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同步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6.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8-31 10:04:36

文档简介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17·泰安)下列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  )
A.春天,柳枝吐芽 B.夏天,山涧瀑布
C.秋天,菊香满园 D.冬天,雪花飘飘
【答案】C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解:A、柳枝吐芽是植物的生长现象,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不合题意;
B、山涧瀑布是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动形成的,是机械运动,故B不合题意;
C、菊香满园是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C符合题意;
D、雪花飘飘是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分子的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的,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分子的体积很小,用肉眼几乎观察不到,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其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
2.(2017·淮安)如图所示,将两个表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它们就会粘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被拉开,这个实验表明(  )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D.分子间有空隙
【答案】A
【知识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解:
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的底面分子之间的距离略大于平衡距离,表现为引力,使两个铅柱结合在一起,即使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故选A.
【分析】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表现为引力.据此作出判断.
3.(2017·邗江模拟)下面现象可以说明分子的热运动的是(  )
A.风吹树叶摇动 B.河水向低处流
C.扫地时尘土飞扬 D.玫瑰花芳香四溢
【答案】D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解:风吹树叶动、水向低处流、尘土飞扬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的运动.
玫瑰花芳香四溢是花香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被人们闻到了,属于分子的热运动.
故选D.
【分析】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分子比较小,是纳米尺度内的,我们用肉眼是看不到的.
4.(2017·无锡)八月桂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这说明(  )
A.分子非常小 B.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C.分子是可分的 D.分子处在无规则运动中
【答案】D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解:
八月桂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是桂花的芳香分子扩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两种物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是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5.(2017·江都模拟)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运动的是(  )
①扩散现象②尘土飞扬③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菌在活动④雪花飞舞.
A.①③ B.①④ C.① D.①②
【答案】C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①扩散现象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②尘土是固态颗粒物,尘土飞扬是物体的机械运动;③显微镜下看到细菌在活动,是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④雪花飞舞是固体的机械运动.综上所述,能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运动的是①.
故答案:C.
【分析】扩散是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注意机械运动与分子运动的区别.
6.(2017·常州)2016年9月,一群蜜蜂飞入新北区一处民宅,民警将装有蜂蜜的木桶置于宅门外,蜜蜂陆续飞入桶中,下列现象中,与此原理相同的是(  )
A.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翻滚 B.用鼻子鉴别醋和酱油
C.固体、液体很难压缩 D.两个铅柱压紧后粘在一起
【答案】B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解:
民警将装有蜂蜜的木桶置于宅门外,蜜蜂陆续飞入桶中,是蜂蜜的芳香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吸引了蜜蜂,是扩散现象;
A、煮稀饭时,看到锅中米粒翻滚,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扩散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鼻子可以闻到醋和酱油的气味,是因为醋和酱油分子运动到了空气中,是扩散现象,故B符合题意;
C、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C不符合题意;
D、两个铅柱压紧后能粘在一起,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1)物体发生的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注意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2)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我们能够闻到醋和酱油的气味是因为醋和酱油分子扩散到空气中,扩散现象说明了构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固体、液体很难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4)两个铅柱压紧后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7.(2016九上·防城港期中)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自己吸烟,旁人也被动吸二手烟,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因吸烟导致近600万人失去生命,造成他人吸二手烟是由于(  )
A.烟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B.烟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C.烟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烟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答案】C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解:由于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公共场合吸烟的时候,烟气会扩散到空气中,被在场的其它人吸收.故造成他人吸二手烟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缘故.
故选C.
【分析】解此题需掌握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扩散现象说明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8.(2016·河北模拟)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住测力计的读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
A.不变,因为玻璃板重力不变
B.变大,因为玻璃板沾水变重了
C.变小,因为玻璃板受到了浮力作用
D.变大,因为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分子引力
【答案】D
【知识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因为玻璃和水接触在一起,并且玻璃分子和水分子间的距离在引力作用的范围内,故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大,不是因为沾水,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由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使测力计受到向下的拉力变大.
9.(2017八下·海安期中)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nm)制备得到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B.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
C.“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
D.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
【答案】D
【知识点】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
【解析】【解答】A、任何分子之间都有空隙,“纳米纸”只是空隙较小,A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B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纳米纸”不能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C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所以靠得很近的两滴油能自动结合成一滴,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任何分子之间都有空隙;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0.(2017九上·滨海期末)两个杯子中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向其中分别放入同样的糖块,经过一段相同的时间(两杯中的糖块都还没有全部溶解),品尝杯中的水,发现热水更甜一些,其原因是(  )
A.温度越高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快
B.温度越低分子做无规则的速度越快
C.分子做无规则运动速度与温度无关
D.只有在热水中分子才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A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解:
两个杯子中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热水和冷水,向其中分别放入同样的糖块,经过一段时间后,则热水杯中的水更甜,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剧烈,故A正确.
