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 一、复习目标: 1、感觉世界 2、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3、耳朵和听觉 4、光和颜色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1、触觉2、冷觉3、热觉二、皮肤的感觉功能: 指尖手背4、痛觉感受对身体损伤性的刺激有保护作用一、五种基本感觉:视觉——眼 听觉———耳
嗅觉———鼻 味觉——舌
触觉———皮肤[基础盘点1]1.下列感受器中不能称为感觉器官的是( )
A 眼 B 耳 C 鼻 D 感觉神经神经末梢
2.在成语“瞎子摸象”这个故事里,瞎子是用_________来感知象的形状,形成的部位是在_________。D 触觉大脑皮层3、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下图中是用听觉感受外界刺激的是( )[深化理解]A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依赖于__________, 15℃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米/秒。
在同种物质时,声音的传播快慢与 有关。
你看过会跳舞的烛焰?说明了声音以 的形式向外传播。声波的应用:振动介质340温度声波
(1)超声波粉体内结石
(2)探测海水深度[基础盘点2]如图是声音在不同介质
(25℃)中每秒传播的
距离,说明了 。[深化理解]4、如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挂在线上的小球,会发现小球多次被弹开,这个现象表明 。如果将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上去做,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5、如图,两个完全相同的音叉相隔不远相对放置,当敲响右边音叉后,左边的音叉也会发声。如把此装置放入一密闭的钟罩内并抽尽罩内空气,再敲击右边音叉,左边音叉 振动(填“能”或“不能”),这是为 。6、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
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对这种做法解释错误是( )
A、马蹄踏在地面上时,使地面振动而发声
B、马蹄声可以沿地面传播
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入人耳
D、地面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7、将手表放在枕头下,人耳在枕头上能比在空气中更清晰地听到手表走时的“嘀嗒”声,这现象说明 ( )
A.只有固体才能传声 B.声音在固体中传声比在空气中快
C.固体能将声音放大 D.以上说法都正确
D B 8小林随着爸爸到郊外鱼塘中钓鱼,小林非常兴奋,大声地叫喊。刚要上钩的鱼都被叫声吓跑了,这说明( ) 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B.声音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传播C.水不能传播声音 D.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9、甲同学在充满水的自来水管一端敲击一下,乙同学在另一端听到三次声音,则最听到的一次是由 ( ) A.铁管传来的 B.水传来的 C.空气传来的 D.无法确定10、在100米的赛跑中,甲计时员从看见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乙计时员从听到发令声开始计时,如果他们记录的是同一位运动员的成绩,则( )A、甲计时员的记录准确些 B、乙计时员的记录准确些C、甲、乙计时员记录的成绩相同,都准确 D、无法判断哪位计时员的记录准确D A A 外耳包括:
中耳包括:
内耳包括:耳廓、外耳道
鼓膜、听小骨、鼓室、咽鼓管
半规管、前庭、耳蜗 认识耳朵的结构耳廓听小骨鼓膜外耳道鼓室听神经半规管前庭耳蜗咽鼓管[基础盘点3]听觉的形成过程:声波 通过,引起 的振动,这种振动通过 传到内耳,内耳中的
上的听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由 传到 ,形成听觉,我们就听到声音了。耳朵的功能1、听觉2、保持身体平衡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 乐音的三个特征是什么?音调 响度 音色1、什么是音调?影响音调的因素是什么?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声音尖音调高,声音粗音调低物体振动的快慢可以影响音调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物体振动越快,频率就越大。2、什么是响度?影响响度的因素有哪些?响度是人们主观上感觉到的声音强弱,
平常所说的声音的大小影响因素:1)、声源的振动幅度
2)、跟人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声源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声音响度就越小。单位:分贝,符号:dB3、音色: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的方法等都能影响音色。11.甲、乙两只昆虫飞行时,甲翅膀每秒振动200次,乙翅膀每秒振动10次,人能听到其飞行时发出声音的是( )
A、 都能听到 B、 甲 C、 乙 D、 都听不到
12.我们往往根据说话人的声音就能判断是谁在讲话,这是根据以下某个特征来判断的,它是( )
A.振幅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13、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 ( )
A、音调高低 B、音色好坏
C、响度大小 D、都有可能[深化理解]B B A 14、噪声严重污染人类环境,被列为国际公害。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噪声妨碍人们的生活
B.噪声会引起人们中毒
C.噪声影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
D.噪声有害于人们健康
15、在有些地方可以看到如图的标志,它表示的( )
A、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B、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
C、此地有乐队出租车 D、禁止停车
16在敲响新年钟声时,小明发现停止撞击后的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
A大钟还在振动 B钟声的回声在传播
C 周围空气在振动 D 小明听觉有问题B A A 17、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我们在城市绿化植树,从减弱噪声角度分析,其作用是 ( )
A.在声源处减弱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人耳处减弱 D.阻止噪声的发生B [基础盘点4]1 物体叫光源。光在 、 、 的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打雷时,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是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说明什么?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得多4、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为3×105千米/秒。5、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2、我们在生活中看过哪些光的直线传播现象?自身会发光的同种 均匀 透明6、小孔成像通过小孔所成的像的性质如何? 所成的像与成像的物体上、下颠倒,左右颠倒,能在光屏上承接,大小与象距的大小有关,亮度与小孔的大小及象距有关。思考树阴下的光班是如何形成的?一光年表示什么意思?1光年=9.46×10 12千米1光年是指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它是长度单位。18、以下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白雪 B、月亮
