数目改变培育的无子西瓜 D.视觉正常的夫妇生下了患色盲的儿子
3.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的知识,错误的是( )
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军训时同学们的皮肤被晒黑,这种变异不可遗传的
C.生男生女决定于卵细胞与哪种类型的精子结合
D.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可以根治
4.如图是科学家培育抗虫棉的过程,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抗虫棉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B.该过程应用了杂交技术
C.该技术可以定向改良植物品种 D.该技术利用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5.11月15日袁隆平院士骨灰安葬仪式在长沙唐人万寿园陵墓举行。他的一生致力于水稻的研究、应用和推广。给中南亚的许多国家人民解决了粮食短缺的问题。他采用普通水稻和野生水稻进行多次杂交,培育出了多个新品种水稻,这体现了生物( )
A.数量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种类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6.下列变异中,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
A.父亲和母亲都表现正常,却生了患血友病的孩子 B.在透明的方盒子里长大的西瓜果实呈方形
C.红花茉莉与白花茉莉传粉后,产生了粉红花茉莉 D.透明金鱼与不透明金鱼杂交后,产生了五花鱼
7.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描述的是遗传现象
B.菊花品种繁多、花色各异,描述的是变异现象
C.狗的长毛和卷毛是一对相对性状
D.生男生女是由卵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决定的
8.12月9日下午福山学子观看了王亚平在神舟十三号的太空直播授课。太空育种是将作物种子通过航天飞行器搭载到太空,再返回到地面进行优选的育种手段。这种方法改变了部分种子的
A.遗传物质 B.不利性状 C.生活环境 D.生活习性
9.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性状的变异都能遗传给后代 B.性染色体上只有决定性别的基因
C.不同的基因含有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信息 D.生物的性状都是通过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
10.根据遗传变异的知识,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把果实大的花生品种种在贫瘠的土壤中,出现果实小的变异是不遗传的
B.林黛玉和贾宝玉携带有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很大
C.射线导致小白鼠耳朵细胞的基因改变,此改变的基因会遗传给后代
D.父母都有耳垂,所有的后代也一定都有耳垂
11.关于生物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户外工作者晒黑的肤色可遗传给后代
B.水稻的性状通过杂交可能遗传给后代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描述的现象称为变异
D.豌豆种子有圆粒和皱粒,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12.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白化病男性产生的精子中不一定含有白化病基因
B.人体所有细胞中都含有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大部分变异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
D.隐性性状是后代中表现不出来的性状
13.关于生物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户外工作者晒黑的肤色可遗传给后代
B.水稻的性状通过杂交可能遗传给后代
C.“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描述的现象称为遗传
D.“龙生龙,凤生凤”描述的现象称为变异
14.果蝇是遗传学重要的生物材料,下列关于果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图一可知,果蝇的发育与蝗虫一样均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B.由图二可知,该果蝇性别是雌性,且产生的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a、b、c、x
C.由图三的杂交实验可知,长翅是显性性状
D.果蝇个体有长翅、残翅之分,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15.“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于2021年5月22日逝世,他生前有两个梦想,一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他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利用了(  )
A.遗传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染色体多样性 D.细胞多样性
16.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B.变异就是指亲子间的差异
C.“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属于变异现象
D.“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属于遗传现象
二、综合题
17.下图是某家族单双眼皮的遗传情况(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请据图回答
(1)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图甲中信息可以判断,单眼皮为_______性状。请根据图中信息推测小雅母亲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其外公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
(2)小雅眼皮性状与父母不同,此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
(3)小雅进入青春期以后,变得越来越漂亮,但她对自己的单眼皮不满意,通过手术变成了双眼皮,这种变异称为__________;导致这种情况是因为_______________没有发生改变。成年以后,如果小雅与一单眼皮的男子结婚,能生育出双眼皮的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
18.已知果蝇的长翅与残翅、水稻的长穗和短穗分别是一对相对性状。若用A、a分别表示果蝇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用B,b分别表示水稻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请据图和表分析回答:
杂交组合 亲本 子代植株性状表现
长穗 短穗
甲 长穗×短穗 423株 429株
乙 短穗×短穗 226株 667株
(1)分析图和表可以得出,果蝇和水稻的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2)分析图可推知,亲代长翅与残翅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
(3)果蝇体细胞内有4对染色体,其精子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______。
(4)在图中子二代的长翅个体内,基因组成是Aa的概率是______;子二代中出现了残翅,这种变异能否遗传给后代?______。
(5)若表中普通水稻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那么它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数是______条;杂交组合甲组中,若亲本长穗为父本,短穗为母本,可判断出子一代水稻果皮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19.新疆长绒棉,世界顶级。天然种植的棉花大多是白色的,偶尔在田间也会出现两株棕色的棉花。现将亲代均为白色的棉花进行杂交,结果它们的子代中有的结白色花,有的结棕色棉花。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棉花的白色和棕色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______。棉花的颜色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______片段。
