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2 10:3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的正确意思是( )
A.见陈尧咨在射箭,微微点着头替他数靶数
B.见陈尧咨射出的箭十只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头赞许他的射技
C.见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不禁点头称赞
D.卖油翁见到陈尧咨射箭很准,点头示意
2.在下列句中横线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________得多了。
(2)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________地转过身子。
(3)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________压根儿就没想到这点。
A.精致 滞笨 大概
B.精致 笨拙 或许
C.精巧 笨拙 大概
D.精巧 滞笨 或许
3.下列对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一书中探讨了爱和拯救、忠诚和背叛、善恶共生等话题。
B.老舍的《骆驼祥子》紧紧围绕祥子的“希望→奋斗→绝望→堕落”这条生活道路的主线,来安排事件,展开情节,并引出其他人物。
C.《海底两万里》中的康塞尔是阿龙纳斯忠心耿耿的仆人,他精通分类理论,但他性情火爆,不愿受到羁绊,还曾多次顶撞船长。
D.《基地》描绘了在遥远的未来,当“银河帝国”步入暮年,即将衰亡之际,以谢顿为首的一群“心灵史学家”在帝国边缘建立基地,以保存人类文明,为迎接未来的复兴做准备的初期过程。
4.下面对《骆驼祥子》中相关内容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尽管祥子卖掉赖以生存的车,请来了“收生婆”,还请来了“蛤蟆大矿陈二奶奶”,虎妞还是因为难产而死去了。
B.老车夫和孙子小马儿的遭遇让祥子感到“向来没有的难受”在他们身上,祥子似乎看到了自己的过去和将来。
C.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人和厂,这是因为刘四爷看上了祥子的勤快和“真诚自然”,想让祥子给他做女婿。
D.小福子病故之后,祥子也“不再有希望”,他变成了“又瘦又脏的低等车夫”,最后甚至沦为了乞丐和告密者。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这种环境气氛里,他们不论唱什么?都充满着一种淳朴本色的美。
B.欣赏着南湖公园的红桃绿柳,他由衷赞叹:“万紫千红总是春啊”!
C.生活里无书籍,就像大地无阳光,智慧里无书籍,就像鸟儿无翅膀。
D.平桥村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国人的期待中,国产大型客机C919圆满完成了第一趟蓝天首飞之旅。
B.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同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一带一路”的倡议获得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并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热烈响应。
D.共享单车管理难题能否得到解决,关键在于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
7.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恰如一棵树,如果花不漂亮,也许________________;如果叶子也不漂亮,也许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花叶子和枝干都不漂亮,也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叶子会青翠欲滴 体态会绰约生姿 枝干会错落有致
B.枝干会错落有致 叶子会青翠欲滴 体态会绰约生姿
C.叶子会青翠欲滴 枝干会错落有致 体态会绰约生姿
D.体态会绰约生姿 枝干会错落有致 叶子会青翠欲滴
8.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
⑤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
A.④②①③⑤ B.③⑤①④② C.②③⑤①④ D.③⑤①②④
9.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荒僻(pì) 惶恐(huáng) 塌败(tā) 镶嵌(qiàn)
B.伛偻(yǔ lǚ) 愧怍(zhà) 翳(yì) 取谛(dì)
C.蹬三轮(dēng) 骷髅(kū lóu) 绷脸(bēng) 肿胀(zhaàng)
D.田螺(luó) 攥着(zuàn) 滞笨(zhì) 侮辱(wǔ)
二、综合性学习
10.综合性学习。
岳纸中学将举行“成长的足迹”系列活动,请你参加。
(1)请你设计一个活动,仿照示例,写出活动名称。
示例:聆听名人故事
(2)请你以文学社社长的身份给著名女作家秦文君打电话,邀请她于6月20日下午两点到学校礼堂作关于成长的主题报告。请写出你的电话内容。
(3)下列篇目选自《朝花夕拾》,请任选一篇,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说说鲁迅早年的生活经历,对他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阿长与<山海经>》 《父亲的病》 《藤野先生》
三、语言表达
11.如图是一张火车票,请用简洁的语言向李明介绍与乘车有关的信息。
四、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2.下列各组词意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公亦以此自矜 以钱覆其口
B.射: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C.去:睨之,久而不去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D.自:公亦以此自矜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1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的正确意思是( )
A.卖油翁见到陈尧咨射箭很准,点头示意
B.见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不禁点头称赞
C.见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头赞许他的射技
D.见陈尧咨在射箭,微微点着头替他数靶数
14.文章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 )
A.为后文写陈尧咨忿然责问作铺垫。
B.为后文写陈尧咨埋下伏笔。
C.为后文写康肃笑而遣之埋伏笔。
D.与卖油翁不以为然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两人对话。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文章《阿长与<山海经>》片段,完成各小题。
①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③“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④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⑤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⑥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5.当阿长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表明了“我”的什么心理?
