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鸡西市英桥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鸡西市英桥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5-21 15:33: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英桥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5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西周建立后,为稳固和扩大统治,实行了分封制,史称“封邦建国”。当时周王分封诸侯主要是基于
A.血缘亲疏 B.军功大小 C.财产多寡 D.才能高低
2.我国封建社会出现过很多繁荣景象,其中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局面是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开皇之治 D.贞观之治
3.极大地促进了北魏时期我国北方民族交融的是(  )
A.张骞通西域 B.人口大量南迁 C.江南的开发 D.孝文帝改革
4.“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指的是唐朝开始实行的( )
A.租调制 B.均田令 C.两税法 D.一条鞭法
5.12世纪之后,随着武士阶层的崛起,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强调忠君守义、重名轻死的武士道在日本出现。日本武士道出现的思想因素最有可能来自中国的
A.理学 B.法家 C.佛教 D.道家
6.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的目的,但变法的内容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打击了他们的特权,故遭到激烈反对,终至变法失败,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A.触及权贵利益忽略了政治之改革 B.对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未有效调整
C.执行过程用人不当加重百姓负担 D.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7.清朝曾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这一规定所造成的影响是(  )
A.中国的对外贸易彻底断绝 B.保护了本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C.失去了开辟海外市场的契机 D.有效地防范了西方的殖民入侵
8.《南京条约》等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侵犯,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变化始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9.下列企业中,属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是( )
A.江南制造总局 B.广东继昌隆缫丝厂 C.开平煤矿 D.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10.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________成立,孙中山宣誓就任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横线处应填写的是( )
A.广州 B.南京 C.武昌 D.北京
11.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大旗帜是( )
A.民主和科学 B.民主和道德 C.共和与科学 D.民主与共和
12.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的地点是
A.井冈山 B.瑞金 C.延安 D.黄花岗
13.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的重要事件是
A.五四运动爆发 B.中国共产党诞生 C.抗日战争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表示抗日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D.七七事变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
15.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16.“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自治机关都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依法行使规定的自治权。”这一规定应出自
A.《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17.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现代化城市。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毗临港澳 B.政策扶持 C.科技领先 D.资源丰富
18.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
A.邓小平理论B.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C.科学发展观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9.金字塔的建造不仅体现了法老的至上权威,而且证明了古代人类在建筑和数学方面达到了较高水平。金字塔的建造者是
A.苏美尔人 B.古印度人 C.古埃及人 D.古中国人
20.中世纪西欧基本的经济组织是
A.行会 B.庄园 C.手工工场 D.手工作坊
21.印度的种姓制度中,最高一级被称为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22.15世纪后期,西欧形成了一股贵金属热。一位西班牙人说:“我们西班牙人人都受着一种心病的折磨,这种病只有黄金才能治愈。”该“心病”的病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文艺复兴的兴起 C.新航路的开辟 D.工业革命的爆发
23.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给西方历史留下了一串闪亮的名字: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下列项中,属于他们共性的是
A.以理性为武器,反对君主专制 B.主张主权在民,建立直接民主制
C.主张自由平等,建立君主立宪制 D.反对教会束缚,主张“信仰得救”
24.以下文件反映了各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的要求,其中确定君主立宪政治体制的是( )
A.美国《1787年宪法》 B.英国《权利法案》 C.《1875年宪法》 D.《独立宣言》
25.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世界联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个整体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达成了瓜分世界的协议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C.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扩张与争夺的加剧 D.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第II卷(非选择题50分)
二、材料分析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chóu,仇的异体字),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纪》
材料二 “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 《元史》记载: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
——摘编自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2分)
(2)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4分)