故选A.
【分析】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快,据此进行分析.
11.(2017·南岗模拟)晓彤用注射器抽取半筒水,用手指封闭注射器筒口(如图所示),推压注射器的活塞,发现水很难被压缩.晓彤的实验说明(  )
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存在间隙
C.分子间存在引力 D.分子间存在斥力
【答案】D
【知识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解:
用注射器抽取半筒水,用手指封闭注射器开口.推压注射器的活塞,会感觉到里面的水很难压缩,说明了分子间有斥力,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用的引力和斥力.
12.(2017·怀化)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我国北方地区发生沙尘暴时,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沙尘
B.五月份怀化市部分地区发生洪灾,河水中夹带着大量泥沙
C.春天来了,怀化乡村桃花盛开,处处闻到浓浓的花香
D.冬季,寒潮来临,温度骤降,雪花漫天飞舞
【答案】C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解:
A、沙尘暴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沙尘不属于微观粒子,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河水中夹带着大量泥沙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桃花盛开,处处闻到浓浓的花香,这是花的香味分子发生的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C符合题意;
D、雪花漫天飞舞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1)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这一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
13.(2017·镇江)两只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NO2)气体,用玻璃板隔开后按图示水平放置,抽去玻璃板、保持两瓶口紧贴静置较长时间后,两瓶中气体颜色变得相同.已知瓶中NO2气体的密度比瓶中空气的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B.此现象与“扫地时灰尘飞扬”的成因相同
C.颜色变得相同后,瓶中气体分子停止运动
D.颜色变得相同后,左侧瓶中气体密度变大
【答案】D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解:
A、当把中间的玻璃板抽掉后观察到左右两个瓶子颜色变均匀了,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同的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扫地时灰尘飞扬”是固态颗粒的机械运动,此现象与“扫地时灰尘飞扬”的成因不同,故B错误;
C、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两瓶颜色变得相同后,瓶中气体分子仍然在运动,故C错误;
D、因为NO2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两气体混合后,左侧瓶中气体密度变大,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二、填空题
14.(2017·扬州)一种神奇的“纳米纸”,厚度约3×10﹣8m,合    nm.如图,水在“纳米纸”表面呈露珠状,两水滴靠近时常会自动结合在一起,这是因为   .
【答案】30;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知识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解:(1)因为1m=109nm,所以3×10﹣8m=3×10﹣8×109nm=30nm;(2)两水滴互相靠近时,能自动的汇聚成一滴,这表明水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故答案为:30;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分析】(1)根据长度的单位的进率进行换算;(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称为扩散现象,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
15.(2017·北京模拟)如图,要探究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是否有关,应选甲、乙两个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透明玻璃水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分别盛有质量   的纯净水(选填“相等”或“不等”),同时向两个水杯中分别滴入一滴红墨水,过一会儿观察到温度高的杯中墨水扩散的   (选填“快”或“慢”).
【答案】相同;相等;快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解:
根据分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可知:不同物质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探究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是否有关时,应选甲、乙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水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同时将两滴红墨水同时滴入温度不同、质量相同的热水和冷水中,看到盛有热水的杯中先整杯水都变成红色,就是由于温度高的热水分子运动的剧烈造成的.
故答案为:相同;相等;快.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的温度越高,构成物体的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快,扩散越快.
16.(2017·广东)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   、原子构成的;炒菜时闻到香味,这一现象说明分子   ;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   (选填“大”或“小”).
【答案】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小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解:
分子动理论告诉我们: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我们能够闻到炒菜的香味;
一般地,固体分子间距离最小,液体分子间距离较大,气体分子间距离最大.
故答案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小.
【分析】根据对分子动理论的掌握作答.
17.(2017·东营)2017年4月,东营园博园内的郁金香竞相开放,吸引了广大市民前来观赏.“暖风熏得游人醉,郁金香满园博园”,从物理学角度分析,人们能闻到郁金香花散发的香味,是因为花朵分泌的芳香分子在   .
【答案】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解:
郁金香竞相开放,芳香四溢,人们能闻到花香,就是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说明了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故答案为: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分析】不同物质的分子在彼此接触时,互相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表明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扩散越快.