C、平面镜 D、夏夜飞舞的萤火虫
19、做早操排纵队时,只要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人,队就直了。可以解释此现象的是 (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漫反射D C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一定沿直线传播 B、光只在真空中直线传播
C、光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
D、光在同一种物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
21、有一过路的人,途经一盏路灯下时,灯光照射人所形成的影子长度的变化是( )
先变长后变短 B. 先变短后变长
C. 逐渐变长 D. 逐渐变短
22、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 )
A.小孔成像
B.打雷时,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C.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
D.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C B A 23.关于光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光的传播速度总是3×105千米/秒
B.光的传播速度的最大值为3×105千米/秒
C.光年是一种长度单位
D.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
24、阳光钻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上形成圆形的光斑。下列与圆形光斑成因无关的是( )
A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B.太阳的形状是圆形的
C.小孔是圆的 D.阳光穿过的孔不太大
A C 雨过天晴有时会出现美丽的彩虹,你是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吗?cai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
25、阳光下盛开着一朵鲜红的月季花,你看到的月季花之所以是红色的,是因为( )
A、月季花瓣能发出红光
B、月季花瓣能反射阳光中的红光
C、月季花瓣能吸收阳光中的红光
D、月季花瓣能把各色光变为红光
26戴蓝色眼镜的人看红纸是什么颜色?让红光照射在绿纸上又会呈什么颜色?( )
A.红、绿 B.蓝、绿
C.黑、红 D.黑、黑B D 27、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 )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28、下列哪一种现象不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 )
A.影子 B.公路上的海市蜃楼 C.小孔成像 D.日食D B 课件44张PPT。复习内容:1、光的反射和折射2、眼和视觉 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光从一种 射向另一种 时,在它们的分界面上会 ,又返回到原先的物质中,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均匀物质均匀物质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反 射 定 律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所处的位置关系如何?2、两角(入射角、反射角)所处的位置关系如何?简称: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60 1200相反思考:当你从平面镜里看见别人的眼睛,别人
也能从平面镜里看见你的眼睛吗?能光路的可逆性4、下列说法不符合光的反射定律的是 ( )
A、入射角是零度,反射角也是零度
B、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
C、入射角增加100,反射角也增加100
D、入射光线与界面成30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成600
5.一束光射到平面镜后,反射光线沿原路返回,则入射
角和反射角分别是( )
A 0°和0° B 90°和90° C 0°和90° D 90°和0°
6、关于光的反射,下列光路 图正确的是 ( )
DAC7、小明利用光具盘进行光的反射实验,让一束白光从左边斜射到平面镜上,多次改变光的入射方向,测得如下数据:分析上述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若在平面镜上贴上绿色的玻璃纸,则看到反射光的颜色是: 色。讨论:一束太阳光斜射到平面镜的表面,平面镜的另一侧可看到耀眼的光亮,为什么?水面、光滑的金属、磁砖等发生镜面反射时,如果能
看见反射光线其现象是
怎样?如果不能看见反射光线,
其现象又是怎样?讨论:一束太阳光斜射到粗糙的木板表面,则无论从哪个方向观察,都看不到耀眼的亮光,为什么?
8、在电影院里,我们能从不同的座位上看到银幕上的画面,这是光在银幕上发生 ( )
A、镜面反射 B、 漫反射
C、可能是镜面反射也可能是漫反射
D、不发生反射,是银幕本身发光
9.坐在教室里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是因为发生了光的___________反射,而在黑板某部分出现的“反光”现象是由于光线射到这部分时发生了________反射。 B漫镜面10、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人从侧面看去( )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B平面镜 生活中的镜子、玻璃、光亮的地板、平静的水面等
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看成平面镜?平面镜的两个作用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成像2.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所成的是 像,
2)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
3)像和物的大小 。 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像与物体以镜面为对称轴。3、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虚 相等相等12、图1是一台钟在竖直墙壁上的镜子里的时刻,那么这台钟的实际时刻是 。11、一个1.6米高的同学,站在距平面镜2米远的地方,像与他的距离是( )米。当他向平面镜靠近时,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将( ),像的大小将( ),像高是( )。4减小不变1.6米10点35分13、判断下图,正确的平面镜成像图是( )14、在下图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B C DCC15、1)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图中A是 (填 器材名称),
2)为什么要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利用其透明
特点,便于 。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那么对实验产生什
么影响? 。玻璃板找到像的位置蜡烛F和像不能完全重合,蜡烛E蜡烛F16、1)如图所示,请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在图中确定图中光源 S 的位置: 这是由什么现象?光的折射光在什么时候会发生折射?