(3)据材料三指出元代行省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行省制度的影响。(8分)
27.面对列强的屡次侵略,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竞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吴玉章文集》
材料二 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气、众志成城,奏响了气吞山河的爱国主义壮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坚定不移推动全民族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协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亡国条约”的名称及签订时间,结合所学概括中国战败所造成的危害。(6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抗战胜利对中国的影响。(8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一 正如毛泽东后来所说:那个十大关系怎么出来的呢?我在北京经过一个半月,每天谈一个部,找了三十四个部的同志谈话,逐步形成了那个十条。如果没有那些人谈话,那个十大关系怎么会形成呢?不可能形成。并明确指出《论十大关系》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寻找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路线。这条路线虽然和苏联相同,但方法有所不同,有我们自己的一套内容。毛泽东总说,建国后“前八年照抄外国的经验。但从一九五六年提出十大关系起,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开始反映中国客观经济规律”。 ——摘自焦春荣、刘玉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
材料二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1年或1982年,在最贫困的省份中,90%以上的家庭以户而不是以生产队为单位负责耕种以前的集体土地。这个制度在较富裕的省份中也日益推广开来。……到1983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摘编自《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摘自《中国经济发展史》
(1)材料一中毛泽东同志的报告标志着什么?(2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的内容贯彻了中国共产党哪次会议的精神?文中的“这个制度”指的是?(3分)
(3)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大何时召开?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大标志着改革进入到了新阶段?(3分)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美国联邦宪法……行政、立法、司法这三项大权中的任何一项法定权力都要受到另外两项权力的制约。在权力的天平上,任何一项权力都不允许大于另外两项权力,从而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人民版《历史》(必须第一册)
(1)材料一中“全新的政体”指的是什么政体?请写出为该政体奠定法律基础的文献名称。(4分)
(2)回答材料二中所指的“三项大权”分属哪三个机构?体现美国联邦宪法的政治原则是什么?它反映了哪位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学说?(10分)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周王分封诸侯主要是基于血缘,A项正确;军功大小是秦朝选官标准,排除B项;CD均和史实不符,排除CD项。故选A项。
2.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局面是是西汉初年的文景之治,A项正确;光武中兴是我国东汉时期的盛世,排除B项;开皇之治是我国隋朝初年,隋文帝时期开创的盛世,排除C项;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开创的盛世,排除D项。故选A项。
3.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措施,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D项正确;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排除A项;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人口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与题干中的“民族交融”无关,排除B项;题干内容强调的是“北魏时期我国北方民族交融”,与“江南的开发”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4.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是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重大变革,C项正确;租调制、均田令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B项;明朝实行一条鞭法,排除D项。故选C项。
5.A
【解析】
【详解】
12世纪正是宋代,而“强调忠君守义、重名轻死”是理学的主张,因此日本武士道的思想因素很可能来自中国的理学,A项正确;法家强调法治,排除A项;佛教强调因果轮回,排除C项;道家强调的是长生,排除D项。故选A项。
6.A
【解析】
【详解】
根据“但变法的内容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打击了他们的特权,故遭到激烈反对,终至变法失败”可得出其变法触及权贵利益忽略了政治之改革,A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有效,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用人问题,排除C项;材料针对的是其失败的具体原因,而不是根本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7.C
【解析】
【详解】
题干描述的是清政府的海禁政策,这一政策打击民间贸易,使得中国失去了开辟海外市场的契机,C项正确;A项表述绝对,排除A项;海禁政策不利于本国商品经济发展,排除B项;D项表述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
8.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中“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变化始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北京条约》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排除B项;中法战争与《南京条约》的签订无关,排除C项;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排除D项。故选A项。
.
9.A
【解析】
【分析】
【详解】
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比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A项正确,排除C项;BD项是民族工业,排除BD项。故选A项。
10.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宣誓就职,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共和国,因此题干空白处应是南京,B项正确;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都城是在南京,而不是广州,排除A项;武昌爆发了武昌起义,没有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排除C项;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于南京,而不是北京,排除D项。故选B项。
.
11.A
【解析】
【分析】
【详解】
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大旗帜,A项正确;BCD项不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排除BCD项。故选A项。
.
