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课件(共4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广东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课件(共4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2 09:30: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2022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二)
一、积累运用(24 分)
1.默写古诗文。(共 10 分。答对一句得 1 分,满分不超过 10 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3)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6)晓雾将歇,____________。夕日欲颓,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徒有羡鱼情
似曾相识燕归来
猿鸟乱鸣
沉鳞竞跃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cū guǎng(   )。
(2)水藻真绿,把终年zhù xù(   )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3)我们谈到红军,谈到kē juān zá shuì(   )。
(4)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jiǎo róu zào zuò
(   )。
粗犷
贮蓄
苛捐杂税
矫揉造作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朋友会吹嘘你的美德,敌人会罗织你的罪过。
B.当漫天旋转的枯黄划出季节更替的轨迹,秋林愈发显出她的秀颀与挺拔。
C.竹树活得很潇洒,从不旁逸斜出,似乎要与天公试比高,一直往上生长。
D.鲁迅先生的笔,犹如一把尖利无比的刻刀,将真实的人性刻画得入木三分。
A
【解析】“吹嘘”意思是夸张地宣扬,多含贬义,不合此处语境。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为了改善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学校积极开展“阅读经典作品,建设书香校园”的活动。(把“改善”改为“提高”)
B.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深情寄语当代青年,明确提出了新时代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在句末加上“的要求”)
C.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已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改为“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
C
D. “我的文学行当——黄永玉作品展”包括“太阳下的风景”“比我老的老头”“罐斋二重唱”三部分组成。(删去“组成”)
【解析】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格局”。
5.赏析右图的书法作品,并将其按现代书写规范抄写在田字格内。(2分)
不 忘 初 心
6.古诗词鉴赏。(2分)
长安早春旅怀
白居易
轩车歌吹喧都邑,中有一人向隅立。
夜深明月卷帘愁,日暮青山望乡泣。
风吹新绿草芽坼①,雨洒轻黄柳条湿。
此生知负少年春,不展愁眉欲三十②。
【注释】①坼(chè):裂开,意指草木发芽。②欲三十:快要三十岁,白居易当时二十九岁。
下列对古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题目中的“早春”点明时令,诗中描写早春景色的诗句是“风吹新绿草芽坼,雨洒轻黄柳条湿。”
B. “新绿”“轻黄”描写了早春小草和柳枝刚刚萌发时特有的颜色,表现了早春的万物复苏。
C. “夜深明月卷帘愁,日暮青山望乡泣”中,“愁”表现孤独,“泣”则因思乡,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孤独之感。
D.诗人初入长安,刚中进士,诗歌表达了诗人春风得意,仕途畅通的高昂情绪。
D
二、阅读(4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11 题。(19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解析】白居易当时已二十九岁,初入长安,刚中进士,于是不免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感到焦虑。但在焦虑和反思中能感受到诗人不甘虚度年华、想有所作为的远大抱负。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 分)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管夷吾举于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恒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入则无法家拂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选拔。
狱官。
犯错误。
同“弼”,辅佐。
8.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舜从田地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行业中被选拔。
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乙】上①问侍臣:“创业与守成②孰难 ”房玄龄曰:“草昧③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玄龄等拜曰:“陛下及此言,四海之福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守成:保持成就。③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
参考译文:【乙】唐太宗问身边的大臣:“开创大业与保持成就哪个难 ”房玄龄回答说:“国家开始创立时,我们与各地豪强竞相起兵较量使他们称臣,开创大业难啊!”魏征说:“自古以来的帝王没有不在艰难的时候取得天下,而在安逸的时候失掉天下的,保持成就难啊!”太宗说:“玄龄协助我一起取得了天下,历经百战,九死一生,所以体会到开创大业的艰难。魏征协助我一
起安定天下,常常担心在富贵的时候滋生骄奢,在疏忽的时候发生祸乱,所以懂得保持成就的艰难。但是开创大业的艰难已经过去;保持成就的艰难,正应该和大家谨慎对待。”玄龄等人拜了拜说:“陛下说的这一番话,是天下百姓的福气啊。”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上问侍臣/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
B.创业与守成孰难/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C.玄龄与吾共取天下/伐竹取道
D.征与吾共安天下/安能辨我是雄雌
B
【解析】A.臣子,大臣/臣服,称臣;B.开创大业;C.取得/开辟;D. 安定/怎么。
10.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莫 不 得 之 于 艰 难 失 之 于 安 逸 守 成 难 矣。
