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十课 玩具进行曲湘艺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十课 玩具进行曲湘艺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5-21 21:3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玩具进行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玩具进行曲》是湘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第10课教学内容,音乐旋律优美,一、三乐句相同,二、四乐句相似,歌词通过形态各异的玩具卡通形象展现,对孩子们理解音乐形象有很大的帮助,也非常适合孩子们表演。
本节内容可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学唱歌曲《玩具进行曲》并进行简单表演。第二课时:复习音乐游戏《变变拍拍》,复习歌曲《玩具进行曲》,并用打击乐器伴奏。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对事物的好奇心比较强,但单调枯萎的一味说唱,孩子们会失去信心,因此,在活动中,通过设计游戏化情景,激发悬念,由掌握节奏、感受旋律、熟悉歌词,带孩子们一步一步达到会唱歌曲,用自己喜欢的的动作把想象到的玩具形象大胆地表现出来,感受并体验进行曲的音乐特点。
【设计思路】根据一年级孩子好动、好奇、善模仿的特点,采用游戏化的形式,设计“学玩具的走步”、“拍玩具的节奏”、“听玩具的旋律”、“唱玩具的歌”、“演玩具的形象”等一系列音乐活动,以不同的形式多次聆听,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和熟悉歌曲。
本节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游戏中与孩子们交流,掌握歌曲节奏与旋律。
2.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玩具进行曲》,并能随音乐进行歌表演。
3.在演唱表演中,让学生体会雄壮有力而又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感受并体验进行曲的音乐特点及活泼风趣的玩具形象。
4.认识顿音记号,感受强弱、快慢的变化。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歌曲节奏及旋律,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玩具进行曲》
难点:引导学生用2/4拍子进行动作体验并表现乐曲的变化。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感知节奏
1.孩子们听音乐(玩具进行曲),跟随老师做动作。第一遍音乐踏步,第二遍音乐跑步,休止符时立正。
请孩子们说一说,刚才我们是用那些动作来表现音乐的?(踏步、跑步、立正)
2.动作与节奏融合,播放课件,请孩子们看看刚才的动作与那个节奏符合,并用动作与拍手进行表现。
踏步: X X │ X X │ 跑步: X X X X│X X X X │
ta ta ta ta titi titi titi titi
立正:0
3.重新组合节奏,提升难度,让孩子们拍出节奏,并注意强弱变化。XX XX │ X 0│
4.设置悬念,激情引趣。 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那个地方有很多很多的玩具,有的玩具吹着喇叭,有的玩具敲着大鼓,有的玩具在唱歌、有的玩具在跳舞,非常地热闹,孩子们想去吗?好,我们先到玩具火车站坐火车,火车站到了,你喜欢那节车厢,请你拍出节奏,才能上火车。
5.播放课件:引导孩子们逐一拍出每节车厢上的节奏---四节车厢连起来拍。
(1) (2) (3) (4)
X XX│X XX│XX XX│X 0│XX XX│XX XX│X X│X 0│
第二环节:感受旋律
孩子们都上火车了,我们的玩具火车开动了,非常高兴,因为今天迎来了好多乘客,它想给大家唱一曲非常好听的旋律。
1.继续播放课件(播放音乐,出示图谱)孩子们看图谱,听音乐为旋律伴奏,注意强弱变化。(评价:孩子们拍的特别棒、特别整齐)
2.教师看图谱,借助柯尔文手势清唱第一句旋律。请孩子们说说唱的是哪一句。引导孩子们发现第一乐句和第三乐句相同。
3.教师和学生合作,轮唱旋律,引导孩子们发现第二乐句和第四乐句相似,最后三个音不一样。(通过柯尔文手势,体会三个不同的音高)
4.齐唱歌谱后,让孩子们用“啦”来哼唱旋律,进一步熟悉旋律。(建议孩子们:身体挺直一点、眼睛睁大一点、嘴巴张大一点,声音就好听了。)
第三环节:表现歌曲
今天,我们要去哪里,(玩具王国),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首非常非常好听地关于玩具的歌曲,是玩具王国的国歌,叫《玩具进行曲》
1.听歌曲、看歌谱。这首歌曲表达了玩具什么样的情绪?
(1)孩子们自己说。(2)教师小结:快乐、活泼、高兴地情绪。
2.合作学习,学唱歌曲。
(1)师生合作,演唱歌曲。
(2)小组合作,演唱歌曲。
(3)检验学习情况,大家来找茬。(纠正不准确的地方)
3.观察发现,理解乐理知识。
(1)孩子们观察,发现歌谱有什么特别的记号,孩子们探讨记号的特殊作用。
(2)教师范唱,让孩子们感知乐句中有顿音记号和无顿音记号的区别。
(3)介绍顿音记号。(遇到顿音记号,要唱的短促、跳跃)
(4)孩子们实践演唱,体会顿音记号的唱法。
第四环节:表演歌曲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来到了玩具王国,播放视频。
1.自由讨论,用动作表现玩具形象。
2.教师设置一个绕场一周的动作,听音乐表演歌曲。
3.活动结束,请孩子们听音乐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