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2张PPT)
2022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模拟卷(一)
一、积累运用(24分)
1. 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诗经·蒹葭》)
(2)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蒹葭萋萋
佳木秀而繁阴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4)杜甫的《春望》中,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6)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想象回家团聚后共话今宵的情景。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中央电视台发扬推陈出新的精神,将中华文化以不同的形式传播给国人,进而成为国人前进的精神动力。在《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节目中,倪大红的表演让人拍案叫绝,他将一位倾尽一生读 《书》、护《书》、传《书》的老人yǎn yì( )得wéi miào wéi xiào
( )。而《典籍里的中国》第二期介绍的《天工开物》是17世纪最伟大的工艺百科全书,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把农业生产视为安民之基、治国之要,一代代人dān jīng jié lǜ( ),致力于提高农业生产。其中宋应星先生和袁隆平院士都是为之而奋斗的fù rú jiē zhī( )的伟大科学家,他们是文化的开创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
演绎
惟妙惟肖
殚精竭虑
妇孺皆知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不可思议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有志于此的科学家们去妄想和破解。
B. 这声音苍老、粗糙而嘶哑,像患了感冒伤风的老人在唱歌,它显得古老而锈迹斑斑,沉重凝滞。
C. 亚洲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人类文明因亚洲而更加绚烂多姿。
D. 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有的人通古知今,知识渊博,言谈起来却反应迟钝,言不及义?
A
3.【解析】A.妄想:荒谬的想法、不切实际的打算。多含贬义,不合语境。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目前,我国发现的时间最早的青铜制品,是在甘肃东乡林家1977年出土的青铜刀。(将“1977年”移至“是”和“在”之间)
B.为激发同学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有人提议把校运会可以改为体育节,这样参与的同学或许会多些。(将“或许”移至“这样”后)
C.爱国是检验一个人品格高尚与否的试金石,也是评价一个人道德情操的重要标准。(在“爱国”前加上“是否”)
D.许多观众看完《我和我的祖国》激情满怀,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使观众不约而同地喊出“厉害了,我的国”。(删去“使观众”)
B
4.【解析】B.句式杂糅,应删去“可以”。
5. 右图书法作品的内容是一首古诗,
把它完整地抄写在横线上,并加
上标点符号。(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6.从主题看,下列诗句与右图古诗不相同的
一项是( )(2分)
A.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C.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C
6.【解析】右图古诗的主题是思乡,C项两句诗是指没有其他人能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与思乡主题无关。
二、阅读(46分)
(一)(19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畯①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②。爬罗③剔抉④,刮垢磨光⑤。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⑥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节选自韩愈《进学解》)
【注释】①畯(jùn):同“俊”,才智出众。②庸:同“用”,采用、录用。③爬罗:爬梳搜罗。④剔抉:剔除挑选。⑤刮垢磨光:刮去污垢,磨出光亮。⑥有司:负有专责的部门及其官吏。
7.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3分)