18.(2017·全椒模拟)央视《新闻30分》栏目报道了市民餐桌上常用的色彩鲜艳的仿瓷餐具存在着安全隐患.质检部门把抽检的部分仿瓷餐具放在沸水中加热,餐具在温度上升的过程中释放出剌鼻且呛眼的甲醛气体,这是因为   .
【答案】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解:餐具在温度上升的过程中释放出剌鼻且呛眼的甲醛气体,是因为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运动到空气中被人吸到了;分子运动属于扩散现象.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故答案为: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分析】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19.(2017·个旧模拟)刚做好了鱼,满屋子都是鱼的香味,这是   现象.刚做好的鱼的香味比凉的更容易被我们闻到,这是因为分子无规则运动与   有关.
【答案】扩散;温度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解:刚做好了鱼,满屋子都是鱼的香味,这是扩散现象;刚做好的鱼的香味比凉的更容易被我们闻到,这是因为分子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
故答案为:扩散;温度.
【分析】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的快慢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三、解答题
20.(2017·六盘水)劣质油漆中含有大量甲醛,甲醛会散发到空气中,危害人体健康,请你结合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这是一种什么现象?这种现象表明什么?请你再举出一个生活中类似的现象.
【答案】答:劣质油漆中的甲醛散发到空气中属于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生活中类似的现象有:春天能闻到花坛中的花香,是因为花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分析】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四、综合题
21.证明液体、气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最著名的实验是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的布朗运动.1827年,布朗把花粉放入水中,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魔似的不停地运动,而且每个小颗粒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改变的很快,不会停下来.这些小颗粒实际上是由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液体分子的无规则撞击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布朗运动是 的运动.(选填“A”、“B”或“C”)
A.分子 B.原子 C.花粉小颗粒
(2)布朗运动的实质是反映了分子的运动是   (有规则/无规则)的.
(3)根据你学过的知识,设计一个简便的方法加快布朗运动.方法:   .
【答案】(1)C
(2)无规则
(3)提高水的温度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解:(1)1827年,布朗把花粉放入水中,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魔似的不停地运动,所以说布朗运动是花粉小颗粒的运动;(2)布朗运动的实质是反映了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3)水的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越快.
故答案为:(1)A;(2)无规则;(3)提高水的温度.
【分析】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颗粒的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也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分子运动;
1 / 1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17·泰安)下列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  )
A.春天,柳枝吐芽 B.夏天,山涧瀑布
C.秋天,菊香满园 D.冬天,雪花飘飘
2.(2017·淮安)如图所示,将两个表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它们就会粘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被拉开,这个实验表明(  )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D.分子间有空隙
3.(2017·邗江模拟)下面现象可以说明分子的热运动的是(  )
A.风吹树叶摇动 B.河水向低处流
C.扫地时尘土飞扬 D.玫瑰花芳香四溢
4.(2017·无锡)八月桂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这说明(  )
A.分子非常小 B.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C.分子是可分的 D.分子处在无规则运动中
5.(2017·江都模拟)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运动的是(  )
①扩散现象②尘土飞扬③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菌在活动④雪花飞舞.
A.①③ B.①④ C.① D.①②
6.(2017·常州)2016年9月,一群蜜蜂飞入新北区一处民宅,民警将装有蜂蜜的木桶置于宅门外,蜜蜂陆续飞入桶中,下列现象中,与此原理相同的是(  )
A.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翻滚 B.用鼻子鉴别醋和酱油
C.固体、液体很难压缩 D.两个铅柱压紧后粘在一起
7.(2016九上·防城港期中)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自己吸烟,旁人也被动吸二手烟,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因吸烟导致近600万人失去生命,造成他人吸二手烟是由于(  )
A.烟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B.烟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C.烟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烟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8.(2016·河北模拟)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住测力计的读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
A.不变,因为玻璃板重力不变
B.变大,因为玻璃板沾水变重了
C.变小,因为玻璃板受到了浮力作用
D.变大,因为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分子引力
9.(2017八下·海安期中)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nm)制备得到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B.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
C.“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
D.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
10.(2017九上·滨海期末)两个杯子中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向其中分别放入同样的糖块,经过一段相同的时间(两杯中的糖块都还没有全部溶解),品尝杯中的水,发现热水更甜一些,其原因是(  )
A.温度越高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快
B.温度越低分子做无规则的速度越快
C.分子做无规则运动速度与温度无关
D.只有在热水中分子才做无规则运动
11.(2017·南岗模拟)晓彤用注射器抽取半筒水,用手指封闭注射器筒口(如图所示),推压注射器的活塞,发现水很难被压缩.晓彤的实验说明(  )
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存在间隙
C.分子间存在引力 D.分子间存在斥力
12.(2017·怀化)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我国北方地区发生沙尘暴时,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沙尘
B.五月份怀化市部分地区发生洪灾,河水中夹带着大量泥沙
C.春天来了,怀化乡村桃花盛开,处处闻到浓浓的花香
D.冬季,寒潮来临,温度骤降,雪花漫天飞舞
13.(2017·镇江)两只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NO2)气体,用玻璃板隔开后按图示水平放置,抽去玻璃板、保持两瓶口紧贴静置较长时间后,两瓶中气体颜色变得相同.已知瓶中NO2气体的密度比瓶中空气的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B.此现象与“扫地时灰尘飞扬”的成因相同
C.颜色变得相同后,瓶中气体分子停止运动
D.颜色变得相同后,左侧瓶中气体密度变大
二、填空题
14.(2017·扬州)一种神奇的“纳米纸”,厚度约3×10﹣8m,合    nm.如图,水在“纳米纸”表面呈露珠状,两水滴靠近时常会自动结合在一起,这是因为   .