(2)棉花的亲代都是白色,而后代中出现了棕色,这种亲子代之间的差异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
(3)在上述棉花的花色遗传中,显性性状是______。如果用A和a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那么亲代白色棉花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子代棕色棉花属于______(可遗传/不可遗传)变异。
(4)通过杂交育种方法培育出上述棉花新品种后,再通过______(种子繁殖/组织培养)对其进行扩大繁殖,可有效保留其亲本性状。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1)生物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遗传物质的改变有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引起的,这种变异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可遗传的变异。生物的变异是由于环境条件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一般不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
(2)随机抽样是在全部调查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推断总体的一种调查方式。
【详解】
A.本实验是为了探究“花生果实的大小是由花生的不同品种造成的”。因此该对照实验中的变量是花生的品种,A错误。
B.甲果实的长轴长度平均值(1160÷40=29.1毫米)与乙果实长轴长度的平均值(932÷40=23.3毫米),差为5.8毫米,说明甲果实是大花生品种,B正确。
C.选取花生时尽量大、小花生都随机选择,而不能“从大花生中挑大的,小花生中挑小的”,C错误。
D.甲果实的长轴长度平均值小于乙花生果实的长轴长度平均值,这说明花生的性状是由基因(或遗传物质)决定的。而甲花生的个体中有的长轴长度小于乙花生,主要与环境因素有关,D错误。
故选B。
2.A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详解】
A.水肥充足条件下小麦果实粒大饱满,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A符合题意。
BCD.利用航天技术培育的太空南瓜、通过染色体数目改变培育的无子西瓜、视觉正常的夫妇生下了患色盲的儿子,都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因此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D
1.染色体是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
2.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3.人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人体内每个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性染色体包括:X染色体和Y染色体。含有一对X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而具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者则发育成男性。
4.人类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该病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详解】
A.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含有特定的遗传信息,A正确。
B.学生军训时晒黑皮肤都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是不可遗传的变异,B正确。
C.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可见,生男生女主要决定于父亲的哪一种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C正确。
D.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目前一般得不到根治,D错误。
故选D。
4.B
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的生物技术。它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遗传操作,按照预先设计的蓝图把一种生物的基因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拼接组合,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从而改造某些遗传性状,最终获得人们所需要的新品种。
【详解】
A.生物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遗传物质的改变有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引起的,这种变异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可遗传的变异。而抗虫棉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A正确。
B.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科学家培育抗虫棉的过程,应用了转基因技术,B错误。
C.转基因技术的原理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优质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从而达到定向改良植物品种、改造生物的目的,C正确。
D.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控制细胞代谢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也可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转基因技术就是利用了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原理,D正确。
故选B。
5.B
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故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其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即遗传多样性。
【详解】
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袁隆平院士采用普通水稻和野生水稻进行多次杂交,培育出了多个新品种水稻,这体现了生物基因的多样性。
故选B。
6.B
按照变异的原因变异的类型可以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详解】
A.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可遗传变异,不符合题意。
B.在透明的方盒子里长大的西瓜果实呈方形,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符合题意。
C.红花茉莉与白花茉莉杂交产生的粉红花茉莉,是基因重组引起的可遗传变异,不符合题意。
D.透明金鱼与不透明金鱼杂交后,产生了五花鱼,是基因重组引起的可遗传变异,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B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性即性状的差异。
【详解】
A.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例如: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属于变异现象,A错误。
B.菊花品种繁多,花色多样,体现了同种生物的颜色多种多样的变异,因此菊花品种繁多,花色多样,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生物的变异,B正确。