11.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5分)
(1)甲文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是人”指的是哪一类人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经历艰苦磨难之后,成就不平凡事业的人。
(2)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与孟子有何相似之处,结合选文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们都认为治理国家要有“忧患意识”。国君只有居安思危,常念“守成之难”,才能使国家基业稳定。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10分)
材料一:
《中国教育报》2021年2月1日讯 为保护学生的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湎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给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通知》强调,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具体办法,明确统一保管手机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应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班主任沟通热线等途径,解决学生与家长的通话需求。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通知》指出,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避免简单粗暴的管理行为。各校要与家长做好沟通,家长应切实履行教育职责,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材料二:
某社会调查小组在光明中学做了关于“初三学生使用手机的不良影响”的调查统计,其具体数据见下图:
材料三:
意大利是欧洲第一个禁止学生上课时使用手机的国家,早在2007年就颁布了一道全国禁令,一旦发现学生在校违规使用手机,校方可对学生处以没收手机或取消期末考试资格等惩罚。2018 年7月,法国民议会通过法案,明确规定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学生禁止在校内使用手机,无论是上课时间还是课间休息,甚至在校外进行教学活动时,都禁止使用手机。
材料四:
某中学张校长认为,要结合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序稳妥地积极推进,防止机械地“一刀切”。禁止学生带手机,可能会让极个别心理特殊的学生无法接受,产生逆反心理,适得其反,所以要采取“堵”和“疏”以及“管”和“控”相结合的方式,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12.下列对以上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材料一用新闻报道《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出台的原因及要求。
B. 材料二采用列图表的方法,说明了光明中学初三学生使用手机对视力影响最大。
C.材料三表明,法国明确规定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学生,一律禁止在校内外使用手机。
D.从相关阅读材料可以发现,意大利、法国对学生的手机管理比中国要求更严格。
C
中小学生手机的使用和管理。
13.以上四则材料都是围绕什么话题展开论述的?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四则材料的中心话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结合上述材料,就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给下列对象各提几条合理建议,从而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5分)
(1)给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家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要配合学校管理,原则上不带手机进校园。②要科学使用手机,不要因为不合理使用手机分散学习精力,影响视力。
①要切实履行教育职责,就孩子使用手机问题积极配合学校。②与孩子达成共识,让孩子科学合理地使用手机。
(3)给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要规范手机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防止机械地“一刀切”,做到“堵”和“疏”以及“管”和“控”相结合。②不要使用手机布置作业,不要让学生用手机完成作业。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8题。(17 分)
向 日 葵
尤 今
到伦敦度假,住在女儿的公寓里。
那天,约好在她下班后共进晚餐,做事有条不紊的女儿体恤地说道:“餐馆坐落在九曲十八弯的窄巷里,不太好找,你们就在餐馆附近的小公园等我吧。”
我穿了一袭宽松的棉质衣裙,没带外套。和老公提早十分钟
来到游人稀少的小公园。天很冷,刺骨的寒风夺命似的想把人的脸皮整层刮掉,我冷得几乎连血液也凝结了。到了七点整,一向准时的女儿踪影不见,我们的手机偏又留在公寓里忘了带,无法联系。
寒风肆无忌惮,我冻成了冰湖底下一尾郁悒的鱼。看着时间滴滴答答地流走,怒气像蚂蟥一样往我心里钻。到了七点半,我的脸已幽幽地长出一层青苔。
“天气这么冷,她竟不为我们着想!”我口出怨言,“简直
口出怨言,“简直就是个工作狂啊!”
“唉,”老公叹气,“伦敦的工作压力真是太大了!”
七点四十分,女儿才气喘吁吁地赶到,连声道歉:“爸爸,妈妈,对不起,对不起!工作堆积如山,做不完呀!”我和老公对看一眼,果然不出所料!
我被冻得犹如一片在树梢瑟缩颤抖的枯叶,我的声音,比雪更冷:“工作做不完,不是还有明天吗?你过去守时的好习惯,去了哪里?”说着,径自往前走,不再看她一眼。
到了餐馆,女儿轻车熟路地点了各种美食。刺身、煎和牛、鳗鱼饭、酱渍豆腐、软蟹手卷、天妇罗……可口的美食一道接一道地上,然而,我觉得心里冒出了很多冻疮,灼灼地痛,半点胃口也没有。
女儿欢欢喜喜地说着办公室里的一些趣事,我没有搭腔,只一筷一筷闷闷地吃,一心只想快点回家盖上厚厚的被子蒙头大睡。
第二天,日上三竿才醒来。薄薄扁扁的阳光从窗隙硬生生地挤了进来,看看钟,哟,九点多了!奇怪的是,厅里竟传来了女
儿和她爸爸说话的声音。我翻身起床,走出厅外,还没开口,女儿便说了:“妈妈,我今天请假。”我讶异地问:“咦,你的工作不是堆积如山吗?”她笑嘻嘻地说:“工作做不完,不是还有明天吗?”
桌上,放了一大束精神抖擞的向日葵,黄艳艳,活鲜鲜的,大蓬大蓬的热情源源不绝地释放。向日葵旁边,有个奶油蛋糕,还有一张卡片。
卡片里,装着女儿圆润的字体:“亲爱的妈妈:记得吗?那
一年,您到土耳其旅行,看到漫天漫地的向日葵,回来向我出示照片,满脸陶醉地说:‘那种美啊, 简直惊心动魄呢!’您每回看到玫瑰花、荷花和桂花,都露出馋馋的目光,想吃它们;唯独向日葵,您打从心坎里爱着它宠着它。妈妈,我和哥哥们,其实都是您的向日葵;而您,就是我们的阳光。”
读毕,抬起头来时,女儿絮絮地说道:“妈妈,昨天下班后,我赶去办公室附近那家花店,不巧它因事休业;匆匆坐计程车去另一家,又碰上塞车,我真的急坏了呀!终于买到了您最喜欢的
向日葵后,然后赶回家把它藏好,这样一来一往,才会迟到的呀!”