15.(2017·北京模拟)如图,要探究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是否有关,应选甲、乙两个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透明玻璃水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分别盛有质量   的纯净水(选填“相等”或“不等”),同时向两个水杯中分别滴入一滴红墨水,过一会儿观察到温度高的杯中墨水扩散的   (选填“快”或“慢”).
16.(2017·广东)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   、原子构成的;炒菜时闻到香味,这一现象说明分子   ;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   (选填“大”或“小”).
17.(2017·东营)2017年4月,东营园博园内的郁金香竞相开放,吸引了广大市民前来观赏.“暖风熏得游人醉,郁金香满园博园”,从物理学角度分析,人们能闻到郁金香花散发的香味,是因为花朵分泌的芳香分子在   .
18.(2017·全椒模拟)央视《新闻30分》栏目报道了市民餐桌上常用的色彩鲜艳的仿瓷餐具存在着安全隐患.质检部门把抽检的部分仿瓷餐具放在沸水中加热,餐具在温度上升的过程中释放出剌鼻且呛眼的甲醛气体,这是因为   .
19.(2017·个旧模拟)刚做好了鱼,满屋子都是鱼的香味,这是   现象.刚做好的鱼的香味比凉的更容易被我们闻到,这是因为分子无规则运动与   有关.
三、解答题
20.(2017·六盘水)劣质油漆中含有大量甲醛,甲醛会散发到空气中,危害人体健康,请你结合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这是一种什么现象?这种现象表明什么?请你再举出一个生活中类似的现象.
四、综合题
21.证明液体、气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最著名的实验是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的布朗运动.1827年,布朗把花粉放入水中,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魔似的不停地运动,而且每个小颗粒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改变的很快,不会停下来.这些小颗粒实际上是由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液体分子的无规则撞击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布朗运动是 的运动.(选填“A”、“B”或“C”)
A.分子 B.原子 C.花粉小颗粒
(2)布朗运动的实质是反映了分子的运动是   (有规则/无规则)的.
(3)根据你学过的知识,设计一个简便的方法加快布朗运动.方法: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解:A、柳枝吐芽是植物的生长现象,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不合题意;
B、山涧瀑布是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动形成的,是机械运动,故B不合题意;
C、菊香满园是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C符合题意;
D、雪花飘飘是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分子的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的,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分子的体积很小,用肉眼几乎观察不到,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其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
2.【答案】A
【知识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解:
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的底面分子之间的距离略大于平衡距离,表现为引力,使两个铅柱结合在一起,即使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故选A.
【分析】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表现为引力.据此作出判断.
3.【答案】D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解:风吹树叶动、水向低处流、尘土飞扬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的运动.
玫瑰花芳香四溢是花香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被人们闻到了,属于分子的热运动.
故选D.
【分析】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分子比较小,是纳米尺度内的,我们用肉眼是看不到的.
4.【答案】D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解:
八月桂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是桂花的芳香分子扩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两种物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是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5.【答案】C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①扩散现象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②尘土是固态颗粒物,尘土飞扬是物体的机械运动;③显微镜下看到细菌在活动,是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④雪花飞舞是固体的机械运动.综上所述,能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运动的是①.
故答案:C.
【分析】扩散是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注意机械运动与分子运动的区别.