加点字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常用义 字义
毁于随 ①跟随;②沿着,顺着; ③听任,任随 (1)_________
治具毕张 ①完毕,结束;②都,全部 (2)_________
治具毕张 ①张开;②陈设,设立; ③设网捕捉 (3)_________
③
②
②
8.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能辱没在奴仆的手中,(和普通马)一同死在马槽里,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9. 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诸 生 业 患 不 能 精 无 患 有 司 之 不 明 行 患 不 能 成 无 患 有 司 之 不 公。
10. 甲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甲文主要写了千里马的悲惨遭遇,表达了韩愈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用人才、埋没人才的愤慨。
11.甲、乙两文都谈到了选拔、任用人才的问题,但侧重点有所不同。结合两篇选文内容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文中“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突出伯乐识马对于千里马的重要性,侧重选拔人才时要有伯乐的眼光,能够发现人才,重用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培养人才。乙文突出诸生只需在“业”和“行”两个方面刻苦努力,便不愁不被录用,无须担忧用人部门的不明不公,侧重选拔人才时个人主观修养的重要性,做到“业精”“行成”,方能“进学”。
参考译文:【乙】学业由于勤奋而专精,由于玩乐而荒废;德行由于独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随俗而败坏。当今圣君与贤臣相遇合,各种法律全部实施。除去凶恶奸邪之人,提拔优秀人才。具备一点优点的人全部被录取,拥有一种才艺的人没有不被任用的。选拔优秀人才,培养造就人才。只有才行不高的侥幸被选拔,绝无才行优秀者不蒙提举。诸位学生只要担心学业不能精进,不要担心主管部门官吏不够英明;只要担心德行不能有所成就,不要担心主管部门官吏不公正。
(二)(10分)
材料一:
老年人“数字化生活”现状调查
2020年8月,一段“老人无健康码乘地铁受阻”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引发公众对于老年人遭遇“数字鸿沟”窘境的热议。移动支付、线上挂号、网络约车……面对“数字化生活”洪流,老年人很难置身事外。《法治日报》记者通过电话、邮件及微信等方式了解了多个地区疫情防控期间老年人的“数字化生活”情况。
不会操作智能手机 疫情期间处处不便
疫情防控期间,到处都需要扫健康码,但部分老人使用非智能手机或不会操作智能手机,无法完成相应操作,导致出行不便。
老年人长久以来习惯的现金购物、排队挂号、在窗口购票等生活方式,疫情之前尚能维持,疫情出现后,服务业窗口作用削弱,为减少接触改为线上服务,点餐、挂号、政务……不少老年人懵了,跟不上社会变迁的节奏,在“数字化生活”中被“代沟式”淘汰。
有媒体报道称,新技术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更多方便的同时,也让许多老年人成了“数字贫困户”。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4.5%,但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仅为6.7%。而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到2019年底,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约为18.1%。从这两项数据推算,有上亿老年人没能及时搭上信息化快车。
多种因素形成障碍 无形增加“触网”负担
《法治日报》记者也注意到,很多老年人不会使用现在的智能设备,还停留在传统的生活模式中。有些老年人虽会使用微信基本聊天功能,但网购、打车、手机支付等这类流程稍微复杂一点的操作对他们来说仍然比较困难。除了使用智能设备存在障碍以外,《法治日报》记者注意到,更深层次的问题是老年人的数字素养难以匹配复杂的新媒体环境。除老年人自身原因外,数字产品不适用也增加了老年人“触网”负担。
数字反哺并不容易 学习意愿至关重要
有业内人士称,老年人在听力、视力、记忆力等方面有其年龄特点,目前大部分手机软件专注于青年和中年群体,在产品设计上缺乏对老年用户的考虑。目前还处于传统社会向数字化社会逐渐过渡的时期,一些机构和商家为快速发展,在设计理念和产品功能上一味追新求变,没有兼顾老年用户的习惯。
腾讯研究院与深圳大学周裕琼教授团队联合发布的《吾老之域:老年人微信生活与家庭微信反哺》报告指出:从某一层面来说,“老”与日新月异的科技一样,都在代代更迭。这个群体是流动的,其特性与需求也是变化的,故不能将他们粗暴定性,秉持“无论老年人还是其他群体,都完全可以选择最适宜自己的方式生活”,无疑是一种最基本的态度。