C.狗的长毛和卷毛是两种性状,不是一对相对性状,C错误。
D.母亲的卵细胞与父亲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XX,她生下的就是女孩。否则就是男孩。可见,生男生女是由父亲的精子中的性染色体决定,D错误。
故选B。
8.A
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
【详解】
太空育种主要是通过强辐射,微重力和高真空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植物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因此太空育种能诱发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太空育种是使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异,而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因此太空育种产生的变异既有对人类都是有利的,也有对人类有害的。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9.C
1.性状就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同时生物性状也受环境的影响。子代的性状与亲本相同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生物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这种变异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可遗传的变异。生物的变异是由于环境条件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一般不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
2.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性染色体上有决定性别的基因。
【详解】
A.可遗传的变异能遗传给后代,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A错误。
B.性染色体决定性别,性染色体上除了有决定性别的基因外还有其他基因,B错误。
C.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不同基因有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信息,C正确。
D.性状就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生物的性状并非肉眼都可见如血型,D错误。
故选C。
10.D
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叫可遗传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是不遗传的,叫不遗传变异。
【详解】
A.如果将大花生品种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出小花生,这种小花生的变异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而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因此这种小花生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A不符合题意。
B.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是贾母的孙子,是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林黛玉和贾宝玉是近亲,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很大,B不符合题意。
C.射线导致小白鼠耳朵细胞的基因改变,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C不符合题意。
D.父母都有耳垂,后代不一定都有耳垂,有耳垂是显性基因控制的,若父母有耳垂且基因组成为显性杂合,则后代有25%的概率无耳垂,D符合题意。
故选D。
11.B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详解】
A.户外工作者晒黑的肤色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A错误。
B.性状由基因控制,水稻子代的基因由亲代雌雄双方提供一半,因此,水稻的性状通过杂交可能遗传给后代,B正确。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描述了亲代与子代的相似性,属于生物的遗传现象,C错误。
D.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D错误。
故选B。
12.C
(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按照变异对生物自身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3)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详解】
A.白化病是隐性遗传病,患病男性的细胞中含有2个白化病致病基因,因此其产生的精子中一定都含有白化病的致病基因,A错误。
B.人体有的细胞中不含有DNA,如成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B错误。
C.变异可以使生物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从这个角度来说变异对物种的生存是有利的,C正确。
D.隐性性状是具有相对性状的双亲杂交所产生的子一代中未得到表现的亲本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这时候表现出的是隐性性状,D错误。
故选C。
13.B
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相同性状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详解】
A.户外工作者晒黑的肤色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A错误。
B.杂交水稻是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是遗传的变异,所以水稻的性状通过杂交可能遗传给后代,B正确。
C.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体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C错误。
D.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相同性状的现象叫遗传,“龙生龙,凤生凤”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D错误。
故选B。
14.A
(1)昆虫的发育为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
(2)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详解】
A.由图一可知,果蝇的发育与家蚕一样,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A错误。
B.由图二可知,该果蝇的染色体是3对+XX,性别是雌性,且产生的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a、b、c、x,B正确。
C.由图三的杂交实验可知,一对长翅果蝇交配后产下的子代果蝇有长翅和残翅两种性状,子代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亲代所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即长翅是显性性状,残翅是隐性性状,C正确。
D.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因此,果蝇个体有长翅、残翅之分,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D正确。
故选A。
15.A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详解】
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水稻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先生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表明生物基因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A正确。