说着,又笑眯眯地自问自答:“您猜我把花偷藏在哪儿?贮藏室!可是我又担心它难以透气,半夜起来还浇水呢!”
这一天,是我的生日。
可是,在这一刻,我的眼眶里,却都是泪。
(有删改)
15.围绕“向日葵”,补全女儿为妈妈准备生日礼物的情节。(3分)
那天下班后,(1)___________→赶回家去,(2)__________→半夜起来,浇向日葵→第二天上午,(3)____________
买向日葵
藏向日葵
送向日葵
16.下面两句话,都写出了人物心中的“怒气”。根据句子后面的提示加以赏析。(6分)
(1)看着时间滴滴答答地流走,怒气像蚂蟥一样往我心里钻。(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因女儿迟到而心生怨气无法排解的情状。
(2)我觉得心里冒出了很多冻疮,灼灼地痛,半点胃口也没有。(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句运用“灼灼”这个形容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我”因失望而伤心难过、心痛不已的感受。
17.文中有多处伏笔,暗示着过生日事件的发生。试找出两处并加以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一向准时的女儿昨天却迟到了(或:一向体恤父母的女儿昨天却让父母在公园里挨冻)。②女儿迟到了,却没有告诉“我”迟到的真正原因。③在餐馆吃饭时,一向体恤父母的女儿并没有安慰“我”,而是一个劲儿地说单位的趣事。④一向敬业的女儿,今天却没有去上班。
18.阅读文章结尾段“可是在这一刻,我的眼眶里,却都是泪”,用两个词语形容作者当时的心情。文中的女儿值得称道,读了全文,你有什么感想?结合自身体验谈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动、愧疚、幸福等。示例:文中的女儿非常孝顺,她懂得体贴、包容自己的父母。我们也应该像她那样孝敬自己的父母,因为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三、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桃之夭夭是春的魅力,橙黄橘绿是秋的魅力,清词丽句是诗歌的魅力,无私无畏是英雄的魅力,宽容善良是人格的魅力,责任担当是中国的魅力……魅力无处不在,她引领我们走在追求梦想和实现美好人生的旅途中。
以《_______的魅力》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诗歌、戏剧除外,文体不限;③
表达要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⑤文章字数不少于500字。
四、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20~22题。
①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因为有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得把它们压紧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当然了,要热心委身于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部的器官,来安置乐器了。
②但是不幸得很,它这样喜欢的音乐,对于别人,却完全不能引起兴趣。就是我也还没有发现它唱歌的目的。通常的猜想以为它是在叫喊同伴,然而事实明显,这个意见是错误的。
③蝉与我比邻相守,到现在已有十五年了,每个夏天差不多有两个月之久,它们总不离我的视线,而歌声也不离我的耳畔。我通常都看见它们在梧桐树的柔枝上,排成一列,歌唱者和它的伴侣比肩而坐。吸管插到树皮里,动也不动地狂饮,夕阳西下,它们就沿着树枝用慢而且稳的脚步,寻找温暖的地方。无论在饮水或行动时,它们从未停止过歌唱。
④所以这样看起来,它们并不是叫喊同伴,你想想看,如果你的同伴在你面前,你大概不会费掉整月的功夫叫喊他们吧!
⑤其实,照我想,便是蝉自己也听不见所唱的歌曲。不过是想用这种强硬的方法,强迫他人去听而已。
⑥它有非常清晰的视觉,只要看到有谁跑来,它会立刻停止歌唱,悄然飞去。然而喧哗却不足以惊扰它。你尽管站在它的背后讲话、吹哨子、拍手、撞石子,这镇静的蝉却仍然继续发声,好像没事儿人一样。
⑦有一回,我借来两支乡下人办喜事用的土铳,里面装满火药,将它放在门外的梧桐树下。我们很小心地把窗打开,以防玻璃被震破。
⑧我们六个人等在下面,热心倾听头顶上的乐队会受到什么影响。“呯!”枪放出去,声如霹雷。
⑨一点没有受到影响,它仍然继续歌唱。它既没有表现出一点儿惊慌扰乱之状,声音的质与量也没有一点轻微的改变。第二枪和第一枪一样,也没有发生影响。
⑩我想,经过这次试验,我们可以确定,蝉是听不见的,好像一个极聋的聋子,它对自己所发的声音是一点也感觉不到的!
(选自法布尔《昆虫记·蝉》,有删改)
20. 《昆虫记》被誉为“____________”。在这本书中,______在地下“潜伏”四年;_______在编织“罗网”方面独具才能;_______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4分)
昆虫的史诗

蜘蛛
螳螂
21.第③段画线句子语言有何特色,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用人格化的手法(或: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比肩而坐、狂饮树汁、慢步行走等动作(或:细节),生动地描写了蝉的生活习性。
22.第⑦至⑩段,写了什么事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具有怎样的治学态度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用土铳的枪声对蝉的听觉进行测试,结果证明蝉是没有听觉的。作者勇于实践和探究,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
谢 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