16.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17.仔细品味第④段中画线句子语言表达效果。
18.如何理解“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这句话?
台阶(节选)
①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②于是,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
③大热天父亲挑一担谷子回来,身上淌着一片大汗,顾不得指一把,就往门口的台阶上一坐。他开始“磨刀”。“磨刀”就是过烟瘾。烟吃饱了,“刀”快,活做得去。
④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荫。父亲坐在绿荫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⑤父亲磨好了“刀”。去烟灰时,把烟枪的铜盏对着青石板嘎嘎地敲一敲,就匆忙地下田去。
⑥冬天,晚稻收仓了,春花也种下地,父亲穿着草鞋去山里砍柴。他砍柴一为家烧,二为卖钱,一元一担。父亲一天砍一担半,得一元五角。那时我不知道山有多远,只知道鸡叫三遍时父亲出发,黄昏贴近家门口时归来,把柴靠在墙根上,很疲倦地坐在台阶上,把已经磨穿了底的草鞋脱下来,垒在门墙边。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
⑦父亲就是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塞角票的瓦罐满了几次,门口空地上鹅卵石堆得小山般高。他终于觉得可以造屋了,便选定一个日子,破土动工。
19.“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漫长”有多长?他都做了哪些准备?
20.从第⑥段中的加点词语,分析父亲的辛苦。
21.选文表现了父亲怎样的精神?
22.父亲的准备过程是艰苦的,它的根源是什么?为什么?
六、填空题
23.晓华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由《西游记》“佛教的味道”想到了其他名著语言的“味道”,于是设计了以下名著阅读探究表格,有部分内容想请你帮忙补全。
名著中语言的“味道”
名著 语言的“味道” 示例
《西游记》 佛教用语 “如来佛祖”“观音菩萨”等众多佛教名词、唐僧西天取佛经。
《骆驼祥子》 A“____” 北京的口语词汇,如“打盹、爽性、水往上漾、腻烦、块儿八毛、响晴”等。
《海底两万里》 B_____的味道 《几组数字》介绍“鹦鹉螺”号潜艇;《漫步海底平原》描写的海底世界。
24.根据下面的描述,在每段后面的横线上写出人物名字。
二十来的年岁,他已经很大很高,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__________
25.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处有语病,请进行修改。
为贯彻落实“广阅读”行动计划,某中学开展了一次“我与经典”读书活动。①通过本次活动,使广大师生对阅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②阅读不仅可以提高人的修养,而且能够增长人的知识。大家热切希望这样的活动能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
修改①______________ 修改②______________
2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 ( )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
(3)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 )
(4)徐以杓酌油沥之 ( )
27.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方法。
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_____
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_____
28.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尝射于家圃 ( )( )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 )( )( )
(3)但微颔之( )( )( )
(4)无他,但手熟尔( )( )( )( )
(5)尔安敢轻吾射( )( )( )
(6)以我酌油知之( )( )
(7)徐以杓酌油沥之( )( )
2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但手熟尔( )
(2)公亦以此自矜( )
(3)康肃忿然曰( )
(4)康肃笑而遣之( )
(5)汝亦知射乎?( )
(6)无他,但手熟尔(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A
3.C
4.B
5.D
6.C
7.C
8.B
9.B
10.(1)示例:阅读文学名著、观看励志电影、参观英雄故居等。
(2)示例:秦老师,您好!我是XX市XX学校文学社社长,很冒昧打扰您,想邀请您在百忙之中来我校做一个关于成长的主题报告,时间初定为6月20日下午两点,地点是学校礼堂。不知道您是否方便?