故选A。
16.B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亲代和子代的性状的差异及个体之间的差异叫变异。
【详解】
A.B.遗传学上,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及子代个体间具有不同的性状,故属于变异现象,C不符合题意。
D.“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说明了生物的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是生物的遗传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1) 隐性 Aa AA或Aa##Aa或AA
(2)变异
(3) 不可遗传变异 遗传物质 0##0%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1)
图中:父母均为双眼皮,女儿小雅单眼皮,表明单眼皮是隐性性状,双眼皮是显性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则双眼皮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单眼皮的基因组成是aa。父母遗传给单眼皮(aa)小雅的基因一定是a,父母双眼皮的基因组成为Aa,遗传图解如图:
从图看出,小雅母亲的基因组成为Aa;外公双眼皮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
(2)
小雅眼皮性状与父母不同,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所以此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3)
小雅进入青春期以后,变得越来越漂亮,但她对自己的单眼皮不满意,通过手术变成了双眼皮,是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因此,成年以后,如果小雅(aa)与一单眼皮(aa)的男子结婚,能生育出双眼皮的孩子的可能性是0。
18.(1) 长翅 短穗
(2)AA、aa
(3)3条+X或3条+Y
(4) 三分之二##2/3 可遗传
(5) 12 Bb
(1)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生物体内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单存在的。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据此解答。
(1)
从图中看出,子一代长翅果蝇和长翅果蝇交配后产下的子二代有长翅和残翅,表明残翅是隐性性状,长翅是显性性状。因此,“果蝇长翅和残翅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长翅。表格中,乙组亲本都是短穗×短穗,子一代出现了长穗,表明短穗是显性性状,长穗是隐性性状。
(2)
“若相关基因用A或a表示”,则长翅的基因型是AA或Aa,残翅的基因型是aa。子一代中,长翅遗传给子二代残翅(aa)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子一代长翅的基因型是Aa,则亲代长翅、残翅果蝇的基因组成分别为AA、aa。
(3)
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一致,是由X、Y染色体决定,因此雌性果蝇的性染色体是XX雄性果蝇的性染色体是XY。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都含有一定数量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因此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雄果蝇体细胞染色体4对,产生精子中有4条染色体,其精子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3+X或3+Y。
(4)
亲代长翅果蝇遗传给子代残翅果蝇的基因一定是a,所以子一代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

从图中看出,子二代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因此,在子二代的长翅果蝇中,基因组成是Aa个体所占的概率是三分之二。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子二代中出现了残翅,这种现象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称为可遗传变异。
(5)
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因此“普通水稻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那么它所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是12条。植物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来的,种子是由子房内的胚珠发育来的,种子内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因此表格中杂交组合甲组中,若亲本长穗为父本,短穗为母本,所结果实的果皮基因组成仍然是短穗为母本的基因,若用B、b分别表示水稻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短穗的基因可能是BB或Bb,而杂交组合甲组中子代植株性状表现既有长穗也有短穗,因此甲组短穗的基因一定是Bb。
19.(1) 相对性状 DNA
(2)变异
(3) 白色 Aa和Aa 可遗传
(4)组织培养
(1)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常常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遗传学家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2)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3)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4)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如嫁接、扦插、压条、组织培养、克隆,孢子生殖,分裂、出芽等。
(1)
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所以,棉花的白色和棕色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DNA分子含有许多有遗传功能的片段,其中不同的片段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分别控制不同的性状,这些片段就是基因。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所以,棉花的颜色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2)
遗传是指生物亲子间的相似性。而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所以,棉花的亲代都是白色,而后代中出现了棕色,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3)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中既有显性基因,也有隐性基因,是杂合体。所以,根据“亲代均为白色的棉花进行杂交,结果它们的子代中有的结白色棉花,有的结棕色棉花”可知,显性性状是白色(基因组成是AA或Aa),隐性性状是棕色(基因组成是aa)。因此,子代棕色的基因组成是aa,a遗传自亲代,说明亲代的基因组成是Aa和Aa。生物的变异的原因有遗传物质改变和环境改变,而子代棕色棉花的基因组成为aa,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这种变异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可遗传的变异,故子代棕色棉花属于可遗传变异。
(4)
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的原理,取植物茎尖、芽尖等(含分生组织),使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优点:繁殖速度快、受季节影响小、容易诱导变异、有效的脱去病毒。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