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中考考前冲刺五(八年级上册)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广东中考考前冲刺五(八年级上册)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2 09:31: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二部分 考前冲刺
考前冲刺五(八年级上册)
一、积累运用(24分)
1.默写古诗文。(共 10 分。答对一句得 1 分,满分不超过 10 分)
(1)单车欲问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3)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4)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5)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6)晓雾将歇,____________;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欲辨已忘言
浑欲不胜簪
猿鸟乱鸣
沉鳞竞跃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kuì tuì( ),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2)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因烟zhì xī( )。
(3)皮肤cáng wū nà gòu( ),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4)还没等观众从yǎn huā liáo luàn( )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
溃退
窒息
藏污纳垢
眼花缭乱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成功人生里的七种境界:百折不挠、聚气生财、包容接纳、以柔克刚、能屈能伸、周济天下、功成身退。
B. 挫折有时候也是磨砺意志的宝刀,我们的老祖宗归有光八次落第,于是有了《项脊轩志》这样的隽永文章;英国的大将军威灵顿七败七战,于是有了永垂千古的美名。
C. 办公桌后的他正襟危坐,满脸严肃。
D. 丁俊晖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无动于衷,镇定自若,最后赢得了比赛。
D
【解析】“无动于衷”指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没有接触过活禽,成为我们判断被H7N9型禽流感病毒感染的依据之一。(在“被”前面加上“是否”)
B.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在“农业丰产”后加“的科学”或删去“是”)
D
C.石缝间刚强不屈的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刚强不屈的”与“倔强的”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
D.厦门市政府深入贯彻党中央的精神,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把“加快”改为“加强”)
【解析】句子成分残缺,应在“经济区”后面加上“的发展速度”。
5.右图书法作品的内容是一首古诗词,把它完整地抄写在横线上,并加上标点符号。(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6.从题材看,下列诗歌与右图古诗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在狱咏蝉》(骆宾王) B.《游山西村》(陆游)
C.《使至塞上》(王维) D.《赤壁》(杜牧)
A
【解析】右图古诗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画眉鸟,借此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赞美和对束缚个性、窒息性灵的憎恶,是一首咏物诗。而根据诗题可知,《在狱咏蝉》也是一首咏物诗。B项是田园诗;C项是边塞诗;D项是怀古诗。故选A。
二、文言文比较阅读(19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念无与为乐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___________________
(3)相与步于中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___________
考虑,想到。
于是。
共同,一起。
只是。
8.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时月光照进门里,(于是)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
庭院中的月光好像积水般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柏树的影子吧。
【乙】己卯上元,予在儋州,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沽①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②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③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选自苏轼《书上元夜游》)
【注释】①屠沽:杀猪的,卖酒的,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②过:苏轼的小儿子。③韩退之钓鱼:韩愈曾在诗中借钓鱼钓不着大鱼,埋怨水太浅,要另觅垂钓之处,暗指自己境遇不好,不得志。
参考译文:【乙】己卯年元宵节,我当时在儋州,有几个老书生来拜访我,说:“这么好的月夜,先生能一起出去吗 ”我高兴地答应了。走到了城西,进入了和尚的住所,经过了小巷,只见汉人和少数民族住在一起,杀猪的,卖酒的,市井里人熙熙攘攘。回到家中已经三更了。家里的人闭门熟睡,鼾声响起,一觉醒来又睡去。(我)放下拐杖,不禁笑了笑,什么是得,什么是失呢?苏过问我为什么笑,大概是自己笑自己吧。然而也是笑韩愈钓鱼没有钓到,还想要到更远的地方钓鱼,却不知道在海边的人也未必能钓到大鱼。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良月嘉夜/良多趣味
B.入僧舍/入则无法家拂士
C.孰为得失/孰视之
D.盖自笑也/盖竹柏影也
10.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归 舍 已 三 鼓 矣 舍 中 掩 关 熟 睡 已 再 鼾 矣 放 杖 而 笑。
D
【解析】A.美好/甚,很;B.进入/指在国内;C.哪个,什么/同“熟”,仔细;D.大概是。
/
/
/
11.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5分)
(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甲文第二个画横线的句子的写景之妙。(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澄澈的月光比作积水,用交错相生的水草比喻竹柏的影子,生动形象地写出月光的皎洁空灵、清亮无比,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现了苏轼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闲人”雅趣。
(2)读完甲、乙两文,你认为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 结合两文内容具体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是一个能在逆境中保持对自己精神世界的自得与坚守以及旷达乐观的人。同是在贬官境遇中,甲文中苏轼能与同是贬官的张怀民悠闲漫步,沉醉于美景之中;乙文中苏轼夜游上元之夜,描写繁华景象、笑韩愈被贬后不能看破人生得失,不能做到随遇而安,侧面表现自己的乐观豁达。
三、名著阅读(10分)
安顺场以西四百里,峡谷高耸,河流又窄、又深、又急的地方,有条有名的铁索悬桥叫泸定桥。这是大渡河上西藏以东的最后一个可以过河的地方。当红军到达时,他们发现已有一半的木板被撬走了,在他们面前到河流中心之间只有空铁索。在北岸的桥头堡有个敌军的机枪阵地面对着他们,后面是一师白军据守的阵地。
于是再一次征求志愿人员。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
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最后选了三十个人。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迸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
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
12.选文出自《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____》,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一部纪实作品、全书共12篇,写了两个层面的事实:一是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采访“红色中国”的过程;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西行漫记
示例一:“红色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示例二:客观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生活。
13.选文是怎样表现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的?结合内容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正面描写,通过动作描写展示红军的英勇;运用侧面描写,通过环境的恶劣和守军的反应展示红军的英勇。
14.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后,你一定从中获得了精神营养,写出书中你最敬佩(喜欢)的一个人,并简要说说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我最敬佩毛主席。他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他幽默风趣,平易近人,生活简朴,廉洁奉公,吃苦耐劳。
示例二:我最敬佩周恩来。他是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他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他态度温和。
谢 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