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诗词三首》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共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诗词三首》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共4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2 10:1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水调歌头·中秋
宋代:米芾
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课堂拓展
一剪梅·中秋元月
宋代: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月也杯中 一作:月在杯中)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歌且从容,杯且从容。
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宋代:刘克庄
水亭凝望久,期不至、拟还差。隔翠幌银屏,新眉初画,半面犹遮。须臾淡烟薄霭,被西风扫尽不留些。失了白衣苍狗,夺回雪兔金蟆。 乘云径到玉皇家。人世鼓三挝。试自判此生,更看几度,小住为佳。何须如钩似玦,便相将、只有半菱花。莫遣素娥知道,和他发也苍华。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代: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宋苏辙)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
  “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宋人胡仔《苕溪渔饮丛话》
词是诗歌的一种,是古代适合合歌曲而产生的一种新诗体,即所谓“倚声填词”。作为一种既适合于歌唱,又具有独立艺术价值的诗体,并且在音节和句型的长短方面,都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格律,词到晚唐渐定型下来。所以唐、五代时,词多称曲、曲子、杂曲词、曲子词等等。从宋开始,词有被叫做乐府、长短句、诗余,还有琴趣、乐章等别称。
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的曲调名(或称词牌)。定词调主要是定音乐,也定了作为歌词的“词”的字数、句式、韵数、韵位等。词大部分都分(段、阕),是音乐唱完一遍之后的意思。
词的种类根据乐调的长短不同的篇章,一般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类。
水调歌头
【宋】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 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 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 。南宋 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 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 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 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诗文有《东坡文集》等。
【作者简介】




题材广阔,清新豪健,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
“苏辛”
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黄庭坚、米芾、蔡襄
并称为“宋四家”
与屈原比,他多了一分自我,少了几分愚忠;
与陶潜比,他多了一分经历,少了几分寒闲;
与韩柳比,他多了一分豁达,少了几分悲观;
与李白比,他多了一分责任,少了几分狂漫;
与杜甫比,他多了一分大度,少了几分怨言;
与程朱比,他多了一分童心,少了几分刻板。
黄玉峰《说苏轼》
你像我们一样刻苦读书——“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但是“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你也买了房子——“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却又“惊魂未定,梦游缧绁(léi xiè)之中”。
你也娶了妻子,可是刚至而立之年,又是“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你频遭贬谪, 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你说:“此心安处是吾家”。
你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识了人间万千丑态,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有人这样总结你的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
啊,苏东坡,你的一生比之常人,有太多太多不幸,可是你却能以你广阔、博大的胸怀一一化解,为后世留下一个光辉的形象。
背景资料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即丙辰年)中秋节夜晚。当时,苏轼正被贬为密州太守(今山东诸城县),他的弟弟苏辙(子由)也因与变法派意见不合,远在山东济南,此时兄弟二人已有六、七年没有相见了。此时,苏轼开怀畅饮直到天明,禁不住思绪万千,乘着酒兴,写下了这篇千古名篇。
一天,神宗问现在外面最流行的曲子词是什么,太监便把这首词抄给了神宗。神宗看到“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等几句时,深有感慨地说:“苏轼终究是爱戴君王的。”于是下诏把苏轼调到离京师比较近的汝州。苏轼因这首词的创作而得以迁往内地,也算是因词得福吧!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苏 轼
——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当时苏轼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苏轼的弟弟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望月思亲,心情抑郁惆怅。
题解及写作背景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其作用是规定一首词每句的字数、平仄等。
检查课前预习
一、给标出的字注音:
宫阙( ) 琼楼( ) 绮户( )
婵娟( )不胜寒( )丙辰( )
què
qióng

chán juān
shēng
bǐng chén
二、解释下列词语:
把: 朱阁:
不胜寒: 绮户:
无眠:
何似: 何事:
婵娟:
持;端着。
朱红的楼阁。
禁不住。
雕花的窗户。
难以成眠的人,这里指作者。
哪里比得上。
指月亮。
为什么
  水 调 歌 头(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翻译词意:
明月什么时候才有呢 我举着酒杯仰问青天。不知天宫中今晚又是哪一年?我真想驾乘着长风回到月宫,又怕那美玉砌成的宫殿,太高太寒冷了,让人禁受不了。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人摇动,那月宫哪里比得上人间好呢?
