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化学
人教版
必修2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1.2.1 元素周期律(人教版必修2)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2.1 元素周期律(人教版必修2)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04-14 10:51:35
点击下载
图片预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文档简介
课件47张PPT。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1)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KL
MNOPQ1、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轨道。3、最外层电子不超过8个(K为最外层
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
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原子
大型体育场与蚂蚁
二、元素周期律表5-5 1~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 最外层电子数1→2最外层电子数1→8最外层电子数1→8表5-5 1~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 原子半径 大→小原子半径 大→小表5-5 1~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 主要化合价:正价+1→0主要化合价:正价+1→+5,负价:-4 →-1 → 0主要化合价:正价+1→+7,负价:-4 →-1→0思考并讨论:2 3练习:
1、总结1至18号原子结构的特殊性。
(1)原子中无中子的原子:
(2)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
(3)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
(4)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 素:H、Li、NaHe、Be、MgBe、Ar(5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
(6)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
(7)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CONe2 下列各组元素中,按最高正价递增的顺 序排列的是:
A. C N O F B. K Mg C S
C. F Cl Br I D. Li Na K RbB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2)现象: 镁与冷水反应缓慢,产生少量气泡,滴入酚酞试液后不变色。 反应式:Mg + 2H2O == Mg(OH)2 + H2结论:镁元素的金属性比钠弱△ 加热后镁与沸水反应较剧烈,产生较多气泡,溶液变为红色。现象: 镁与铝均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但镁反应更剧烈。反应:Mg + 2HCl = MgCl2 + H2结论:镁元素的金属性比铝强2Al + 6HCl = 2AlCl3+ 3H2钠(Na)、镁(Mg)、铝(Al)金属性比较冷水、剧烈冷水、缓慢结论金属性:Na>Mg剧烈迅速结论金属性:Mg>Al强碱性中强碱两性氢氧化物结论金属性:Mg>Mg>Al结论: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金属性减弱。硅(Si)、磷(P)、硫(S)、氯(Cl)
非金属性的比较SiPSCl高温H2SiO3
弱酸磷蒸气与氢气能反应H3PO4
中强酸须加热H2SO4
强酸光照或点燃爆炸HClO4
最强酸结论: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增强。
氢化物化学式元素14Si15P16S17Cl 非金属性:Si < P < S < Cl单质与氢气的化合条件氢化物的稳定性SiH4PH3H2SHCl高温下少量反应磷蒸气,困难加热反应光照或点燃很不稳定不稳定较不稳定稳定从氢化物看
最高价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元素14Si15P16S17ClSiO2P2O5SO3Cl2O7H2SiO3 H3PO4 H2SO4 HClO4硅 酸磷 酸硫 酸高氯酸极弱酸中强酸强 酸最强酸 非金属性:Si < P < S < Cl从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看 根据实验,可得出第三周期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Na Mg Al Si P S Cl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用结构观点解释: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增多原子半径减小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同周期元素 从左到右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增强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方式元素性质变化趋势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1→8
(H,He)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元素化合价+1→+7
-4→-1→0元素金属性
与非金属性金属性减弱
非金属性增强呈现周期性变化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 ,这叫做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课堂练习:
1.A和B是前三周期的元素,它们的离子A2+和B3+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原子半径:A>B
B. 原子序数:A>B
C. 离子半径:A2+>B3+
D. 质量数:A>BAC1、当电子层数及核电荷数均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的,半径越大;如Na<K(层不同,层多,径大)
2、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的,半径越小;如Na>Mg;Na+>Mg2+(层相同,核多,径小)
3、阴离子半径大于对应的原子半径;如Cl<Cl-
4、阳离子半径小于对应的原子半径;如Na> Na+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的比较方法:规律小结5、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离子半径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减小。BC1.下列事实能说明金属性Na>Mg的是:
A、Na最外层有一个电子,
Mg最外层有2个电子;
B、Na能与冷水反应,而Mg不能;
C、碱性NaOH >Mg(OH)2
D、 Na能从MgCl2的溶液中把Mg置换出来;
2.下列事实能说明非金属性Cl >S的是:
A、Cl2比S易与H2化合
B、HCl比H2S稳定
C、酸性HCl >H2S
D、Cl的最高正价为+7,
S的最高正价为+6
AB3.下列有关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 )
A. 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B. 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是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C. 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是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
D. 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是元素的性质随原子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C4.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的是( )
A. Na、Mg、Al B. N、O、F
5.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 )
A.Na.Mg、Al还原性依次减弱