(3)示例一:《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作者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使他看到了劳动人民的善良,让他明白了很多道理。阿长买来的《山海经》,使童年的鲁迅逐步对文学产生了兴趣,乃至在文学上影响了他一生.
示例二:《父亲的病》作者用讽刺的笔调写了庸医误人,以两个“名医”的药引一个比一个独特,表现了某些中医的故作高深,通过他们的相继借故辞去,体现出父亲的病一步步恶化,通过家庭的变故表达了对庸医误人的深切痛恨,在感叹中让人体会到人生的伤悲。
示例三:藤野先生是鲁迅在留学时的老师。在日本留学学医期间,日本“举国上下都弥漫着鄙视中国人的风气”,藤野先生不但不歧视他,反而对他这个中国学生特别热情、友好与尊重;藤野先生还特别理解和尊重他,尊重他的人生选择.这令饱受歧视的鲁迅终生怀念与感激。藤野先生对鲁迅的生活习惯、治学态度和日本观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1.李明,你乘坐的兰州到陇南的K9876次列车,将于2018年6月16日15:30由兰州站开出,座位是4车厢59号,硬座,限乘当日当次车。
12.C
13.C
14.D
15.“我”想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阿长不识字,没文化,不知道《山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何况她一向似乎并不善于关心“我”,因此她不会理解“我”渴望得到《山海经》的心情,这表明“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
16.“别人不肯做的事,或别人‘不能做’的事——有画的《山海经》很难找,而且她不识字,我并没有对长妈妈抱什么希望,但她却给我买来了,在孩童眼里似乎“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这也是作者写作时的真实感受:对长妈妈的崇敬和喜爱。
17.运用心理描写,形象地表达了“我”听到这个消息时震惊的情态,强化了“出乎意料”。
18.“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突出了她对“我”的关心和体现出来的热情、仁慈、乐于助人的品质。这是“我”对长妈妈真正的崇敬和敬爱,是发自内心的、深切的、永久的敬意。
19.“漫长”指他准备了大半辈子。“塞角票的瓦罐满了几次,门口空地上鹅卵石堆得小山般高”,从建房需要的经济与物质,即建材上进行了准备。
20.“鸡叫三遍”出发,“黄昏贴近”归来,说明了父亲出外一天劳动时间之长;“很疲倦”描写父亲的神态,表现他劳累的程度;“磨穿了底”说明他走路之多、之远。
21.父亲具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22.根源在于农村的经济落后。父亲的现金收入的来源是砍柴,起早贪黑,砍一天柴,才得一元五角,许多建材是捡来的。他的积累是如此艰难,归根到底是因为农村的经济极端落后。
23.A示例:京味儿; B想象。
24.祥子
25.①:把“通过”或者“使”删去。 ②:将“提高人的修养”与“增长人的知识”互换位置。
26.推托 了解 放下 慢慢地
27.拟人; 比喻
28.(1)曾经 家里(射箭的)园子 (2)放下 斜着眼睛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长 离开 (3)只 点头 对康肃射箭十中八九这件事 (4)别的奥妙 只是 熟练 同“耳”,相当于“罢了” (5)怎么 轻视 射箭的本领 (6)凭,靠 舀取,这里是倒入 (7)慢慢地 注入
29.同“耳”,相当于“罢了” 自夸 气愤的样子 打发 射箭 只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