 月亮照过朱红色的楼阁,又低低照进了雕花的窗户,照着失眠的人。月亮对人世该没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孤独的时候变圆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种事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只希望亲人能健康长寿,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赏这美好月色。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中“婵娟”借指什么?
明月
2、词中哪一句是问天?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3、词中哪一句是问月?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月圆?
4、词中哪一句是问自己?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抢答训练
联想与想象:  
甲事物
想 到
乙事物
存在(月圆) 存在(人圆)
甲事物
创造出
乙事物
存在(明月) 不存在(天宫)
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过程。
想像:在原有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1、这首词的上片和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二者是什么关系
上片:望月写景,在“天上”“人间”徘徊矛盾。
下片:对月抒怀,抒发对兄弟的美好祝愿和 思念及自己积极乐观、旷达的情怀。
2、文中哪些词语流露出作者思念亲人之苦?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3、哪些语句是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你从中读出什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哲理: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这正是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是原始自然界的规律。
4、词中哪句话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对朝廷既留恋又恐惧的矛盾心情,在逆境中的自我慰藉。
对亲人的思念,对天下人的良好祝愿。
对人生的乐观旷达的态度。
“兼怀子由”,作者“怀念”的情感有以下:
上阕:温暖在人间
把酒问天
悬想天宇
留恋人间
下阕:祝福在今夕
月照无眠
对月怨问
月下祈祷
【 小结课文 】
下阙:对月怀人(抒情)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上阙:对月饮酒(写景)
联想:
明月(月圆)→
团圆(人圆)
想象:
宫阙→
明月→
琼楼玉宇
主题: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蕴涵哲理
1、当一个人思想开朗、胸怀坦荡的时候,就是在圣域、清境里。
2、有了正确对待事物的思想,那么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所作为,心安理得。
3、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这正是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原是自然界的规律。
主题升华:
整首诗中,诗人既有出世思想,又有恋世情怀。但最终还是能够勇敢地面对人生,你们能从中受到启示吗?
在我们人生的路途中总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热爱生活、情怀旷达,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认识作者,了解背景。
二、初读感知,疏理文意。
三、精读品味,欣赏佳句。
四、
熟读成诵,感悟诗情。
改写练习(改写成现代文)
示例:中秋之夜,皎洁的月亮缓缓地升起来了。庭院里显得特别幽静,诗人苏轼独自在凉亭下自斟自饮,面对如此优美的月色,诗人浮想连篇,在这本应家人团聚的佳节,只有月亮在我身边陪伴,举起一杯酒面对天上的月色,想邀请月娥一起来欢饮,这美好的月亮在什么时候才出现呢?请问你居住天宫,至今已有多少年了?你回答呀!你为什么不回答?哦!那我就飞到月宫上问个明白,那里是我向往的地方,也许会比人间洁净吧?可是听说月亮虽有美玉砌成的楼阁,却是 “ 水气 ” 结成的寒宫,凡人怎能忍受得了那份高处的寒气呢?算了,那就只好在月下独舞自娱,与那舞动的影子欢愉吧,毕竟那天上冷清清的月宫又怎么比得上在人间好呢?
曾到过世界上将进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他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中那个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季羡林
诗意智慧的苏轼
超越苦难的苏轼
乐观豁达的苏轼
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你能说出那些和月亮有关的诗句?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张九龄:
《望月怀远》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李白:
《关山月》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丙辰中,欢饮达,大醉,作此,兼怀子。
明月几时?把酒问青。不知天上宫,今夕是何。我欲乘风归,又恐琼楼玉,高处不胜。起舞弄清,何似在人。
转朱,低绮,照无。不应有,何事长向别时?人有悲欢离,月有阴晴圆,此事古难。但愿人长,千里共婵。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欢饮,大醉,作,兼怀。
明月几?把酒问。不知天上,今夕是。我欲乘风,又恐琼楼,高处不。起舞弄,何似在。
转朱,低绮,照无。不应,何事长向别?人有悲欢,月有阴晴,此事古。但愿人,千里共。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欢,大,作,兼。
明月?把酒。不知天,今夕。我欲乘风,又恐琼楼,高处不。起舞弄,何似在。
转朱,低绮,照无。不应,何事长?人有悲,月有阴,此事。但愿,千里。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欢,大,作,兼。
明?把。不知,今。我欲,又恐,高处。起舞弄,何。
转,低,照。不,何?人有,月有,此事。但,千。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欢,大,作,兼。
明?把。不,今。我,又,高。起,何。
转,低,照。不,何?人有,月,此。但,千。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