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对于那些没有身体限制和有实际学习需求的老年人,更多还是应该靠老年人的家人进行教学指导,进行“数字反哺”。但对于“数字反哺”来说,不仅需要教学者有耐心和时间,还需要老年人有较强的学习意愿。
(节选自《新华网》,有删改)
材料二:
(图表来自网络)
12.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3分)
A.“新冠病毒”疫情出现后,多数服务行业的窗口服务改为线上服务,导致不少老年人在“数字化生活”中被“代沟式”淘汰。
B.疫情防控期间,到处都需要扫健康码,但老年人都使用非智能手机或不会操作智能手机,无法完成相应操作,导致出行不便。
C.由《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可以推算,截至2020年3月,我国有上亿老年人没能及时搭上信息化快车。
D.《吾老之域:老年人微信生活与家庭微信反哺》报告指出:无论老年人还是其他群体,都完全可以选择最适宜自己的方式生活。
B
12.【解析】B.“老年人都使用非智能手机”错,范围扩大。原文是“部分老人使用非智能手机”。
13.阅读材料二,写出三个你得出的结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①参与调查的老年网友中,超过三分之一的人使用智能手机。②参与调查的老年网友中,有少数人认为智能手机太复杂,不会用。③现在的智能手机对于老年使用者的考虑较少,需要进一步优化。
14.结合材料一的画线句和材料二的图二,就设计理念和产品功能给商家提四条建议。(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智能手机在设计理念和功能上要考虑到老年人的需求和使用习惯:如①智能手机的操作设计要尽量简化;②适当降低价格,让更多节俭的老年人能接受;③制作一些方便老年人理解的使用教程;④深入调查老年人不使用智能手机的其他原因,以便进一步改进。
(三)(17分)
想起母亲就想哭
韩石山
①我小时候,不怎么看得起我的母亲。她的漂亮,我当年没有察觉;她的贤惠,我更没有体会,只觉得她太糊涂,甚至可以说是愚蠢。再就是,嘴太笨。不说跟外人说话了,就是跟我说话,也像是理短似的,嗫嗫嚅嚅,没个痛快的时候。晚年她得了失语症,我一面心疼,一面又想,若她像我这样伶牙俐齿,虚说白道,什么病都可以得,也不会得这么个病。
②我家有些特殊,父亲在外省工作,每年只有短短的十几天假期,平日,家里是祖父祖母当家。母亲15岁嫁到我家,直到祖父母过世,她一直是个小媳妇。祖父也有工作,在镇上的百货公司,家里实际当家的是祖母。祖母是继室,只比母亲大10岁,很严厉,说一不二,偶尔也会问我想吃什么,就让做顿什么,从来不会问母亲。母亲呢,只有做饭的份儿。这也是让我看不起母亲的一个原因。
③上小学时,学校要个什么费用,我多是跟祖父要。有时祖父不在家,也会跟母亲要。记得有次要买什么,3毛钱吧,我说5毛。母亲一面掏钱一面问:够吗?那一刻,我一面后悔没有多说些,一面又暗暗埋怨母亲太糊涂,这么个小把戏也识不破。后来多次都是这样,不问别的,只说:够吗?
④大学毕业,我迷上写作。有次在老家,要写篇散文,我想写些小时候的事,便问母亲:“当年我那样骗你,你就没一点感觉吗?”我希望她说,她是感觉到了的,只是太爱我这个儿子,也就不点破。不料母亲瞪着那双美丽而略显痴愣的大眼,反问我:“你那么小,就骗你妈吗 ”弄得我一点情绪也没有,文章,只好不写了。
⑤上了中学离开家,每年只有假期才会回去。假期满了,临走的时候,母亲不管给带什么好吃食,叮嘱的话只有一句:“学好,甭惹事!”晋南话,“甭惹事”读音如“bɑorɑsi”,听起来要多土有多土。这个时候,我常是脖子一拧,一脸的不屑。心想,“听党的话,报效祖国”这样的话你不会说,“听老师的话,好好念书”这样的话也不会说吗?
⑥直到我经历种种磨难,一事无成而身心疲惫,有时间回味自己大半生得失的时候,才悟出母亲那“学好,甭惹事”的教诲,是多么的简要,多么的贤明。“学好”等于指明了一条开阔而自律的前行之路,“甭惹事”等于避开了任何意外的伤害,平安地成长。前有引导,后有护佑,怎么能成不了一个好人,成就一番事业呢?淳朴而真挚的情感,是与神明相通的。可惜我只记住了前面两个字,而忽略了后面三个字,就是前面两个字,也只理解为学习好,落得蹭蹬大半生而无所作为。
⑦六十大几,母亲失语,每年我都要回去看望。她已说不成完整的话,只能说几个简单的词。一见面,她冲我笑笑,眼里就溢出了泪水,然后呜呜地叫着,低头往我怀里撞。这个时候,我也忍不住流下泪来。撞上几下,抬起头,仰起脸,瞪着那双依然美丽却更显痴愣的大眼,撇撇嘴角,突兀地就是一句:“好!”明明该是一句问话,说出来却是感叹,只有我能听出来,这是她那句贤明的教诲的缩略,说全了该是:你学好了吗,惹事了吗?这时我只有重重地说:“妈,好着哩!”她明白了我的意思,点点头。扶她在沙发上坐下,她此后一句话也不说,只是静静地听我和父亲谈话。隔上一会儿,她指指厨房,示意父亲,该给我做饭了。
⑧想想自己这一生,妻子儿女都没什么对不起的地方,最最对不起的,该是我那贤明而略显糊涂的母亲。
⑨如今我也老了,一想起母亲就想哭。
(选自《文艺报》,有删改)
15. 根据文章内容,补全下表中的情节或“我”对母亲的情感与态度。(3分)
情节 “我”对母亲的情感与态度
写母亲“嘴太笨”,在家里没有地位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暗暗埋怨母亲的糊涂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心疼母亲、心生愧疚