12.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A项正确;瑞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首都,并非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所在,排除B项;延安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排除C项;广州黄花岗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3.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出现了新的革命指导思想、新的革命前途和新的革命力量,推动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一步发展,B项正确;五四运动的爆发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只是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了新的阶段,排除A项;抗日战争的是中国进店反击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只是民主革命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重大胜利,无法提现“焕然一新”,排除C项;中国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排除D项。故选B项。
14.C
【解析】
【详解】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确立,C项正确;A、B、D三项涉及的历史事件都不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确立的标志,排除。故选C项。
15.D
【解析】
【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D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在1949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是在1953年,均不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标志,排除A项、B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正式确立,排除C项。故选D项。
16.C
【解析】
【详解】
规定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权是在《共同纲领》,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17.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珠海属于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拥有特殊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故珠海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政策扶持,B项正确;ACD都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故选B项。
18.D
【解析】
【详解】
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D项正确;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A项;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B项;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
19.C
【解析】
【详解】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创造的建筑奇迹,C项正确;苏美尔人、古印度人和古中国人并未建造金字塔,排除A、B、D项。故选C项。
20.B
【解析】
【分析】
【详解】
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B项正确;ACD项不属于基本的经济组织,排除ACD项。故选B项。
21.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印度种姓制度中,最高一级被称为婆罗门,A项正确;刹帝利不是印度种姓制度中的最高等级,B项错误;吠舍在种姓制度中较低的等级,C项错误;首陀罗是印度种姓制度中的最低等级,D项错误。
22.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社会上形成了黄金热,A项正确;文艺复兴兴起激发了人文精神,与黄金热无关,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是解决黄金热的途径而非原因,排除C项;1765年工业革命发生,排除D项。故选A项。
23.A
【解析】
【详解】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是启蒙思想家,他们都以理性为武器,反对君主专制,故选A;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建立直接民主制,不符合伏尔泰、孟德斯鸠,排除B;卢梭主张共和制,排除C;宗教改革主张“信仰得救”,排除D。
.
24.B
【解析】
【详解】
结合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B项正确;美国《1787年宪法》和《1875年宪法》确立的是民主共和制,排除AC项;《独立宣言》宣告美利坚独立,排除D项。故选B项。
25.B
【解析】
【详解】
注意限定信息“根本原因”,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世界联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是根本原因,排除。故选B项。
26.(14分)(1)原因:血缘关系疏远;周王室衰微。(2分)
(2)措施:郡国并行制。(2分)
后果:出现王国问题(地方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2分)
(3)特点:拥有较为集中的权力(权力较大);行政区划的设置采取“犬牙交错”原则。(4分)
影响: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4分,任意两点)
【解析】
【详解】
(1)原因:根据材料一中“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周天子弗能禁止”等信息,从诸侯关系和周王室两个方面概括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
(2)措施:根据材料二“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等信息,可知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即郡国并行制。后果:根据材料二中诸侯“自置吏”和“得赋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措施导致了西汉出现了王国问题(地方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
(3)特点:根据材料三中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等信息,可知元代行省制下,行省拥有较为集中的权力(权力较大);行政区划的设置采取“犬牙交错”原则等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行省制度的影响:根据材料二中“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等三个方面分析元代的行省制度的影响。
27.(14分)(1)条约:《马关条约》,1895年。(2分)
危害: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或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引发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4分)
(2)主要原因:中华民族团结抗战;中共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国共两党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4分任意两点)
意义: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这一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新征程。(4分)
【解析】
【详解】
(1)根据“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可得出是中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时间是1895年;根据所学可从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引发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等方面概括。
(2)主要原因:根据“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奏响了气吞山河的爱国主义壮歌”可得出中华民族团结抗战;根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可得出中共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国共两党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意义:根据所学可得出抗战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这一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新征程。
28.(8分)(1)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或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自主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分)
(2)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包产到户”亦可给分)。 (2分)
(3)时间:1992年10月。原因: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分)
【解析】
(1)有材料“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开始反映中国客观经济规律”,可见《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家庭以户而不是以生产队为单位负责耕种以前的集体土地”反映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是农村改革的重大举措。结合所学,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大召开于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其指引下,出现材料中的深化改革的举措。
29.(1)政体:君主立宪制;文献:《权利法案》。(4分)
(2)机构:行政权——总统、立法权——国会、司法权——最高法院;(6分)
原则:三权分立;思想家:孟德斯鸠。(4分)
【解析】
【详解】
(1)政体:根据材料一“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结合所学可知,其中“全新的政体”指的是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文献结合所学可知奠定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法律基础的文献是《权利法案》。
(2)机构:根据材料二“美国联邦宪法”结合所学可知其行政、立法、司法 “三项大权”分属的机构分别是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原则:根据材料二“在权力的天平上,任何一项权力都不允许大于另外两项权力,从而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等可知其体现美国联邦宪法的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思想家:结合所学可知三权分立是孟德斯鸠的学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