B.I2、Br2、Cl2氧化性依次增强
C.C、N、O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P、S、Cl最高正价依次升高ABC 6.在目前发现的元素中,
除了氢元素以外,半径最小的是何种元素。
7.除了稀有气体元素以外,半径最大的是何种元素?氟元素钫(Fr)元素8.下列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半径比最小的是( )(A) NaF (B) LiI (C) CsF (D) LiF阳离子半径:Li+ < Na+
F-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3)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元素的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1)结构决定位置:
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电子层数=周期序数
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位置反映结构最外层电子数和原子半径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2)结构决定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数
=8-︱负价数︱(3)位置反映性质:
同周期:从左到右,递变性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结构、性质的递变规律及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分区:
分界线左边是金属元素,分界线右边是非金属元素,最右一个纵行是稀有气体元素。见下图:结构位置性质 1B Al SiGeAs Sb Te 2 3 4 5 6 7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0 Po At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①根据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可推知: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铯(Cs),位于第6周期第ⅠA族(左下角),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氟(F),位于第2周期第ⅦA族(右上角)。 ②位于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有一定的金属性,又有一定的非金属性,如Al、Si、Ge等。 2、元素的化合价与位置、结构的关系
(1)最高正价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2)最低负价数=主族序数 - 8
=最外层电子数 - 8 (1)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工具。 (2)可预测或推测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 (3)在科学研究和生产上也有广泛的应用
见课本P.18 (4)在哲学方面,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引起元素性质发生周期性变化的事实,有力地论证了事物变化的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性。 3、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和意义练习1.碱性强弱介于KOH和Mg(OH)2之间的氢氧化物是 ( )
A.NaOH B.Al(OH)3
C.Ca(OH)2 D.RbOH
2.下列物质中,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是
( )
①Na2CO3②NaHCO3 ③Al2O3 ④Al(OH)3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BD3.下列各组元素中,按最高正价递增顺序排列的是
( )
A.C.N、O、F B.K、Mg、C.S
C.F、Cl、Br、I D.Li、Na.K、Rb
4. A.B均为原子序数1—20的元素,已知A的原子序数为n,A2+离子比B2-离子少8个电子,则B的原子序数是 ( )
A.n+4 B.n+6 C.n+8 D.n+10
5.下列叙述中,肯定a金属比b金属活泼性强的是( )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1mol a 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比1 mol b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多
D.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BAD6. 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它们相同物质的量的原子获得相同物质的量的电子时释放出的能量是A>C>B,则它们原子序数大小顺序是( )
A.B>C>A B.A>B>C
C.B
C D.A>C>B
7.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变化正确的是 ( )
A.酸性HClO4>HNO3>H3PO4>H2SiO4
B.稳定性H2S>HCl>HBr>HI
C.熔点Pb>K>Na>Li
D.溶解性NaHCO3>Na2CO3>NaOH DA8.原子序数1—18号元素中:
(1)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金属是_____________;
(2)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单质是___________;
(3)在室温下有颜色的气体单质是_____________;
(4)在空气中容易自燃的单质名称是________;
(5)除稀有气体外,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______;
(6)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
(7)气态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是_________;
(8)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9)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
9。在Na、K、O、N、C.Li、F、H八种元素中,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F2F2 Ci2白磷NaHNHF ClH
11. A、B两种元素的原子,当它们分别获得1个电子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时,A放出的能量大于B。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的氧化性小于B
B.B-的还原性大于A-
C.A-的还原性大于B-
D.A的氧化性大于B原子序数 周期性 获得电子时,要释放出能量,放出能量的越多,说明其越容易得电子,A的非金属性越强。BD14.下列半径最大的微粒是 ( )
A. F B. Mg2+ C. Cl- D. Ca2+
15.A和B是前三周期的元素,它们的离子A2+和B3+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原子半径:A>B
B. 原子序数:A>B
C. 离子半径:A2+>B3+
D. 质量数:A>BCAC12.根据硼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硼的最高价含氧酸化学式不可能是( )
A.H2BO4 B.H3BO3
C.HBO2 D.H2B4O7
13.已知X、Y、Z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依次增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按X、Y、Z依次增大
B.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顺序增强
C.单质的氧化性按X、Y、Z顺序增强
D.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顺序增强A B的化合价是+3 CD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化学键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第四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一节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