“我”不怎么看得起母亲
写母亲多次给“我”钱,只问“我”够不够
写母亲患失语症后的种种表现
16. 文中多次提到母亲讲的“学好,甭惹事”,通读全文,分别说说“学好”和“甭惹事”各包含了怎样的意思。(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学好”一是指要学好知识,二是指要走正道,做好人;②“甭惹事”主要指安分守己,不招惹人,平安成长。
17. 按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这个时候,我常是脖子一拧,一脸的不屑。心想,“听党的话,报效祖国”这样的话你不会说,“听老师的话,好好念书”这样的话也不会说吗?(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我”的年少无知和自傲自大,以及对母亲良苦用心的不理解和不认同,从而反衬出母亲真挚而细腻的爱。
(2)一见面,她冲我笑笑,眼里就溢出了泪水,然后呜呜地叫着,低头往我怀里撞。(赏析加点词语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写母亲见到“我”时的一连串动作描写,生动地写出了母亲的高兴与激动,以及因“我”犯病而说不出话的悲伤与着急等情感。
18. 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少言寡语,性格内向:“就是跟我说话,也像是理短似的,嗫嗫嚅嚅,没个痛快的时候”;②任劳任怨:在家里虽“只有做饭的份儿”,但也毫无怨言;③关心和爱护孩子:母亲总是叮嘱“我”“学好,甭惹事”和得失语症后提醒父亲给“我”做饭。
三、作文(50分)
19.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武侠小说,常有这样的套路:主人公以前打不过人家,然后遭受屈辱,得到奇遇,学了新招,打败宿敌。生活中也常这样,旧的方法解决不了问题,可能用新的招数就可以。
以《_____________的新招》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2)立意自定;(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可以放飞你的想象,也可以发表你的议论;(4)不少于5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6)文中不得引用、 抄袭本试卷的内容。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1~3题。
保尔的信上说:
亲爱的阿尔焦姆哥哥:我要把我自己的事情告诉你。我想,这些话除你以外我是不会向别的任何人说的。你知道我,你理解我信上的每一个字。这一次,我在为健康而斗争的战线上,不断地受到生活的逼迫。
我接连地遭受打击。在一次打击之后,我好容易快要爬起来,另一次打击,比上一次更无情的打击又来了。最可怕的是我已经失去了抵抗力。我的左臂不能动弹了。这本来已经够痛苦的了,可是,接着我的两条腿也不听话了。本来我就只能勉强行动(只限于室内),现在甚至要下床走到桌子跟前都很费劲。可是,恐怕这还不算完。明天怎样?我不敢预料!
我再也不能走出屋子了,我只能从窗户看到海的一角。一个人有个不受支配的背叛的肉体,又有一颗布尔什维克的雄心和意志,他迫不及待地向往劳动,向往你们正在整个战线上进攻的大军,向往那排山倒海、滚滚向前的钢铁巨流。一个人兼有这两者,世上还有比这更惨的悲剧吗?
但是,我仍然相信我能归队,在勇猛前进的队伍里也会有我一把刺刀。我不能不这样相信,我没有权利不这样相信。十年来,党和团教给了我反抗的艺术,领袖说,没有布尔什维克不能攻克的堡垒。这对我也适用。
你的保尔
(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 选文中保尔说“我接连地遭受打击”,结合原著,列举此前他在战场上受到的两次打击。(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与波兰白军战斗,腿部受伤并得了风寒;②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炸弹在保尔身边炸响,保尔头部受伤导致右眼失明。
2. 选文在塑造人物形象上有什么突出特色?试结合选文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穿插书信,真实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如选文借用保尔给哥哥的书信真实地表现了他受到打击后的身体和思想状况,侧面表现出保尔刚毅坚强、无私奉献、乐观自信的形象特征。
3.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誉为“人生的教科书”。结合选文,谈谈你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保尔经受了接连不断的打击但仍向往劳动,渴望投身到国家建设中去,他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顽强奋斗的品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