6.【答案】B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解:
民警将装有蜂蜜的木桶置于宅门外,蜜蜂陆续飞入桶中,是蜂蜜的芳香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吸引了蜜蜂,是扩散现象;
A、煮稀饭时,看到锅中米粒翻滚,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扩散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鼻子可以闻到醋和酱油的气味,是因为醋和酱油分子运动到了空气中,是扩散现象,故B符合题意;
C、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C不符合题意;
D、两个铅柱压紧后能粘在一起,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1)物体发生的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注意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2)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我们能够闻到醋和酱油的气味是因为醋和酱油分子扩散到空气中,扩散现象说明了构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固体、液体很难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4)两个铅柱压紧后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7.【答案】C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解:由于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公共场合吸烟的时候,烟气会扩散到空气中,被在场的其它人吸收.故造成他人吸二手烟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缘故.
故选C.
【分析】解此题需掌握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扩散现象说明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8.【答案】D
【知识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因为玻璃和水接触在一起,并且玻璃分子和水分子间的距离在引力作用的范围内,故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大,不是因为沾水,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由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使测力计受到向下的拉力变大.
9.【答案】D
【知识点】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
【解析】【解答】A、任何分子之间都有空隙,“纳米纸”只是空隙较小,A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B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纳米纸”不能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C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所以靠得很近的两滴油能自动结合成一滴,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任何分子之间都有空隙;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0.【答案】A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解:
两个杯子中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热水和冷水,向其中分别放入同样的糖块,经过一段时间后,则热水杯中的水更甜,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剧烈,故A正确.
故选A.
【分析】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快,据此进行分析.
11.【答案】D
【知识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解:
用注射器抽取半筒水,用手指封闭注射器开口.推压注射器的活塞,会感觉到里面的水很难压缩,说明了分子间有斥力,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用的引力和斥力.
12.【答案】C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解:
A、沙尘暴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沙尘不属于微观粒子,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河水中夹带着大量泥沙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桃花盛开,处处闻到浓浓的花香,这是花的香味分子发生的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C符合题意;
D、雪花漫天飞舞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1)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这一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
13.【答案】D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解:
A、当把中间的玻璃板抽掉后观察到左右两个瓶子颜色变均匀了,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同的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扫地时灰尘飞扬”是固态颗粒的机械运动,此现象与“扫地时灰尘飞扬”的成因不同,故B错误;
C、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两瓶颜色变得相同后,瓶中气体分子仍然在运动,故C错误;
D、因为NO2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两气体混合后,左侧瓶中气体密度变大,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14.【答案】30;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知识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解:(1)因为1m=109nm,所以3×10﹣8m=3×10﹣8×109nm=30nm;(2)两水滴互相靠近时,能自动的汇聚成一滴,这表明水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故答案为:30;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分析】(1)根据长度的单位的进率进行换算;(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称为扩散现象,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
15.【答案】相同;相等;快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解:
根据分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可知:不同物质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探究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是否有关时,应选甲、乙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水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同时将两滴红墨水同时滴入温度不同、质量相同的热水和冷水中,看到盛有热水的杯中先整杯水都变成红色,就是由于温度高的热水分子运动的剧烈造成的.
故答案为:相同;相等;快.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的温度越高,构成物体的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快,扩散越快.
16.【答案】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小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解:
分子动理论告诉我们: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我们能够闻到炒菜的香味;
一般地,固体分子间距离最小,液体分子间距离较大,气体分子间距离最大.
故答案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小.
【分析】根据对分子动理论的掌握作答.
17.【答案】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解:
郁金香竞相开放,芳香四溢,人们能闻到花香,就是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说明了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故答案为: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分析】不同物质的分子在彼此接触时,互相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表明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扩散越快.
18.【答案】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解:餐具在温度上升的过程中释放出剌鼻且呛眼的甲醛气体,是因为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运动到空气中被人吸到了;分子运动属于扩散现象.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故答案为: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分析】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19.【答案】扩散;温度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解:刚做好了鱼,满屋子都是鱼的香味,这是扩散现象;刚做好的鱼的香味比凉的更容易被我们闻到,这是因为分子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
故答案为:扩散;温度.
【分析】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的快慢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0.【答案】答:劣质油漆中的甲醛散发到空气中属于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生活中类似的现象有:春天能闻到花坛中的花香,是因为花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分析】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21.【答案】(1)C
(2)无规则
(3)提高水的温度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解:(1)1827年,布朗把花粉放入水中,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魔似的不停地运动,所以说布朗运动是花粉小颗粒的运动;(2)布朗运动的实质是反映了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3)水的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越快.
故答案为:(1)A;(2)无规则;(3)提高水的温度.
【分析】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颗粒的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也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分子运动;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