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在葡萄架下》
教材简析 歌曲《在葡萄架下》是选自五年级下学期第七课,是一首欢快轻松、富有浓郁的新疆维吾尔族民歌风味的儿童歌曲,全歌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了在葡萄丰收的季节里,少先队员来到葡萄园过队日的情景。充分表达了他们载歌载舞、欢庆丰收的快乐之情。歌曲为2/4拍,二段体。歌曲中包含的切分音符的舞蹈性节奏一下子就表现出新疆维吾尔族人民那种能歌善舞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在葡萄架下》,能随歌声律动,了解新疆的民俗风情,能用明亮圆润的声音、载歌载舞形式表现人们欢庆丰收的快乐。
过程和方法 2、在教学中,用课件、游戏、表演等方法让学生体会和感觉歌曲的基本风格,能用正确的情绪去演唱歌曲。知道歌曲中包含的附点音符的舞蹈性节奏可以用来表现出新疆维吾尔族人民那种能歌善舞的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结合歌曲的学习,学生能了解新疆相关的音乐风格与民俗风情,能对维吾尔族有个初步的印象。学生能够用打击乐等方式为歌曲伴奏,喜欢用唱歌、舞蹈等综合的形式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学习歌曲,并使学生感受下滑音的唱法所表现的欢快情绪。难点:歌曲中x x x│x x x |节奏的练习与掌握。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音乐充满浓厚的兴趣,有一定的表演欲,在演唱歌曲时,能做到不喊唱,而且认识到气息的作用,但在情感表达方面还有欠缺,在教学中,教师注重情感引导,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出歌曲。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情景教学法练习法创编教学法
教学交往与互动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与预设 设计意图
活动1【导入】情景导入 活动2【讲授】学唱新歌 活动3【活动】创一创活动4【活动】演一演活动5【活动】课堂小结 1、看一看师:今天的天气真好!老师要带大家一起外出,去过一个快乐的队日,那我们要去哪呢?(课件展示一组新疆风光图片)师:跟随着优美的音乐我们从天然的高山湖泊——天池,来到了山丘起伏、牛羊成群的牧场,随着优美的音乐,我们看到了昔日的戈壁沙滩已变成了一片片的良田和农庄,最后,我们又来到了葡萄之乡——美丽的新疆吐鲁番葡萄沟。今天啊,我们就要在这里举行我们的队日活动。2、说一说师问:大家说说,新疆的景色美吗?师介绍:新疆位于中国的西北边陲,自古就有“歌舞之乡”的美称。居住在这里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都能歌善舞。新疆歌舞以它优美动听的音乐,绚丽多姿的舞蹈,展示了西北边陲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1、听一听师:到底是歌舞之乡,你们听,葡萄园里传来了欢乐的歌声,咱们快去瞧瞧,原来新疆的少先队员在热烈欢迎我们一起来过队日。(课件播放《在葡萄架下》音乐)2、克服难点:让我们来看看,歌曲中哪种节奏型出现得比较多一些?(课件展示 X X X ︱ X X X︱师:这种切分节奏在歌曲中多次出现,很富有舞蹈动感,(师提醒:切分节奏的重音或强拍在第二个音上)让我们来尝试着拍一拍。(师带学生拍击)(1)师拍击节奏3、唱谱(我们一起来唱唱这富有动感的旋律)A、师范唱(课件出示部分歌谱)C、课件出示完整歌谱:那现在就让我们试着把这首歌的歌谱来唱一唱,我弹一句,你们唱一句。4、唱词旋律这么好听,让我们来学习一下歌曲的歌词吧。A、学生随琴唱歌词: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听音乐装歌词”的游戏,我弹出哪句旋律,你就把这句的歌词唱出来。B、跟唱:到底是歌舞之乡,他们动听的歌声又传来了,我们也跟着一起轻声来哼唱歌曲。C、完整唱歌曲(在这葡萄丰收的季节里,人们载歌载舞欢庆丰收,相信通过演唱大家已经能体会到歌曲的情绪,歌曲的情绪是热烈欢快的,也很自豪的)那就让我们用热烈欢快,也很自豪的声音来歌唱吧!师:同学们,吐鲁番盛产葡萄,那我们的家乡大理又盛产些什么水果呢?那就让我们试着将这首歌曲改编成歌唱我们家乡的歌曲吧!(我们大理的不仅有很多水果,而且文化氛围特浓,他们还喜欢聚在一起弹三弦,唱起家乡的白族调—大本曲呢)(出示歌词课件)引导学生创编新歌词,全班唱创编的新曲师:你们用甜美的歌声赞美了我们美丽的家乡茂名,那我们就要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努力学习,掌握好本领,才能为建设美好的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今天,新疆的小朋友用欢乐的歌声来欢迎我们的到来,那我们也来为他们表演一个吧!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歌曲《在葡萄架下》,同学们了解到了新疆地区的风土人情。我们能感受到少先队员在葡萄园里快乐的过队日,更能感觉到我们的幸福生活离不开人们的辛勤劳动。我们要懂得知足、感恩, 让我们一起期盼下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队日吧! 1、看一看先请同学们来观看一组新疆风光图片2、说一说(生答: )生了解与歌曲相关的知识:新疆位于中国的西北边陲,自古就有“歌舞之乡”的美称。居住在这里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都能歌善舞。1、听一听聆听歌曲《在葡萄架下》音乐2、克服难点:找出歌曲中哪种节奏型出现得比较多切分节奏:X X X ︱ X X X︱学习切分节奏和老师一起拍一拍切分节奏(2)先请个别学生拍 (3)全班拍3、唱谱B、学生随琴唱谱C、课件出示完整歌谱:那现在就让我们试着把这首歌的歌谱来唱一唱,我弹一句,你们唱一句。4、唱词A、学生随琴唱歌词: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听音乐装歌词”的游戏,我弹出哪句旋律,你就把这句的歌词唱出来。B、跟唱:一起轻声来哼唱歌曲。C、完整唱歌曲学生创编新歌词,全班唱创编的新曲师生表演。2、生生表演。 设计意图:创设音乐课教学情境。师生情感交流。通过生动的语言、有趣的活动,创设音乐教学氛围,给学生身临其境的美感,激起学生积极的情绪。设计意图:1、要让学生通过听范唱体会歌曲的情感,了解歌词的内容及节奏。2、指导学生正确地演唱歌曲。3、培养学生的歌唱表现力。设计意图:1、在玩中求得,在玩中求乐。2、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理解体验音的情绪、节奏。3、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编能力。4、强化本课时的重点。
板书设计 《在葡萄架下》2/4 切分节奏:X X X
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欢快轻松、富有维吾尔族民歌风味的儿童歌曲。全歌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了在葡萄丰收的季节里,少先队员来到葡萄园过队日的情景,充分表达了他们载歌载舞、欢庆丰收的快乐心情。我采用情景教学法导入,让学生“进入”新疆,充分了解新疆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民族服饰、歌舞特点后,引出铃鼓,并用铃鼓奏出切分节奏。在改编歌词这一环节中,学生觉得很有意思,整个课堂气氛就调动起来了。之后,我还带领大家跳新疆舞,加上我的鼓励和肯定,大家完全沉浸在此时的喜悦和欢乐之中。与我料想的一样,在这一段的活动之后,大家都能基本掌握此曲的演唱了。这节课在合理的安排下,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当然,这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情感和德育渗透不够,教学拓展也不够。在今后的课堂中会进一步加强,争取做到更好。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