发生折射时有什么规律?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入射角折射角法 线入射点0界 面玻璃空气光的折射规律1、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光的折射规律3、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玻璃)中,折射光线将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光的折射规律 4.光垂直射到玻璃或水表面时,在玻璃或水中的传播方向不变。
光的折射规律5、光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将偏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1、从岸上看水中的物体比实际的要 。2、从水中看岸上的物体比实际的要 。 看到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浅一些高一些17、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太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间隙,在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
B、缸里盛满清水后,看上去缸底变浅了
C、人在路灯下行走,地面上会出现人的影子
D、人站在河边,可以看见天空的云彩在水中飘动
18、如图,下列为光线在空气与水的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
射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BA19、潜水员在水中看斜插入水中的一根木桩的水上部分,其中正确的是( ) 20、小王站在九龙公园的湖边往水里看,他看到了湖水中的鱼游弋在蓝天白云之间,他做出以下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 这是光的反射现象,白云和鱼都是虚像
B. 这是光的折射现象,白云是虚像,鱼是实像
C. 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而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D. 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而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DD21、如左下图所示,光线斜射到两种透明物质的界面上,那么图中界面是_________,法线是___________,入射角是__________,反射光线是_______,折射角是___________。22、古诗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的诗句:如“潭
清疑水浅”说的是光的 现象;“池水映明月”
说的是光的 现象。MNM’N’∠COMOB∠ NOA折射反射认一认: 其中属于凸透镜 ;
属于凹透镜 ;(1)(2)(3)(4)(1)(4)(2)(3).F(焦点)
透
镜
的
性
质【实验】把平行光分别射到凸透镜和凹透镜上
凸透镜:对所有光线有会聚作用,能使平行光会聚到实焦点
凹透镜:对所有光线行有发散的作用,平行光线经凹透镜
折射后发散射出,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交于虚焦点
通过凸透镜的三种特殊光线23、给下图中正确的图打
错误的打 24、完成光路图凸透镜成像1、如何简单的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当在光屏上得到等大的实像后,再把物距或像距除以22、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使三者的
中心处于 ,其目的是 。使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同一高度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u>2f3、 2f>u>f4、0v>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2、u=2f正立 放大 虚像如照相机如幻灯机如放大镜小结测焦距25、在进行“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蜡烛在凸透镜左侧距透镜26厘米处时,在右侧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凸透镜的焦距f为( )厘米。
A.10 B.13 C.26 D.52
26.在进行“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凸透镜的焦距f为10厘米,蜡烛在凸透镜左侧距透镜14厘米处时,在右侧的光屏可得到( )。
A.倒立、等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BA27、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
C、实像可成在光屏上,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D、实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而虚像不是
B28、放映幻灯时,要在屏幕上得到字母F,则放入的幻灯片应是 ( )29、右图是物体通过投影仪在屏幕上成的像。所成的像(
相对于放在投影仪上的投影片来说)是( )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 正立缩小的虚像 D 正立等大的虚像 BB30.发光体从距凸透镜很远的地方向焦点移近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得到像,像距和像的大小的变化是 ( )
A.像距变大,像变大. B.像距不变,像变大.
C.像距变小,像变小. D.像距变大,像变小.
31.把凸透镜当作放大镜来观察物体,必须把物体放在 A.透镜的焦点以内. ( )
B.透镜的2倍焦距处.
C.透镜的焦点与2倍焦距之间.
D.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 AA32.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如图的情景,眼睛可能观察到烛焰经凸透镜折射所成的虚像( )B3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在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可得到清晰的等大的烛焰的像,据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是 _ cm。
(2)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同时移动光屏,可发现光屏上清晰的像逐渐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像的性质是_________(填“倒立”或 “正立”;“放大”或“缩 小”;“实像”或“虚像”)。
12.5变小倒立缩小的实像眼球的结构12345678910角 膜瞳 孔视神经玻璃体晶状体睫状体视网膜脉络膜巩 膜虹 膜人的眼睛相当于一架照相机近视矫正远视矫正34、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当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像是( )
A.正立、缩小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虚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35、下图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DB36、眼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 ( )
A、玻璃体 B、晶状体 C、视网膜 D、瞳孔37、中午阳光灿烂,当你从教室内走向操场时,你的 瞳孔变化情况是 ( )
A、变大 B、缩小 C、不变 D、无法判定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